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毛毛细说父亲邓小平 2000年7月初的一个早晨,我从广播中听到一条消息:由毛毛(邓榕)撰写的新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即将出版。据介绍,这本新著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记述了邓小平在“文革”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回忆了她家庭的悲欢离合,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以小平同志的崇高人格激励自己──组织编辑出版《我的父亲邓小平》连环画有感奚天鹰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宣传学习邓小平理论之际,我们怀着崇敬和思念之情,完成了根据邓小平女儿毛毛原著改编的连环画──《我的父亲邓小平》的出版工作,以此纪念敬...  相似文献   

3.
李星 《新闻知识》2006,(12):59-60
浏览李蕾所赠《画皮》一书,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是那么匪夷所思的好。我更注意的是李蕾为胡武功照片所配的文章,说“配”确实是贬低了她的劳动,它们的意义只是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让记忆和思考之水任情、任性流出。为什么叫“画皮”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刺激人们的兴趣,提高它的商业价值?这是我一开始就关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内中有一篇名叫“画皮”,李蕾将女人出门前的化妆,用《聊斋》中披人皮的女鬼暗室中的“画皮”联系起来,够恐怖的,而且说:“起床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画皮中的那个鬼,对着镜子,找出一张人皮,刷得一下披挂了全身”就更恐…  相似文献   

4.
律师信箱     
案例 我的父亲李××于1998年去世,他是较有名气的作家,我们作为他的子女应该享有其作品的著作权的继承权。但近日我在北京一家书摊上发现了由某联合出版社(下称联合出版社)出版、编者署名王某的《李××随想录》(—下称《随想录》)一书。该书全部内容均取自我父亲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篇章取自我父亲所著的《×××》一书。经查,联合出版社与某编辑部签订《李××》出版合同,由联合出版社出版王某编著的《随想录》。该合同约定编辑者承担一切因该书侵犯他人版权和出版权而引起的责任。该书共120篇,其中65篇取自1990年版的我父亲所著《×××》一书,其余取自我父亲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5.
邓楠 《兰台内外》2014,(5):11-12
正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深切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在缅怀中前行,前行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近日,邓小平之女邓楠以她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女儿眼中的父亲,一个风起云涌中的改革者,一个以民族复兴为梦想的共产党员。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父亲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很年轻时就确定了。他16岁时去法国,本来是想勤工俭学,但是他做工所得连糊口都困难,"工业救国""学点本事"的初衷变成了泡影。父亲回忆说,那时候小小年纪,在克鲁梭的钢铁厂拉红铁,做一个月的苦工,  相似文献   

6.
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中指出:对于广西的革命斗争经历,红七、红八军的战友,父亲永远不会忘记。[1]275的确,邓小平在左右江地区的军旅生涯在他光辉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既是他几个光辉时期的第一个,又是他独挡一面领导一个地区革命  相似文献   

7.
1988年中国书籍出版社曾出过一本《邓小平的思想理论研究》,这在当时可算是有关研究邓小平思想的第一本出版物。此前,虽然报刊上已经有文章谈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但系统研究并正式出书的好像还没有。《邓小平的思想理论研究》一书的出版经过是:1988年初农历春节期间,我去参加原上海学联在京的老战友聚会,听郑兰荪(时任北京空军副政委)说他写了一本关于邓小平思想的书,出版社不敢出版。我眼睛一亮,感觉这是一个有时代性的好选题,就说这书可以出。回单位向领导说了,得到首肯。当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边春光所长虽从出版局长岗位退下来了,但…  相似文献   

8.
上午通知我演讲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那时,鲁迅先生还没有做父亲,做父亲对他来讲是将来的事,可他写了这么一篇著名的文章。而许多做了父亲的人士却写不出他那样的作品来。现在要说怎样做记者,而做记者是你们将来的事,你们  相似文献   

9.
残缺的完美     
颖子 《新闻天地》2011,(4):59-61
她没有右臂,他没有左腿,有一天他们在大街上相遇,一段浪漫而又励志的故事开始了:她把他的臂当成自己的臂,他把她的腿当成自己的腿,两人融成一个新的生命体,用美奂美轮的双人舞《牵手》、《蝶之恋》、  相似文献   

10.
少年与战争     
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我到京参加了一个长篇小说座谈会,研讨一本战争题材作品《少年的荣耀》(希望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是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她自己没有战争生活经历,但把她父亲的生活了解得非常透,对抗战年代山东地区的农村生活也做了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感同身受的地步。她忠实于她所得到的生活素材,不胡编乱造,又加入了她对童年的理解,将自  相似文献   

