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古汉语通假字的问题,这里就谈谈古字通假的一般特点及其通假用字的规律,以供参考.一所谓古字通假,是指在古书中出现的用同音或近音字替代本字使用的一种现象.“通假”是某字通用、借用为另一字的意思,所以“通假”也叫作“通借”.被借用的那个字叫作通假字,把所借用的意义叫作通假义,如: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文言文的复习,应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整理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用文言虚词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知识,并通过练,提高翻释文言文的能力。 1.通假字。初中文言文中共有通假字60多个。通假字的特点是同音替代,音近通假。有的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例如:坐通座,“先自是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座位);止通只,“止有剩骨”(仅仅);直通值,“系向牛头充炭直”。有的是两个形声字的声旁相同而通假,如帖通贴,唱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针对初中语文古文“古字通假’吩为“通用”和“借用”的不当,阐明了通假的定义,然后对初中古文的“同”条注释通假字63个逐一进行讨论,采用统计考证与分类的方法辨析其情况,认为这63个所谓的通假字,实际上分属通假字(42个)、古今字(18个)、异体字(3个)。由此还得到了初中古文“古字通假”的一个系统,力图解决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古字通假”注释和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裘兴江 《教学月刊》2002,(11):47-48
古字通假是古汉语教学的一个知识要点。在中学语教学中,历来是将“古今字”也纳入“古字通假”的范围。如“反—返”“见—现”“说—悦”等。旧版(第一、二版)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教材和教参都把它们作为通假字来处理了。在1989年6月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教学词典》(罗大同主编)中,也还是把这一类字归入古字通假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古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一翻开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通假字几乎随处可见。因此,中学语文中“通假字”可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我现在要说:中学阶段最好把“通假字”隐退甚至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二期的《难词难句解》一文中,将陆游《示儿》诗中“死后元知万事空”的“元”定为“原”的通假字。我认为这两个字并非通假,而是同义词的运用。古字通假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在句子中按借字的词义去理解句意根本讲不通,必须按本字的词义去理解。如果那个词本身就具有那种义项,就不能算通假。  相似文献   

7.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 ,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出现通假字 ,必须注意辨析它 ,如果望文生义 ,就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通假字也就是在文言文中用乙字代替甲字的现象。在译意或阅读时必须按甲字的音、义去阅读、理解 ,才能准确地把握文意。一般来讲 ,通假字有以下几种类型。1、同音、形似通假例如 :①“满坐哗然 ,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读“zu惏” ,座位的意思。②“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直”通“值” ,读“zh姫” ,价钱的意思。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读“zh摮” ,…  相似文献   

8.
古字通假是文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历来的语文学者对此也多有论述。但是,什么是通假?通假字的读音应如何处理?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很不统一。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部分,选编了一百六十篇作品,各时期的名篇都有所收录,内容十分可观。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阅读这些文言文,都可能遇到一些“拦路虎”,其中之一,就是古字通假问题。课本尽管在练习中阐明了界说,在文中遇有假字尽量予以注释,但仍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因此,本文试就课本通假字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一)根据课本阐明通假界说所举的范例和四处通假字练习可知,释通假采用的常式是“甲同乙”。但也有“甲通乙”、“甲与乙相同”、“甲与乙同音”、“甲也写作乙”等形式。依照上述体例,考察课本通假字的注释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假字该注而未注。例如: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字典》中关于"齊"字的使用情况中,除了一般的分项说明外,还有"后作某"与"通某"的特殊情况。笔者通过对其进行考察分析发现,古今字是文字职务替代性质的用字现象,其中的古字与今字分别是一词在前后两个时代的当用正字;古音通假现象则是临时借用的不稳定的用字现象,通假字与一词的本字之间却没有共同的义项,仅仅是因为音同音近而临时借用。今字产生后仍沿用古字的情况应视为文字职务过渡阶段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讲清知识是很重要的,但还要练,要帮助学生通过练来把知识学到手。讲,是练的前提条件;练,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必须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练。 一、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我在讲古字通假时,在讲清什么是通假字、识别通假字应注意的问题和通假的类型之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和它的本字:“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庞  相似文献   

12.
许仰民 《天中学刊》2003,18(6):113-114
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将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概括为“古字通假现象”,在课文中用“×通×”作出注释,抹杀了古今字的文字历时性和通假字的文字共时性、临时性以及它们的非逆向性。不应一“通”了事,应实事求是地分别注出。  相似文献   

13.
[知识梳理]阅读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词汇量大,情况复杂。对阅读理解文言课文影响较大的是通假字、古今词义变化、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几种情况。1、通假字。通,即通用;假,即借用。合起来称为通假。阅读文言课文,弄通语意,辨析通假字是必不可少的。通假字的一般规律是音同(音近)代替。  相似文献   

14.
通假字漫谈     
通假字就是古汉语中的音同或音近的替代字.如果不了解汉字的通假,就会望文生义,导致误解.通假字产生的原因有两条.通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音同而通假,二是音近而通假.音同的通假,是指借用声、韵、调相同的字来代替本字的通假现象.音近的通假,是指本字与借字之间声、韵、调只是某些部分相同.  相似文献   

15.
通假字的范围只包括本有其字不用而借同音近音字替代一种;要从源头上去看本字与通假字,现在通行的字不一定是本字;确认通假字要全面考查;语音上具备通假条件,文义上确信无误,就是通假,不应以例证的多寡来判断是否通假.  相似文献   

16.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字为是。词典在通假义列立上错收与漏收较多,没有严格按通假义的概念去把握,没有注意通假时限,没有注重词义、声韵分析,对训诂术语缺少认识,盲目信从旧注,有的回避书证,避繁就简,大量歧异都缘于对通假义的认知。后起字之间的借用,词典可取用“通”字。  相似文献   

17.
通假字刍议     
通假字是指古汉语中声音相同或相近字的互相借用。这种古音通假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六十六篇(首)古文中(包括阅读课文),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共出现一百二十四个(重现的不包括在内)。其中通假字占80%左右,古今字约占16%,异体字约占4%。这样看来教好通假字在中学古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通假字教学还存在着混乱的现象。不明瞭古音通假原则,而望文生训、误用通假、滥用通假的是不乏其例的。有位中学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古字通假的社会约定性出发,从声音联系上为古字通假作详细分类,并简述古字通假的通假方式。  相似文献   

19.
郭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文选部分在注解通假字问题上还有可商榷之处,例如异体字误为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混淆以及未注明通假等,本文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要点掌握课文中常用词的古今意义及古字通假现象;认真分析人物的言行;正确理解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二、自读指要 (一)下面句子加点的词有三种解释,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1.扁鹊见蔡桓公( )①看到②拜见③会见 2.扁鹊复见( )①又②恢复③答复 3.桓侯不应( )①应该②适应③答应 4.桓侯故使人问之( )①故意②特意③所以 5.汤熨之所及也( )①达到②以及③与 (二)用线把下面词义相同的舌今词连接起来。悦厉害深跑走停居寻找索高兴 (三)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有两种读音,你认为在这里应该读哪个音,并在序号上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