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20世纪中国小说家来说,"<红楼梦>情结"已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进行创作时普遍摆脱不掉的"梦魇",<红楼梦>对巴金与张爱玲家族小说创作影响甚是深远,巴金和张爱玲同是封建大家庭的逃离者、叛逆者、书写者,两人的身世阅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不同,创作个性也不同,因而对<红楼梦>的取法又呈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2.
浅谈《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对《红楼梦》情有独钟 ,把它奉为一种理想 ,一种标准 ,《红楼楼》如梦魇一般围困着她 ,深刻影响到她的研究、创作与生活。张爱玲的小说以《红楼梦》为根底 ,融入现代意识 ,形成了一种新旧杂糅、中西合璧、亦古亦今、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以其极具才情的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发出耀眼的光芒。从她的身世和文化认同角度看,其作品极具特色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她独有的“孤女情结”。  相似文献   

4.
论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本比较了曹雪芹和张爱玲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处理方式。前将整个人生看作轮回的一个阶段,死亡是一次性的。它不是毁灭而是从红尘世界退出;后将死亡看作时间对人的精神、肉体逐渐侵蚀的过程,最终以肉体的死亡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和张爱玲都对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方面,他们巧用工笔、对比手法及人物视角勾描人物肖像,彰显出人物肖像描写语言之同;另一方面,张爱玲又淡化主观评价,灵活运用意象.从而凸现出自己在肖像描写语言方面的独特构思与创造。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通过对《红楼梦》甲戌本凡例及成书过程的研究后认为:甲戌本凡例当作于他本第一回之后,当时小说名为《红楼梦》,凡例作者当是吴玉峰;且甲戌本并不是最早的脂本。张氏红学研究细读详考,识小辨微,注重在考据中加入个人体悟,可谓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这位有着旷世奇恋的神奇女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生命历程呢?正如她的作品《传奇》一般,张爱玲的人生用“传奇”二字概括再适合不过了。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清新华丽,宛如女人的时尚,其中有些是曾经时尚的流行,这些时尚,用时下的话说,又有些酷的味道;有些是正在时尚的流行,宛如一道亮丽的风采。但在这些亮丽、这些“酷”之中,却隐藏着作者的寂寞。 综观张的作品,《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熟悉和痴迷,使她将其中种种与个人经验有关的印象内化并整饰,从而表现在自己的小说中。从张爱玲小说中所表现的俗与雅以及二者的融合探索张爱玲小说中的《红楼梦》印象。进而了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历程和风格,以及她的身世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爱 玲 的 家 世 给她 的 创 作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 贵 族 的血统 , 家 庭 的 破 裂, 父 母 各 异 的 性情 与 气 质 。 这 使 她 的 作 品 具 有 以 下 三 方 面 的 特点: 第 一 ,“家史 性”的 小 说 ; 第 二 , 描 写“无 爱 的 婚 姻”; 第 三 , 在 审 美 态 度 上 的 宽容与 豁 达 及 对“凡人”生 活 价 值 的肯 定姜向东,女,1963 年生,韶关大学中文系讲师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与《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了她对《红楼梦》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无所不在的。《红楼梦》是以女性世界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创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的小说家。她非常推崇传统世情小说,自述《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还说“《醒世姻缘》和《海上花》一个写得浓,一个写得淡,但是同样是最好的写实的作品”。同时,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散史上,张爱玲的散独具特色。她极度向往市民化,推崇世俗还原、日常还原、生存还原,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其平民意识体现出她对人的本性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的理性思考,对平民当下境遇的关怀和对生命个体生存的物质幸福的关怀,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长子(嫡长子)作为一族之长、一家之长,他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存在。他们无论是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个性特征上,都与其他人截然不同。溯其原因,就会发现这种所谓的"长子情结"有其产生的深刻的历史渊源,那就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宗法制。宗法制最初源于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度,包括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具体可以阐释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它对长子性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庶嫡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两方面。"长子情结"因宗法制而产生,但是不会因为封建社会和宗法制的灭亡而灭亡,它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一个"烙印",他所包含的优秀品质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长子们为家族兴旺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乃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而成的今本第四稿的名字,研究这具有史无前例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霞 《现代语文》2007,(5):42-44
张爱玲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与《红楼梦》对她的深刻影响和熏陶有着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张爱玲运用自身深厚的文化修养,以聪颖灵慧的禀赋承续和发扬“红楼梦》的文学传统,并且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一大批活灵活现、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敏感的自省者、冷傲的个人主义者、都市人的优越感和中西文化的熏陶四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8.
谈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就目前学术界争论未止的沦陷区文学问题,以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为切入点参与讨论。文章从张爱玲的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作品内容风格等不同角度出发,在客观评述其作品价值的前提下,说明在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
20.
<红楼梦>作为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的生活悲剧的百科全书,它无处不是死亡.由于作者家族的悲剧和他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曹雪芹只能借助"死亡"对封建末世发出强烈的控拆.他将这种死亡意识投射于<红楼梦>中,创造了以死为开端、以死为结局的死亡叙事结构,借助作品人物的死亡强烈地控拆着封建社会的罪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