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栾爱婧 《天津教育》2002,(10):27-28
男生小昆因成绩不好留级到我班中。他对老师有一种很深的抵触感,从小学四年级以后,就再也没有对任何一位老师称呼过“老师”。刚刚进入班中,他就表现出一副狂傲不羁的样子,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是在用冷漠拒绝着这个新的集体,拒绝着他的新老师。该上课了,他面无表情地坐在座位上,没有书本,也没有文具,脸上写着“你能奈我何?”同桌的同学无意碰到他,他立即“奋起回击”:“找打啊!”看着他的“凶相”,同学们悄悄地躲开了他。而我一次又一次的家访、谈心,都被他冷漠地拒绝于心灵之外。看着这个孤独地来、孤独地去的孩子,我…  相似文献   

2.
邂逅的感悟     
头两天,在闹市先后两次碰见了两个 30多年前的学生。   一次,我正从书店出来,迎面遇见了学生甲,我喜出望外地正要与他握手时,他竟脖子一扭……是他念书时我对不住他吗 ?不 !凭心而论,我对他还十分地偏爱呢 !那时,他爸爸是“走资派”,在班级他“抬不起头来”,有好几次要退学。可我见他聪明好学,就多次登门家访,让他继续上学。为激励他上进,我还冒着“风险”让他这个“可教育好的子女”当了小组长,并不时地表扬他。就这样,他读完了初中、高中,直至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戴了“乌纱帽”,成了声名显赫的局长……   另一…  相似文献   

3.
发现真实     
“白纸”与“黑点”看完儿童影片《小兵张嘎》,我让孩子们聊聊影片中的小主人公———嘎子。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嘎子调皮,有时还任性不听话。”“嘎子说话不算数,他与胖墩比赛摔跤,输了一场,硬说要来个三局两胜。第二场又要败了,他就性急地咬了胖墩一口。”“嘎子输了胖墩一支木头枪,可他赖帐,就是不给。”“嘎子受了别人的气,还去堵人家烟囱撒气。”我问:“那你们喜欢嘎子吗?”尽管孩子们一口气数落了嘎子这么多缺点,可他们还是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因为他勇敢、机灵、知错就改。”如果说嘎子是一张白纸的话,那他…  相似文献   

4.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带儿子去海边玩几天。孩子见到大海非常兴奋,前几年他还小,面对大海,他会欢呼雀跃,我们只能直观地简单地教他描述眼前大海的形象,比如“大”“宽广”“一眼望不到边”“浪花”“波浪”等等。去年,儿子上一年级了,学了不少汉字,学了不少词语,但还很少接触成语。“五一”节,我们带他去烟台养马岛,当我们乘坐的客车渐渐驶近大海,儿子像看到久别的老朋友,兴奋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趴在窗户前看大海,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哇!大海真大呀!”“啊!太好看了!”我一边和他看着大海,一边引导他描述,然后给他总结出词…  相似文献   

5.
小脑像大海     
有一天,小强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一脸的不高兴,就问他:“小强,你怎么了?”“怎么了?小明说话气我呀!我都快受不了啦。”“他说你什么了?”“他说我个子矮。”小强很气愤地说,“虽然我个子很矮,可是我心胸很宽。”“你的心胸真的很宽吗?”  相似文献   

6.
师恩无痕     
10年前,我上初三时辍学了。那时,我恨透了班主任吴老师。吴老师40多岁,瘦高个儿,深陷的眼睛,后脑勺像一块突出的岩石,显得特阴森。更神的是,他在板书时,冷不丁地一回头,就能准确无误地逮住搞小动作的我,偶尔,我在厕所里偷偷点燃一支烟,他便如同幽灵般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最烦他的“训话”,像老大娘的裹脚布没完没了,没一个小时是不会结束“苦口婆心”的。更可怕的是,他一次又一次地找我爸爸“谈话”,我那在报社当总编辑的爸爸常常被他质问得面红耳赤:“你看他像当总编的儿子吗?”“他顽劣成性,能指望他成才吗?”每…  相似文献   

