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播音员作为运用有声语言艺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新闻工作者,每一次播音都面对着播音语气的处理问题,不论是新闻稿件还是其他稿件,不论是口头报道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运用有声语言,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语气的问题。在播音创作中正确、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气,就能使稿件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不准确的运用语气的后果,不仅是播音创作的失败,更会减少稿件原有的色彩。每一个语句,都有它特定的含义,都应有它  相似文献   

2.
新闻播音员对新闻的整体理解与动态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一位好的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实现好的播音效果和达到宣传目的。因此,新闻播音员必须有清晰的播音思路,在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稿件的同时,充分结合情感态度和播音语音技巧,对新闻恰如其分的理解,把握情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一位优秀的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实现传播信息和情感的目的,引发受众共鸣或思考.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喜爱和尊重,因此,新闻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必须有清晰的播音思路,在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稿件的同时,充分结合情感态度和播音语音技巧.  相似文献   

4.
党晔 《新闻传播》2006,(4):65-65
播音员作为运用有声语言艺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新闻工作者,每一次播音都面对着播音语气的处理问题,不论是新闻稿件还是其他稿件,不论是口头报道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运用有声语言,就不可避免地碰到语气的问题。在播音创作中正确、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气,就能使稿件内容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不准确的运用语气的后果,不仅是播音创作的失败,更会减少稿件原有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播音创作,从本质上说是播音员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的实践活动。播音员每天播出各类稿件,就是这种活动的具体化。播音员是通过对稿件中词语的认识,凭借对稿件的理解和感受来反映客观世界的。这种实践活动不应当是机械的,苍白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奔涌着丰富情感的。这就要求播音员对稿件经历一个潜心感受过程。只有感受才能唤起播讲者丰富的情感,激发出强烈的播讲愿望。可见,感受过程是播音创作的直接动力。因此,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高明的播音员是没有感情而把声音驾驭得象有感情一样”。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有感情的播音,必须是播音员的身心为情所动,没有真情实感作内在养分的播音是苍白的,是缺乏真正的生命力的。播音员的情绪情感贯穿着播音员的整个播音过程,制约和影响着播音效果。情绪情感在播音中的运用和控制播音员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如何在播音中运用好,这是决定播音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播音员在播音时应当善于恰当地激发情感,恰当地运用情感,做驾驭情感的主人。例如:当播音员心里正处于忧郁时播一篇内容欢快的稿件,当播音员正春风得…  相似文献   

7.
曾致 《现代传播》2003,(5):132-133
一、关于二度创作一般说来 ,只有艺术才被人们称之为“创作”。播音和节目主持这两项传播活动的艺术性是客观存在的 ,一方面是由于它们本身都有特殊的准则、特定的规律 ;另一方面它们的实际操作都是富有创造性的。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它依据文字符号而产生 ;而节目主持 ,在大的播音学范畴中 ,它是一种无稿播音 ,即基本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的播音 ,靠“腹稿”或“即兴”创作。相对于有稿播音而言 ,无稿播音的难点在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我们之所以强调播音主持都是二度创作 ,是因为播音这个概念是发展的 ,根据一般的创…  相似文献   

