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蜂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的蜂巢却如同一个装有“空调”的房间,尤其在其繁殖后代的时候,蜂巢内基本维持相对较高的温度。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了这一“空调”的奥秘。据德国《科技画报》杂志报道,来自维尔茨堡的动物学家布丽吉特·布约克介绍说,观察发现,35到36摄氏度是最适宜蜂卵孵化的温度。但蜜蜂是变温动物,其自身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而变化,因而难以达到这一温度。为此,工蜂承担了发挥“空调”作用的重担。一旦蜂巢内的温度开始降低,它们就会展开翅膀然后运动其肌肉系统,藉此提升胸腔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真奇妙     
蜜蜂能当侦探为对付恐怖活动,美国军方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秘密武器”———蜜蜂侦探。他们训练蜜蜂使其能够发现或跟踪微量爆炸物的痕迹,并藉此引导侦察人员到达爆炸物存放现场排除险情。研究人员称,他们在实验中用糖水作奖赏,训练蜜蜂寻找特定物品。蜜蜂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识别不同物品的气味,其敏感程度与狗不相上下。一只经过训练的蜜蜂,还能在数小时内教会其它蜜蜂寻找新的气味,从而使整个蜂巢的蜜蜂都成为勤奋的探寻者。为检验蜜蜂的探案能力,研究人员在温室中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将混有微量爆炸物的泥土放在一个…  相似文献   

3.
它们并不打算用蜂针进攻,而是抱成一团把大黄蜂卷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再散开的时候,那个入侵者已经很难看地死了,被工蜂拖走,像扔垃圾一样抛出蜂巢。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物学家没有在大黄蜂身上找到搏斗留下的痕迹,但是热成像照相机却记录下了一种温度的变化:当大黄蜂被蜜蜂包围起来以后,5分钟之内,包围圈的中心温度就达到了45摄氏度。莫非这就是蜜蜂战胜恶魔的关键?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们把蜜蜂和黄蜂分别放进恒温箱里,有步骤地提高温度。结果大黄蜂在45.7摄氏度的时候死亡,而中国蜜蜂坚持到了50.7摄氏度,欧洲蜜蜂则坚持到了51.8摄氏度。原…  相似文献   

4.
最近从中青少年央电视台看到一个关于青少年发明创造的访谈节目。一名初中女孩,看到书上说,“蜜蜂飞翔嗡嗡之声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女孩好奇,想看看书上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她把蜜蜂的翅剪了,蜜蜂仍然能发出嗡嗡之声。女孩奇怪,没有了翅膀,那么声音从何而来?女孩捉住蜜蜂细细观察,发现蜜蜂腹部有两个小孔,“声音是不是从这而发出的?”女孩用针把这两个小孔捅破,蜜蜂尽管在蚊帐中飞翔,从此再也发不出“嗡嗡”声来了。女孩把这一新发现写成一篇小论文,参加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竞赛获得大奖,专家评价说:“研究方法科学。”嘉宾主持人科普作家叶永烈说:“她推翻了书本上蜜蜂翅膀振动发声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这幢极具未来感的钢铁建筑物并非供人类使用的场所,而是供给蜜蜂居住的人造蜂巢。这一人工蜂巢是保护蜂群的一种尝试。据美国农业部最近的数据显示,在过去7年里,由于"蜂群衰竭失调"和杀虫剂中毒,北美地区消失了约1000万个蜂群。而水牛城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和建筑系生态实践研究小  相似文献   

6.
几万只蜜蜂挤在一个蜂巢里,却很少生传染病,而且蜂巢一直非常整洁。蜜蜂们是如何搞好居住环境和自身卫生的呢?  相似文献   

7.
蜜蜂具有定向飞行的本领,就像飞行员那样准确。飞行员靠的是雷达,蜜蜂靠的是太阳的位置和地表特征作为定位标志。蜜蜂在离开蜂巢10千米的地方采蜜前,要沿着距离蜂巢更远、更复杂的路线学习飞行,人们并不担心蜜蜂飞不回来。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喝着香甜可口的蜂蜜或品尝营养丰富的蜂皇浆时,总会对小小的蜜蜂产生一种敬意。蜜蜂不仅有采花酿蜜的特殊本领,它们建造蜂巢的本领和技术也值得人类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蜜蜂具有定向飞行的本领,就像飞行员那样准确。飞行员靠的是雷达,蜜蜂是靠太阳的位置和地表特征作为定位标志。蜜蜂在离开蜂巢10千米的地方采蜜前,要沿着距离蜂巢更远、更复杂的路线学习飞行,人们并不担心蜜蜂飞不回来。研究人员给600多只幼蜂装上微型雷达发射器,然后将它们放入1万多只蜜蜂的蜂群中,跟踪它们的活动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幼蜂一开始沿着从蜂巢向外的直线飞行。在飞到10至30米的距离后,就会沿着相同的路线调头往回飞。在开始采蜜之前的3个星期中,蜜蜂要沿着更长的路线飞行,以便熟悉地面标志。研究人员发现,蜜蜂定向飞行的路线越…  相似文献   