7.
程欣妍 《作文大王》2023,(11):16-17
<正>我们班有一个“搞怪哥”。他到底有多少惹人发笑的搞怪行为呢?听我来给你们说说。中午时分,“搞怪哥”化身为“妖娆哥”。我刚走出教室准备倒垃圾,一扭头就发现他十分傲娇地从后门走出来。只见他一只手拿着碗,一只手揣在兜里,走一步,腰就扭一下,而且他走的居然还是猫步!终于来到了汤桶前,他眉毛夸张地一挑,缓慢地弯下腰,蹲了下去。他单膝跪地,腰和背连成一条弧线,左胳膊肘立在左腿上,脸上露出高傲的神色,  相似文献   

8.
“丁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响亮地喊了一声:“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大家坐下来,只有任星星同学依旧站着。“任星星,快坐下来。”老师点了一下头,示意他坐下。可任星星仍然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生气地望着身边的椅子。大家奇怪地望着他,探头一看,呀。不知是谁搞恶作剧,在他椅子上吐了一口痰。老师走过来,看了看椅子,脸色都变了。他回到讲台,猛地一拍讲桌,大声问:“这是谁干的?”我们吓了一跳,谁也没见过一向和蔼的老师这样生气。“是谁?主动站起来承认。”老师声音更高了。教室里…  相似文献   

9.
我爸爸是个足球迷,可以说是“爱球如命”。爸爸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看什么“英国超级联赛”、“德国甲级联赛”。世界杯期间,是爸爸最疯狂的时候。每天晚上时间一到,就拿起遥控器,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要是你想看别的节目他死活都不同意。爸爸看起足球来还特别搞笑,人家都坐着静静地观看,爸爸就不同了,比赛一开始就要激情呐喊:他喜欢的球队要是射门了,他就会不停地叫“进了”,要是真进了就会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高呼“谁谁谁万岁”;要是他喜欢的球队快要被对方攻门,他也会不停地喊“危险”。好像他自己就在现场一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朋友     
他的名字很值得一提:尹杰。只可惜少了个“相”字,使他与歌星仅“一步之遥”。刺猬头、弹珠眼、蒜头鼻、爽快嘴,自然勾勒出他独有的脸庞。一米七八的高个子,使他显得分外帅气和傻气。我与他交上朋友全因他的“傻气”。一次大扫除。天生憨厚的他又被人指东派西,忙得颠颠的。“尹杰,你个高,把窗户上层玻璃擦一擦……”“尹杰,你劲大,把那张坏桌子抬下楼……”他听了傻笑着,很努力地忙碌起来。一会儿到窗台上把玻璃擦得“吱吱”作响,一会儿又在黑板前抡起胳膊擦得粉尘四起,这会儿,他又卖力地挪起了桌子。突然,脚下一滑,扑通,跌…  相似文献   

11.
“耗子王”     
“耗子王”是“小网虫”王志昊的绰号。把王志昊三个字反过来读,哈哈!成了“耗子王”,因为这个名字,他成了全体男生的笑柄。王志昊,男,1991年6月30日出生,今年12岁。他瘦精精的,大眼睛小鼻子。个子跟我差不多,却比我轻了十几斤。因为他头发长,所以不熟悉的人常常以为他是个女生。王志昊是有名的“小网虫”,他一有时间就看电脑报,孜孜不倦地在其中穿梭。我猜想他那副眼镜应该就与这个有关吧!他最爱干的事莫过于上网了。一次,我找他玩,他正在上网聊天。“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这个网我怎么没有上过?”他推了下眼镜,飞快地…  相似文献   