8.
戴蓉 《东南传播》2012,(7):183-184
播音的创作形式决定了播音的创造性特征。播音创作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主要以有声语言为主。而言语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播音创作具备不同于其他语言艺术形式的由语言与思维来创作的特征。同时,这个特性又决定了在创作过程中最能集中体现语言与思维密切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内在语的存在。本文仅从新闻类稿件的播音这个角度来探讨内在语在语言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播音创作中对稿件进行整体性把控,是将稿件内容推已达人,准确、鲜明、生动、感人地表达出来的符合播音创作基本规律的正确路径,是对播音员播音业务的更高要求.但却极易被忽略和漠视,导致播音水平的提升受阻.因此探讨分析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把控相关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主题,也是播音创作中的灵魂。电视播音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和直观的屏幕情感来体现对新闻类节目的内容用有声语言和特定稿件所赋予的情感因素进行再创作.准确鲜明地将新闻类节目的情感因素传达给电视观众.使观众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张颂 《现代传播》2001,(3):74-76
广播电视播音创作,除了无稿播音之外,就是有稿播音了;所谓有稿播音,是指在话筒前、镜头前,根据文字稿件进行有声语言创作。这在大部分节目中,如新闻、评论、专题、解说、文艺等非现场即兴的节目里,特别是一些重大的节目中,都会长期存在。但是,目前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对于有稿播音相当轻视,甚至鄙视,认为它过时了,是没水平、没能力的表现。于是,拿起稿件来无精打采,有气无力,极大地削弱了有稿播音的生命活力。一 自从有了广播电视,就同时出现了有稿播音。难以想象,所有的节目中、所有播音过程都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说话都…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类型的播音工作中,新闻播音都是最基本、最常见、最贴近受众生活的一种很重要的播音类型。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中,新闻播音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贴近稿件内容用心创作并持续保持积极的话筒前状态,才能发出传统媒体应有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安娟 《新闻传播》2012,(9):63+65
在以电视为介质的所有语言传播活动中,新闻播音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不仅要求播音员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高度的政策敏感性,还要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播音员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就要锻炼自己的基本能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对新闻稿件有深入的理解,在新闻播音的过程中进行即时的艺术创作。本文讨论了新闻播音中的"再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游莉 《今传媒》2011,(4):130-131
播音是一项创作性的活动,为了把握宣传目的,播音员、主持人可以通过播音创作四步走清晰播音创作思路,从而准确、鲜明、生动的传达稿件内容。根据目前广播电视的发展提出从业者当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确把握体育解说中叙述与评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体育解说,是对体育比赛现场实况行进行报道的一种播音创作活动。它要求解说员情绪活跃,反应敏捷,语言组织迅速,多采用快速介绍、评述的语言表达样式。正因如此,从事这一行当的人被称之为"体育解说员"。也许很多人都还有这  相似文献   

16.
赵晨阳 《新闻窗》2007,(3):64-65
播音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有人说,“播音和节目主持这项传播活动的艺术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它们本身都有特殊的准则、特定的规律;另一方面,它们的实际操作都是富有创造性的”。但艺术是需要思考和创作的,而作为一个职业播音员,每天要播出大量的稿件,如果要求对每一篇稿件都思考和创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一篇好文章,一位好的播音员,组合起来应该是一次成功的播音。从拿到稿件、分析准备稿件,到话筒前的播音状态,每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整个过程中,最后在话筒前的播音状态,应该是“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是播音成败的关键所在。再好的稿件、再精彩的稿件,如果遇上不好的话筒前的状态,也会使播音功败垂成。而一篇一般的稿件,在好的话筒前的状态,是稿件的“二次创作”,能给播音锦上添花。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话筒前不好的、不正确的播音状态有很多,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1.心理紧张。有不少刚刚入行的播音员,实践经验少,遇到话筒就…  相似文献   

18.
一、感受的真实与表达的真实 07年度全省送评优秀播音主持作品,广播部分33件作品,有9件属新闻类节目。播音与主持,新闻性是根本属性,艺术性则是它的重要属性。对新闻类节目来说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千万不能忘了新闻的即时性、现场性、真实性。尤其是已经成文的稿件,表达时怎么体现这三性将决定创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播音员从准备稿件到播出,最活跃的要算是心理因素了,构建一个运行良好的心理机制是关系到播音成败的关键环节。播音创作的心理动机动机是构建播音心理机制的基础,是贯穿于整个播音创作活动过程中的活跃因素,影响着整个播音的基调。它是指播音员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只有对播音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认识到它的社会意义,才会产生主动的“探索”心理活动,并将其融入对每篇稿件的理解表达之…  相似文献   

20.
刘荣 《新闻传播》2010,(4):136-136
在广电这一行业中,有一个特殊的词汇——播音腔,它是播音员因为播音时间久而导致的。"播音腔"会令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播音过程中,显得刻意死板、毫无感情色彩。一个优秀的播音员需要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听众,让播出的节目富有一定的生命力。在电台播音中通过灵活地运用情感和听众交流,可以使节目更加吸引人,使一纸平淡的稿件顿发生机,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