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英汉语中关于“狗”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了中西方狗文化的差异,旨在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在中西文化下不同的狗文化差异对比,得出要想全面准确理解语言词汇的内涵,需结合考虑不同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各因素影响的结论。同时,结合现今高校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从教材编写、教师授课及学生自学三方面提出文化教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面上表现的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广,本文试图从语言学和跨文化的交际学的角度出发,就英汉语言中因为地理环境,价值标准,宗教信仰,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观察和思维的角度不同以及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粗浅的探讨,并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标点都附属于书面语言,所起作用大致相同。本文对英汉语标点符号的产生发展、构成、书写格式、用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也探讨了标点符号在英汉互译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西方人把狗当成宠物,狗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他们的生活中,关于狗的习语无处不在。这些习语褒贬不一。本文旨在对英语中相关狗的习语产生的背景作一些探索,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狗的习语的概念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农历的狗年。在中国化中,狗又称犬,是用来看家护院的,常为人们所不斥,如词语“哈巴狗”、“狗仗人势”等就体现出了人们对狗的厌恶。在西方,人们却把狗做为宠物来养,昵称狗为“he”,对狗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嘘,听![编按]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口误与印欧语言不同 ,具有自身特点。尽管口误的主要类型存在于汉语中 ,但汉语韵头i,u与口误的关系 ,声调与口误的关系却是汉语口误所特有的。汉语韵头i,u与加音、脱落、移位有密切关系 ,而语音脱落涉及的音位多数为i,u ,包括其变体。u作韵头时 ,常与前面的声母一起经历某些语音变化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人对狗的评价具有双重性———尊贵与卑贱并存,忠诚与奴性共在,更多地是负面评价。文章简要概括狗文化在汉语中的表现形态,揭示狗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工具。该研究基于语料库,对英汉语言中的身体词“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在英汉两语言中手的隐喻投射范围既存在着共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反映出两个民族在认知层面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也证明了人类的语言是以身体经验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宗云  王文姣 《双语学习》2007,(12M):204-205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历史,文化以及对狗的重视程度的不同,比较狗在中西方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及作用。以中西方狗文化的对比为手段,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与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长期以来,人们借用动物名词来表达抽象概念,动物词具有深层的国俗语义。通过比较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dog"分别在不同语言中反映出的国俗语义,探究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以期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和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触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感知和理解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在构建我们的抽象概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尖"的概念不仅能投射到"智能、情感、态度"方面,还能投射到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域;这一发现从一个方面说明了Sweetser对触觉隐喻投射的归纳不够准确、全面;与英语民族相比,汉民族更充分地利用"尖"这一具体概念来理解并扩展出更多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3.
本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英汉语说明性因果关系表达法作一对比,发现显性表达法既有交叉相似部分,又有很大不同,句子层次上的隐性表达法彼此相差甚远。这些区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特点。  相似文献   

14.
沈凯 《文教资料》2010,(11):40-41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观念的一种符号系统.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语言饱含文化内涵。它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势必形成语言文化差异。本文从词汇文差异、语言交际文化差异、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出发,着意借助汉语若干语音现象为参考,将英汉两种语言中语音现象做些有侧重点的简单比较,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以已知(汉语的诸多语言现象)来掌握未知(认知英语的相类似的语言现象),从而为学好英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英语被动式在使用场合和主题意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在表达意义、应用范围及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英语被动句时 ,不能一一对应地硬译为汉语被动句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 ,充分考虑英汉语特点 ,适当转换形式 ,使译文通顺达意 ,避免翻译腔  相似文献   

17.
东方 《考试周刊》2011,(53):37-38
现代社会中西方国家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语言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就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并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转换。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其背后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旨在更好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达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言和思维方式差异隐含着深层语言文化差异。为了忠实原文、顺应译语及读者,英汉翻译必须既要注意语言文化因素差异,又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窥视出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狗”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词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广泛搜集包含“狗”和“犬”语言资料,对它们体现出的文化意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语篇衔接的完整理论体系,其基本范畴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部分。而与其他所有衔接手段相比,连接则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差别最大的一种,诸多实例都可以证明英汉语中连接成分之间所存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