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与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对待“生死”,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喜生恶死,是人之常情,然而“道家”却反对此种“常情”。他们主张“万物齐一”、“生死等同”。道家的这种善待生死的态度,在“髑嵝文”和“乞丐文”中均可以找到例证。认真查阅古代的“髅作品”和“乞丐作品”,对加深认识道家思想将会帮助不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人的安身立命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人们对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价值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通过对中国现代生死观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分析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成果 ,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一份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庄子认为死亡是人生的一种回归形式,同时又强调生命至上。而这样一种乐死重生的生命哲学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沈从文一方面以“生命”为“信仰”,同时在面对死亡时却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淡泊的情致。因此,无论是庄子还是沈从文,对待生的执着和死的从容都体现出了超凡脱俗的睿智。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道家看成一个主体,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道家视野是不一样的,由于社会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多种原因,道家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派基调也在发生流变.因而,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道家.  相似文献   

5.
《林兰香》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难得的佳作。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与思考,对现 世人生的冷静审视,在整个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本文从书中体现出来的儒、 道二家不同的生死观入手,对《林兰香》一书的深层意蕴加以阐述,力图揭示出《林兰香》在才子佳人小说 外表下潜藏的深刻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对于生死的看法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司马迁珍视生命,但反对无意义的苟全生命;司马迁赞赏慨然赴死的勇气,但反对随意地放弃生命。他对生死的看法具体体现在对《史记》人物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两种生死观,一种是“士可杀不可辱”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追求个人道德、个人气节的冰清玉洁以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这种生死观以屈原为代表。另一种是“忍辱以求生”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为了人生价值的实现,有时不得不使自己在精神尊严等方面忍受让人难堪的耻辱,这种生死观以司马迁为代表。司马迁含冤忍垢写作《史记》,正是对其生死观的躬亲实践。司马迁是伟大的,他的人生遭际是令人同情的,他的生死观所包含的真理内容是令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8.
以五台山地区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具有传统习俗和地方特色的丧礼,揭示出其所表现出的人的生死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改革丧葬奢靡之风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浅论庄子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死问题是庄子生命伦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气化”是生死的本质,生死的变化其实是气的聚散;“善生善死”为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一方面要善待生命,使生命本性得以自然发挥,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以旷达的心胸面对死亡,顺其自然。对生死的超脱为现实人生一切利害关系超脱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文学在挖掘民族愚昧与病态的根源、人的生存与生命的苦难,特别是女性的苦难方面,有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生死场》的情节故事片段分析解剖,展现萧红时代农村女性的真实生活及生死观,进而洞悉萧红的女性生死观意识的深刻与独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的大背景下,萧红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的苦难命运,用《生死场》表达自己的力量与思想。  相似文献   

11.
讣告是一种应用文体,承担了将死亡这一社会禁忌现象公诸于众的任务。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讣告的文体对比分析,揭示了造成两国讣告差异的根源——即生死观的差异。中国文化及美国文化对于死亡的态度分别源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美国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中国注重集体,美国突出个人。  相似文献   

12.
《报任安书》让我们正面感受到作为一代史官的司马迁那傲然不羁的风采.在《史记》与名节中,司马迁选择了《史记》,用实践诠释了他的生死观—不朽理念.“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完成了史家之绝唱,也就成就了他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班昭是东汉女性文人的代表人物。因学术界多认为她是儒家,故很少有人研究她的道家思想。文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班昭的学术渊源及其道家思想。结论认为:班昭的作品流溢出浓郁的重视生命、崇尚道德、复归人性等道家思想的人生,情怀,展示了她“清心寡欲式”的人生观,奠定了其为文的平典之美。同时,道家思想虽是班昭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尚未成为其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苦旅》风靡海内外,余秋雨现象成了一个公众话题。文坛内外对此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纷纷撰文表达赞赏之情。但随着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发展,这种褒扬的掌声并未一度持续,评论界也发出了某种争议的声音。余秋雨也正是在热议和争议下进行散文创作的变化与更新,探寻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报任安书》为司马迁构筑了一座人性的大山。他那身处困厄而完成千秋史册的坚毅,为后人竖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他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格言,为后人确立了人身价值的尺度。因李陵兵败投降匈奴的事件,司马迁遭受了极  相似文献   

16.
侯艳 《教育与职业》2006,(36):106-107
道家在艺术美、人格美与自然美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自由性的特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主张自然无为,尊重个性,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文章从道家美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代语文教育应当追求学科自身的自由创造精神,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够在创新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儒道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游记》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过无数人的加工改造,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道文化的印痕。吴承恩是一个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并对道家文化也有一定的研究,由此我们也认为在他的人物身上肯定也熔铸了作者的儒道思想。现从猪八戒的为我与唐僧的利他、猪八戒的阴柔与孙悟空的阳刚、猪八戒的精神逍遥与沙僧的道德自律来分析儒道文化。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对生死问题的严肃思考始于戊戌后流亡日本时感受到的尚武风气。通过对日本武士道的剖析,杨度、梁启超提出"精神不死"说,认为个体生命的意义在于对于"大我"生命永恒性的贡献,以此作为"新民"文化之一种。五四知识分子的"社会的不朽"、"不死"说对于将来和社会的观念作了同样的阐释。但五四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晚清一代人"至诚无我"的大我观,他们对自然主义的信仰也与梁启超的人文宗教信仰不同。  相似文献   

19.
王钦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2,26(4):100-101,110
日本人非常关心人的生死这一问题。日本作家常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生死无常和人生无常这一主题。志贺直哉是雄踞日本大正文坛之首的著名作家之一,他不仅是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并且被日本人称为"小说之神"。其小说大都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城崎》是志贺直哉享誉日本文坛的"心境小说"之代表作。这篇文章深刻地反映了志贺直哉生死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说趋异也。"这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这封信既向好友表达了自己的心曲,也阐述了其生死观。那么,司马迁的生死观有哪几方面的内涵呢?在《史记》中如何表现的?本文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解读司马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