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出现农村大量留守群体.以安庆市镇江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状况、精神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得出如下结论'留守老人总体上对物质生活比较满意,但是在生活照料、医疗保障方面仍面临着困境;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时常感到孤独抑郁;留守老人对幸福晚年生活的期望不高,希望子女对自己付出更多情感.因而,应该提倡传统孝道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筹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抚养教育管理或单独生活的孩子.说谎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讲假话.说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习惯.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特别常见.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予以矫正,任其发展下去会给儿童带来一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74个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初中生在三个量表中的部分因子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这些因子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发泄、幻想和忍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丧失和健康适应.与非农村留守初中生相比,农村留守初中生面对的生活应激值要更大、应对方式更多是消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4.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无论在学校方面,还是在家长和学生自身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采取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和培养教师树立生活教育知识观等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通过对农村9岁~15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基于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6年在江苏、湖北和甘肃三地进行的实地调查,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劳动状况、老人赡养、子女抚育、婚姻现状、闲暇生活进行分析和地区间的比较,指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在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参与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和公共事务的相关权益及制度建设问题,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我校教师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体育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特殊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并导致这些学生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时性地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调查,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并根据农村留守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教育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实现财富的积累,在他们给城市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对农村产生了一些影响。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共同生活,大量的儿童被滞留农村,和爷爷奶奶等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受教育程度低,留守儿童的未来堪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是留下了大量的农村儿童与自己的单方家长或者亲属共同生活在出生地.据重庆市妇联2009年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为23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0%,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其双亲长期外出的留守儿童为13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他们在安全、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更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的关注.重庆市政府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提到重要议程,纳入“民生十大问题”和“共富十二条”,通过制度建立、专项工程援助、日常生活关爱以及托管组织等方式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人格上尊重他们,从感情上亲近他们,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措施促使了重庆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促进了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生存和成长现状令人担忧.如影响留守儿童生活生存技能的养成,妨碍留守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导致留守儿童价值体系的扭曲,等等.为此,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作,但关键的是要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缺失的情况,但是却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中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改善留守儿童现状,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致使农村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产生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教育问题上应该得到重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1.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年幼子女在当地生活,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对他们的管理、教育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已成为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的普遍现象.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均应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乐观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131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抑郁与乐观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乐观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与抑郁中存在调节效应;乐观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与抑郁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生活被忽略。不少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和行为缺陷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得不到矫正,农村班主任工作从小处着手、从情感渗透中,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多万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要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治理模式,以形成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隔代教育是指农村农民为了挣钱养家维持生活外出务工赚钱,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任务依托给爷爷和奶奶看管,祖辈成为幼儿的监护人,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生活照顾和教育监管的行为活动称为隔代教育,这些孩子又称为农村留守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