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久传不衰的名文。方仲永五岁时能指物作诗立就,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但十二三岁时所作的诗已“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时已是“泯然众人矣”。多么令人痛心啊,一个“神童”就这样泯灭了。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呢?说到这,人们一定会众口一词地指责他父亲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也一定会认为方仲永自己没有主见,只知道跟在其父身后“环谒于邑人”。把自己宝贵时光用在吃喝受礼上。在这里我却要为方仲永鸣几声不平,是啊,方仲永和他的父亲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  相似文献   

2.
片段 师:请同学们依据对课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填空:方仲永是个____的人.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为填空的依据. 生:方仲永是个令人称奇的人:“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生:方仲永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生:方仲永是个天赋极高的人:“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综合大家的分析,五岁的仲永从来没有上过学,却能够写出文采和道理俱佳的诗,这不能不说是个神童.此时我们再次朗读这部分内容应用什么语调读?  相似文献   

3.
《伤仲永》一文寓理于事,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沧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伤仲永》的文章家喻户晓,说的是江西方仲永小时侯比较聪明,5岁时就会写很不错的诗。他父亲每天带他去作客,四处显示才能,却没有抓紧对他的教育.结果他12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好,20岁便沦为一个很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5.
神童的不幸     
《教育》2011,(18)
古代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他长到5岁时,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  相似文献   

6.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性的散文。《伤仲永》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地依靠天赋,而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文章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方仲永由神童而变为庸人的过程;第二部分就上述而发了一通“受于天”与“受于人”的议论。议论是叙事的升华,叙事乃议论的基础。叙述方仲永事迹时,又分两层来写,一写少年聪颖,一写长大庸碌。全文缘事明理,抑扬见意,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孩子智商高是不是就能成才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咱们不妨先看看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美国有个叫威廉·詹姆士·塞德兹的人,他3岁就能自由地阅读和书写,4岁写出了3篇500字的短文,6岁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塞德兹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接他时,他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他8岁上中学,11岁进哈佛大学。由此可见塞德兹的智商之高。但是,他后来却离家出走,在一家商店当了一名店员,从此一生碌碌无为。我国宋代的方仲永,5岁能写诗,人称“神童”。王安石说他“指物作诗,立就”。这说明他的智商也是很高的。然而他十二三岁以…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都读过《伤仲永》这篇文章:小时候的方仲永非常聪明,5岁就能写诗,如果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他的诗竟然引得全乡秀才称赏。同县人对这件事都感到奇怪,渐渐地都以贵宾的礼仪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小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再让他学习。结果,方仲永长大后成为了一个非常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9.
《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的思考,我们掩卷思索后不禁要问,这是谁之过?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这个人比较呆,不必说他因为没和太后搞好关系,把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一场改革给葬送了,也不必说他始终没有领会到流芳千古与“鸡鸣狗盗”之间的奥妙,单看他对方仲永同学的认识,便是十二分的迂腐不堪。方仲永何许人也?天才!神童!在许多公鸡愣装凤凰的时代,方仲永同学可是货真价实的会发光的金子。所以迅哥儿的名文《未有天才之前》明显地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清。全国人民都应该关心的事实是:有了方仲永这样的天才以后怎么办?我是举双手赞成方爸爸的做法:开发利用。出去四处吆喝算什么,那是博览祖国大好河山,增长见识呢。不仅如此,我们应该时…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的借事说理的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的思考,我们掩卷思索后不禁要问,这是谁之过?  相似文献   

13.
立意上,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方仲永5岁即能吟诵诗词,确有比众人聪明之处,但后天不努力,也是没有什么作为的。相反,如果一个人缺点很多,起点不高,但后天奋发图强,一心进取.还是可得许多人赞扬的,甚至会名留青史。  相似文献   

14.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曾写下名篇《伤仲永》,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仲永5岁便能作诗,被邻里乡亲称为神童,但后来,有人花钱求仲永题诗,他便放松了学习,结果十四五岁时,便默默无闻,再无佳作。作者因此作文深表惋惜。如今,仲永的奇才已不再是神话,越来越多学龄前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宋代有个神童叫方仲永,5岁就能作诗。他父亲利用儿子的特长,拉着他东家进、西家出,四处拜见有钱的人家,在他们面前表演讨几个赏钱。由于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两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关系。甲说:“爱迪生试验过1000种以上的材料,最后才找到钨丝,认为那是最理想的电灯泡的灯丝。他说:‘900多次试验的失败,对我并不是损失。依我的看法,那900多次的失败,让我知道有9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拿来做灯丝的。’没有那900多次的失败,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因此,失败是成功之母。”乙说:“那不一定。宋朝的方仲永,5岁就能写诗,且写得非常好,全乡的人都觉得他是奇才,因此许多人通过给钱物等方式求仲永做诗。他的父亲从此就领着仲永去向同乡人求取钱财,不再让他学习了。到20岁左右时,仲永的才气消失殆尽,平庸得与周围普通人毫无二致。我看,成功倒是失败之母。”对甲乙两人的不同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编     
为原生态课堂喝彩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李弗不听了两堂《伤仲永》的同题课。一堂是本市青年教师的大型观摩课,另一堂是本校老教师的家常课。青年教师的观摩课,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方仲永的“画像”,配上不长的课文,并播放语音标准的课文朗读。之后给出了三个讨论题:方仲永泯于众人,其父有没有责任?社会有没有责任?王安石父  相似文献   

18.
方仲永的爸爸是一个木匠,常年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家具厂做沙发。那年,他妈抱上刚满3岁的他,挤上南下的火车,到了那个靠海的城市去看他爸。方仲永一下火车就哭着向爸爸要书看,他爸感到十分惊讶,从隔壁卖早点的阿香那里借来一本翻毛了的《笑傲江湖》丢给了他,他把书抱在怀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他爸暗暗叫好,心想这小孩真好哄,一本破书就搞定了。他爸打了多年的工,依然很  相似文献   

19.
梦境一“叮当,叮当……”,上课铃声响了。“走哇,还愣着干什么?”我被一个人拉着来到一间教室。“上课!”“起立!”我不由得也站了起来,放眼一看,三十多岁,蓬松的头发,戴着一副眼镜,满脸的络腮胡,那不是我们语文老师吗?“今天,我们学习第五课《伤仲永》,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疏通一下字词。”我拿出书,漫漫的读了起来,“金溪民方仲永,世……  相似文献   

20.
<正>王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随笔挥洒,信手拈来,却引发人们不倦的探讨。方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故事至此已让读者感慨万千,如此神童,竟落得如此地步。谁之错?也许错在父亲,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却被他的贪财心给毁了。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岂不知却毁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如果这位父亲以孩子的前程为重,改"不使学"为"使学",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恐怕历史上,又一位英才诞生了。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