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探索文化语文文化语文是从文化层面实施的语文教学,即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文化"与"语文"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  相似文献   

2.
在古汉语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的《彖传》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包括真的探索、美的追求、善的向往,以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为人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拓开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董辉 《成才之路》2009,(7):38-38
语文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何为人文化?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说对于人对于各方面的一种求知、对于人的知识的一种探讨。语文教学的人文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4.
一、人文性概念的诠释“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中写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性主要是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人文性概念的诠释 "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 "旧指诗书礼乐等." 《易·贲》中写到: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性主要是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文化”定义“文化”二字在中国出现较西方为早。甲骨文中是否有?目前似乎尚未能辨识出来。在中国古代早期文献中.文化二字是分开使用的,而且和现代语言中的文化二字意义有显著的差异。《易经·贲卦·彖传》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五经正义》对此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言圣人观察又化,则诗书礼乐之谓,当  相似文献   

7.
“人文”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提出来了。《周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文。社会制度、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观察社会人文现象,就可以用教化改造成就天下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创建良好质量、丰富内涵,兼具鲜明特色的好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追求。而这一追求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存在,依赖于学校的自我革新,以及在革新过程中学校文化的建构。当下,文化之于学校的发展,其作用愈加重要。一所不流于世俗的学校必定有其独特而固有的办学理念、行为准则,以及使命和愿景,生活在其间的教师和学生认同并遵循学校文化力量赋予的方向与引领。《易经》贲卦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相似文献   

9.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和本质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与天文相对,天  相似文献   

10.
"人文"一词,源出《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显然,儒家从一开始就从天人之际的高度,强调了文化(包括文艺)对人的教化、化育功能.一般认为,"人文"的基本含义是,关乎人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重点在人类的思想精神领域,如爱国情怀、人道精神、奋发有为的个人抱负等. 而把大学语文明确定位为一门人文性与实用性兼具的综合素质课程,乃是姜山秀、李桂廷主编《大学语文》教材(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本文所引篇目均以此版本为准.)鲜明的学术立场和编写原则.限于篇幅,下面仅从人文性定位方面,对该教材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的教育传统。通俗地讲,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念、审美、学问、修养等品性。人文素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  相似文献   

12.
一、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根据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的解释,"人文"这个概念见于<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唐朝李贤对此注日:"人文尤人事也."  相似文献   

13.
何为"人文"和"人文关怀"?"人文"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旧指对人规范约束和改造的诗书礼乐,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这里的各种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特定人群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蕴涵着人类的思想、情感与理性等种种精神成分。因此,"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但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一词,辞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教育部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来,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教育思想观念问题的探讨与争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等医学教育也必然而且必须对如何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好适应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医学人才需求这一重大跨世纪课题作出理性的思考与回答。 一、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诠释 “人文”一词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最早源于中国古代《易经),《易·贲》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突出强调人文的重要地位,作为文明的最高境界,“人文”是指那些积极向上的能够转移人心风俗、升华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典籍中,"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单地说,天文是阴阳刚柔,人文是礼乐教化。从人文角度来看,一方面强调运用礼、乐、仪等方式对人进行培养,另一方面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人文教育更是被提上了新高度。构建"融通古  相似文献   

17.
要使孩子成为有知识、有理想、能做事、健康活泼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就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等等。什么是人文性?《辞海》的解释是:“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性”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容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我国古代圣贤教育思想就具有人文性。孔子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人的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新的教育理念呼吁加强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其实"人文"二字古已有之。《易经》上就说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想,这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与人文教育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语文不纯粹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材是由文质皆美,堪称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组成的。其中,有选入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  相似文献   

19.
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这是人文性的固有之意。《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用“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也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毋庸讳言,思想性是教化天下的主要内容,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核心的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0.
何开进 《教育》2015,(2):52-53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对人文精神的关注日益淡薄,道德观念日益低下。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为学校,如何让教育发展真正做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便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针对此种现象,学校开始了引导学生继承优良传统,创设现代文明的征程。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一词源于中国《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辞海》中解释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最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