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9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第一届年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中国传媒经济:快速成长与未来格局的主题展开研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传媒研究所所长江作苏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意在通过该领域的学界带头人和业界领军人物的研讨,提供一个把握传媒市场规律、解析传媒产业结构、探索传媒科学管理、预测传媒未来走势等传媒经济发展问题的平台,推动中国传媒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更有机结合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今天(5月8日)上午,传媒研究所暨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以及“中国传媒经济30人论坛”正式启动,我被推选并获任命为首任所长。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湖北传媒业界和学界的一件喜事。  相似文献   

3.
在传媒经营由单一媒体经营进入集团层面的整合经营时代背景下,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从中国传媒集团经营中存在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入手,分析中国传媒集团的组建类型、资源配置方式及其与集团组建本质动因的背离,提出“整合”是目前我国传媒集团经营的一个核心话语。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2007年和刚刚开始的2008年,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讲,是名副其实的上市活跃期。辽宁出版集团、航美传媒、凤凰传媒、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中影集团等传媒企业共赴资本盛宴。从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内生因素等多方面回顾,可以看出,这一切绝非偶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传媒业也显示出勃勃生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人均GDP的增长以及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的内需空间极其庞大。有利的经济环境和这些内生性因素直接推动传媒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到时间:1月8日地点:弘毅大酒店论坛正式会议时间:1月9日上午。地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传媒大厦附5楼2号会议室。8:00—8:15大厦一楼前厅签到,江社长、唐总迎接并合影。8:15—8:20到大厦5楼会议厅。8:20—8:50开幕式。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传媒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源涛主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传媒业这一特殊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报刊、广播、出版、影视等大众传媒蓬勃发展.发行量增加、覆盖面增大、影响力提高,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并出现了一批较具实力的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播电视集团。但是,与正对中国传媒市场虎视眈眈、垂涎三尺的国际传媒巨头相比,中国传媒集团与他们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入WTO后,中国传媒集团开始与西方传媒巨鳄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7.
柳斌杰 《传媒》2013,(5):11-12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传媒发展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届,每届都邀请了很多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士,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共同研究传媒发展问题。本届传媒发展论坛的主题是大传媒时代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我想借这次机会,谈谈在大传媒时代传媒的融合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经济的六个“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12日,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周鸿铎教授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与网友们一起探讨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问题。访谈中,周教授用六个“三”精辟地解读了中国传媒经济的概况。 周教授是我国研究传媒经济最早的学者之一,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他创建了广播电视经济学以及传媒经济等学科,同时组建了传媒经济研究所和广播电视经济研究室。是现任的传媒大学网络经济研究所和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教授研究传媒经济30年,对中国传媒经济有着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童清艳 《新闻记者》2003,(10):10-11
中国传媒现处于一种近乎寡头垄断市场,可以说,少数大型传媒集团控制着中国传媒市场。在这里,只有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竞争,传媒的进入壁垒越来越高使得国内民营或其他资金办媒体日益艰难,目前的大型传媒集团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但大型传媒集团面对市场环境或者说竞争对手的行为也并非无动于衷,而是会随对手的决策行为而变动,即集团之间的决策是相互作  相似文献   

10.
李陈  丹玫  一兵 《新闻前哨》2009,(4):15-17
近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立足中部,扎根荆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一主两翼”媒体发展战略,服务经济,推动发展;两年获得4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被称为省报的“湖北现象”。集团不断进军新的传媒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传媒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姝 《传媒》2007,(11):41-42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报业协会报业经济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宋建武,作为知名的传媒学者,他不仅一直以来在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上颇有建树,而且多年来保持与业界的密切接触,深入了解中国传媒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刍议传媒界践行“八荣八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孙梦辉 《传媒》2006,(9):31-33
以坚守职业理想为荣,以缺失职业理想为耻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先生在谈到当前我国传媒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新闻职业理想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传媒教育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缺乏对工作的狂热,缺乏拿生命去做新闻的激情.  相似文献   

13.
左志新 《传媒》2018,(13):63-63
本刊讯(记者左志新)6月21日,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清华-日经传媒研究所合办的“第9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8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论坛上,行业内专家、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就数字经济与传媒发展、互联网产业发展、下一代互联网、未来媒体等议题发表演讲和展开对话。《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通过对政府部门、市场和专业机构的数据整理和挖掘,剖析中国传媒与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传媒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该报告聚焦传媒核心产业与传媒关联产业,形成若干行业报告,完整全面地解读传媒发展,同时也精准、凝练地分析传媒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14.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传媒竞争力——产业价值链案例与模式》、《明星引爆传媒娱乐经济》由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推出,为传媒从业人员奉献一套大餐。  相似文献   

15.
传媒经济研究的未来发展模式:长链条+大视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传媒经济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过去的经验和问题,是为了促进中国传媒经济在未来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传媒经济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就是,构架未来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08,(10):67-67
9月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首次《中国传媒经济三十年学术峰会暨传媒经济杯·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传媒经济杯是中国传媒经济领域三十年来首次颁发的学院奖。  相似文献   

17.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2013传媒发展论坛暨《传媒蓝皮书·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发布会日前在清华大学举行。该报告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担任编委会主任。报告预测,中国传媒产业2013年将持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速,预计今年总体产业规模将超过8800亿元。报告提出了大传媒时代的传  相似文献   

18.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一文是根据喻国明教授于 2 0 0 2年岁末 ,在湖南卫视举办的“千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该文从战略层面到技术层面 ,对当今中国传媒运行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发表了生动、独特而颇具启发意义的阐释与表述。文中关于传媒产业本质为“影响力经济”的观点、传媒影响力发生与建构所依赖的“三个环节”的观点等 ,都对正在热烈讨论并探索的中国传媒业有着重要的认识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传媒业而言,传媒集团治理结构及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一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甚至有观点认为。由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属性,传媒集团的公司治理研究为时尚早。但曾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广州日报》黎元江案及中国传媒第一股“北青传媒”事件。猝不及防地为中国传媒业敲响了警钟——虽然中国的传媒集团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但如果中国传媒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如果传媒集团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那么.国内其他企业集团面临的公司治理困境。同样是传媒集团绕不过的一个“坎”。  相似文献   

20.
高方  杨若雯 《传媒》2014,(8):11-14
正《传媒蓝皮书》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国内外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撰的。今年是该书连续出版第10个年头。在过去的10年间,《传媒蓝皮书》通过持续对中国传媒产业的跟踪观察和研究,及时反映中国传媒业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文章亦被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该书目前已成为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权威著作,并于2012年起被认证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