10.
蜂巢里的珍品如果仔細观察一下蜜蜂的生长发育,就会发現一个很有趣的現象:蜂王(母蜂)和工蜂都是由同一种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可是蜂王的幼虫长得特別快,由幼虫到成虫只需  相似文献   

11.
<正>在《虫林大作战》里,邪恶的大黄蜂和狡诈的飞蛾盯上了蜂巢和蜂巢里的蜂蜜,机灵的小蜜蜂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笑料百出的战斗。看过这个电影,你是不是也想变成一只小蜜蜂加入它们欢乐的战斗?但是,真实的蜜蜂王国保卫战可比你看到的更精彩,也更残酷。暴力拆迁?我扎如果问蜜蜂的天敌都有谁,可能你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熊。没错,熊确实是蜜蜂最可怕的  相似文献   

12.
蜂业被誉为“农业腾飞之翼”,蜜蜂授粉带来的生态效益要比蜂产品本身效益多达百倍,这种巨大作用却远未被人们所认识。目前,我国养蜂业面临的困境令人担忧。专家提出,近年来养蜂业依靠的洋槐、野坝子等蜜源植物被大量砍伐,致使原本是大宗商品蜜的蜜种成为稀有蜜种“;锐劲特”等对蜜蜂具有高毒的农药在大田广泛使用,致使大量蜜蜂成群死亡。对此,人们仅认识到是经济损失,而没有意识到给农业和生态所带来的灾难。专家提醒说,蜜蜂的减少和蜜源植物的大量砍伐,已给全世界生态敲响了警钟。国际顶级刊物《自然》和《科学》相继报道类似的消息,当年爱…  相似文献   

13.
正想要近距离接触蜜蜂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养殖了。Homehive是一款智能养蜂工具,为蜜蜂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比传统的蜂巢要干净整洁得多。当然啦,作为回报,你还可以获得一大罐蜂蜜,并且能够近距离观察蜜蜂。同学们,你们要是喜欢蜜蜂的话,不妨关注一下。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7):F0003-F0003
李盛东.蜜蜂育种与王浆制品专家.曾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蜜蜂研究室主任、所长,北京瑞奇科技开发公司总工程师,是中国蜂产品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食品安全行业标准蜂及蜂产品评审专家。李盛东与蜜蜂科技相伴40余年,育成了单性生殖蜜蜂新品系,保存发展蜜蜂种族古老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20年代,欧洲一位地质学家在委内瑞拉东南部的矿山发现,当地人称为“矿工鸟”的踪迹,总是在金矿附近或含有石英脉的地方出没。原来,“矿工鸟”靠“莫拉树”的浆果为生,而“莫拉树”仅在硅质土地上生长和繁衍,这样,“矿工鸟”就成为探矿者的一个得力向导。英国著名地质学家华伦发现,蜜蜂采集的花粉,经过仪器分析,其中某  相似文献   

16.
人类创造了地球生物的历史阶段,人类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人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但是,我们不要以为,和人类同生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就没有智力。其实不然,地球上有很多动物其实“聪明”得很呢。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动物能够造出绝妙的建筑,如刺鱼的窝、河狸鼠的堤坝和蜜蜂的蜂巢等等。动物的这些巧夺天工的作品真可以大书特书。夜鹭在水塘里捕鱼时,它懂得先捡来一些小树枝投入水中,以吸引鱼儿浮到水面。还有大猩猩在剥某些带刺的果实时,懂得利用树叶把它们包起来以免扎“手”。蝉的幼虫为了防水而分泌出一种黏稠的液体把自己包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药盐酸林可霉素中的丙酮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选乙醇作内标物,在极性弹性石英毛细柱上进行各组分分离,效果良好。柱温40℃保留5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50。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南宁市全键蜜蜂养殖场董事长杨传全,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养蜂经验的专家。在广西乃至全国养蜂界享有盛誉,被誉为“壮乡蜂王”。  相似文献   

19.
J.H. 《科学中国》1989,(10):71-71
科学家们制造了一种会跳迪斯科舞的蜜蜂来欺骗真正的蜜蜂。它每秒钟振动翅膀250次。它每秒钟来回摇摆臀部15次。它在蜂箱内壁上作整齐的8字形的爬动。它甚至会从口内吐出糖水。但它并不是真正会跳舞的蜜蜂,而是欧洲科学家们制造的一种机器蜂。普林斯顿大学的James L.Gould说,这是对蜜蜂研究的一次“真正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7,(6S):I0004-I0004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