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学班级是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群体,它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小学班级管理方法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本文针对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对小学班级管理进行探究。一、教师对小学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人文主义观念的教育,旨在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将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融入课堂讲解中,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并尊重学生在思想和个  相似文献   

2.
小学班级管理中,采用赏识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肯定与积极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基于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全面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小学时学生教育最为基础的阶段,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推动小学教育发展的良好举措。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模式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加强小学班级管理,不仅能有效增加学生间的互动,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班级得到量化管理。基于此,文章将首先分析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立德树人的基准展开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和谐文化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更加轻松、自在的和谐氛围中成长、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展开积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卢玲 《教师》2019,(9):14-15
近年来,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方式方法没能够满足新时代学校课堂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小学班级管理是开展小学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只有高水平的、有效的班级管理的实施才能让小学教育计划得到顺利推进,让小学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基于此,文章从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立德树人渗透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针对性措施,以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水平,奠定学生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应该本着提高教学质量、立德树人的基准展开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和谐文化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更加轻松、自在的和谐氛围中成长、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展开积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全方位心育的要求,也是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必要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采取集体式或个别式对小学生进行情感、学习心理、自我认识心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四个方面的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增加学生全方位心理教育,也能优化小学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教育,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学习心理、自我认知心理、日常生活心理四个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心理异常的学生往心理健康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9.
由于小学生年级都比较小,自我约束和思维模式都不成熟,因此小学班级管理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以一定的管理技巧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然而,教师应该找到管理小学班级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听从教师的安排。因此,有必要把情感教育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去,本文从情感教育的意义出发,具体阐述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进行的学习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做好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小学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通过教授学生道理和方法从而开展学生心理教 育。通过育人育心的具体教学措施,实现小学阶段学生的全方 面多层次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如何通过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并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来加强小学的管理,实现育人育心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班主任在小学教育中充当的角色。小学班级管理不能像中学那样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管理能力弱,小学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带领整个班级更好地发展。班主任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负责,同时还要在生活中管理和组织学生的日常行为,因此班主任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相似文献   

12.
孟洁 《天津教育》2022,(20):37-39
<正>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在于完善班级管理,强化班级整体发展水平。充分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核心,构建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要充分结合细微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将管理方法以科学的形式呈现,并落实到具体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班级文化氛围及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一)构建积极的班级管理氛围实现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首先是为了学生,班级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经验,针对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简要分析和梳理,以进一步领悟小学班级管理经验,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本文认为,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及时、适度地以“宽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做到“严以宽,宽以爱,爱以教”,就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对小学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班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共同作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地学习语文知识,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班级管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理解以及宽容和激励学生为原则的教育观念,通过增强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自信心,以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作为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的黄金阶段,将赏识教育运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对于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旨在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能够更好被运用。  相似文献   

16.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也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班级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影响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发展。小学是学生步入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对于知识的学习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尤为重要。借助班级管理,引导学生遵循班级制度,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风气,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突显班级管理的功能。本文主要以小学班级管理为例,探讨了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是 促进班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小学班级管 理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石,班主任必须予以重视,从学生的个性 出发“结合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从实践中创新“制定出灵活、 全面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赵树林 《学周刊C版》2022,(3):181-182
在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教师要有效应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激励机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并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重视激励机制的价值,并从多个层面着手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由此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就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积极打造和谐、高效的班集体的活动。新时期,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调整和改变,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和研究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班级管理策略,建立起更加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培养中获得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