11.
认识《新闻爱好者》是很偶然的。那时我还在河南老家读中学,一次陆父亲进了他的办公室——父亲是搞文秘工作的,兼搞宣传工作,在他办公室里众多的报刊中我认识了她——《新闻爱好者》。父亲告诉我,他就是靠  相似文献   

12.
(一) 不久前,我遇到在新华社工作的一位朋友,问及他们发的《关于物价问题的通信》有没有背景。他答道:“没有你说的那种背景。”但他却说出另一番背景。新华社内部长久以来蕴积的一股迫切要求新闻改革的潜流,于党的十三大以后骤然冲到表面上来。可以说,《通信》便是这潜流推出的。我于是想到我们整个新闻界中这种蕴积已久而又几度沉浮的潜流。以农村经济报道而论,与此有关的报纸大大小小总计已不下800种,比之10年前的100多种有了惊人的增长。这数量增加的本身,当然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但如果新闻改革的结果必须在  相似文献   

13.
感悟记者     
电影《一九四二》热播,其中涉及当年大公报披露河南灾情的报道,因为出自我父亲(编者注:张高峰)之手,于是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找我采访,除了了解我父亲当年采写《豫灾实录》的经过以及因此遭遇逮捕等细节之外,许多记者还向我提出了诸如:"父亲怎样对你讲述这段历史"、"你怎么认识这篇报道"、"父亲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他对你的人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坦率地说,对这些,我过去真没有认真想过. 静下心来回味这些天接受采访的前前后后,我试图梳理出比较清晰的感悟,由是写下了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去世时,还没有过他的四十五岁生日。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的黄金时代。我的父亲去世时,我才十五岁。我的母亲是在我两岁时离开父亲的,据说她后来投海自杀了。因为父亲没有再结婚,工作繁忙,加以两次长时间出国考察,所以我小时候大  相似文献   

15.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问世不久,作者还在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节目中与主持人李潘侃侃而谈,没有想到电视播放完后58分钟,这位一生历经坎坷的传奇人物就离开了人世。著名老出版家范用曾在《文汇报》“笔会”副刊上发表《送董竹君远行》一文,动情地纪念这位“从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的老人。这本多年前在范用积极支持与鼓励下写作而终于出版的(我的一个世纪》,他以一个老出版家的眼光给予了很高的评  相似文献   

16.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主持人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他(她)不是演员,但却是节目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她)不是编导,但操控着现场节目的风格甚至内容走向;他(她)不在节目的中心位置,但常常成为观众选择收看的主要理由。在这种体会中,作为主持人的我,努力了十二年。十二年来,同事说,英娜是个勤奋的记者;同行说,英娜是个有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一稿,作为写长篇传记的“试笔”。后来这部分的内容大部揉进了父亲的传记中。遗憾的是,因健康原因,《我的母亲》一稿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本刊得到至善先生家属提供的这一遗稿,由本刊首次全文发表,以纪念至善先生逝世一周年,并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曾象一颗明星,从70年代初开始闻名国际新闻界达10年之久,但是大约在1982年以后,她突然销声匿迹了。报纸上已看不到她那脍炙人口的政治人物采访记,也没有看见她发表任何其他作品。难道她真象彗星那样大放光明之后,便永远消逝在天外了? 这是近年来人们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因为她的二三十篇重要国际政治人物访问记所产生的影响太大了,留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使人不得不想念这位新闻界的奇才。我国虽然翻译并出版了她的18篇访问记,她对邓小平同志的访问记也摘要收入《邓小平文选》,使广大读者能够欣赏她的采访特色和写作技巧,但是自从1982年以后,中国读者以及其他国家的读者,不免产生失去了这种享受的遗憾之感。“失踪”后的追踪法拉奇为什么会“失踪”,谁也说不清。我从一本1985年的名人名录里查到法拉奇在美国的通信地址,我便恳托人民日报驻美记者景宪法替我进行一次“寻人”尝试,希望知道她的近况。他打了多次电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编辑部:贵刊的前身《新闻业务》1986年第10期刊登了我写的一篇采访札记:《旅途奇遇》。文章刊出后有的同志来问我,“你所写的事儿是真的吗?”言外之意是非常明白的。更有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好家伙,编得挺圆。这算小说还算新闻?”开始,我对这些都一笑置之。我有什么必要编一个故事当新闻作品发表呢?其实,这番奇遇本来并没有准备写出来发表,与一个外国人萍水相逢,当时实在没有想到问问他的尊姓大名,与他的交往只不过是尽尽义务,想帮这个异国大孩子一把(作为一名记者,这也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教训)。后来又有一位同志来问我,既然是亲身经历,为什么偏偏不知道那位日本青年的姓名?作品发在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