12.
俺班有“三侠”,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第一侠“多嘴侠”,可真不简单!黑黝黝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口洁白的牙齿,可美中不足的就是那张嘴,整天唠叨不停。有一次,我班两个同学吵架,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这下“多嘴侠”有用武之地了,他摆事实讲道理,没想到吵架的同学越听越烦,“啪”的一声,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他不敢还手,只得灰溜溜地去报告班主任。“多嘴侠”虽然多嘴,可咱班那鲜艳的流动红旗,也离不开他的多嘴!告诉你吧!他的大名叫:廖奕凯!第二侠,你可猜不透呀!他整天低着头,不动声色,就像根木…  相似文献   

13.
六年级时的第一个学期一开始,我就遇上了倒霉事,因为老师把我和魏文章这个调皮鬼调到了一个座位上。魏文章长着一双快活的小眼睛,小鼻头翘翘的。他刚坐下来,就用尺子在我和他的凳子之间搭了座小桥,用橡皮头在上面跳来跳去地玩。我真想把凳子一拉,让他的小桥“哗啦”一声掉下“河”,可我是班里的“弱者”,所以我只能生气却不敢得罪他。魏文章的脑子挺灵的,可就是不用功。一次老师听写,他那小眼睛就不断往我本子上看,我灵机一动,将计就计把“堵”字故意写成了“者”,还满不在乎地把手放在桌下让他抄,等快要交本子时我才把“土”…  相似文献   

14.
无须表白     
活了101岁的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曾因其“新人口论”获罪,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告诉他被革职一事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未作任何表白。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儿子向他告知平反的消息,马老听了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仍然无所表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比尔&#183;波特出生的时候,“顽皮”地“跳”到了地上,摔坏了左脑,使他的右半个身子不能“顺从”地听他使唤,右胳膊基本是摆设。且走路的样子像只虾,前弓着身子,一跳一跳的很滑稽。  相似文献   

16.
住在顶楼的老爷爷最喜欢抽烟,那弯弯的烟斗特别像手枪。每天每天,他都要把那支枪瞄准自己,叼在嘴里挺入迷地抽着,然后,再挺痛苦地咳嗽一阵。自然,那烟咕嘟咕嘟地一冒,也就常常把住在附近大树上的一群喜鹊呛得直掉眼泪。有那么一天,喜鹊妈妈把她的3个孩子喊到身边,对他们说:“那老爷爷病得太厉害了,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他抽烟了,咱们帮他一把吧!”“怎么帮?”3只小喜鹊问。“你们说呢?”喜鹊妈妈看了看孩子们。“悄悄地,把他的烟斗叼跑!”“再轻轻地在地放烟斗的小桌上放一束花!”“然后,再在墙上画3只小喜鹊,围看病好了的…  相似文献   

17.
推开那堵墙     
王某属于典型的让人头痛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欺负同学、考试考得一塌糊涂。老师找他谈话,他就一副可怜样,老师刚离开,他就“原形毕露”。作为班主任的我,恐、吓、诈、骗皆试过,但仍无济于事,多次向其家长“告状”,也以失败而告终。一次在学校食堂里吃饭,我坐到王某的对面。他一看到我,就飞快地扒饭,样子惶恐又可怜。忽然,一股柔情涌上心头,我轻声地对他说:“王某,陪范老师慢点吃好吗?”他迟疑、惊诧地抬起头看着我,随即低下头慢慢地吃起来。“多吃点肉,慢慢吃,别噎着。”我从自己的碗里夹给他几块肉…  相似文献   

18.
柔以克刚     
在我的地理课上,一个名叫杨羽的男生旁若无人地在底下做着他自己的事,我很想提醒他一下,于是走到他身边,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却一言不发。我示意他坐下,并悄悄地提醒他说:“要好好听课!”他却很大声地回了我一句:“我听课了啊,只是不会而已!”  相似文献   

19.
1.个案介绍 2001年10月10日5点,我刚打开心理辅导室门口,就有一个脸带忧郁,神情沮丧,充满痛苦表情的男生向心理辅导室走来。他胆怯地站在门口,把头向里伸。我微笑地向他问好,亲切地问:“找我吗?”他怯生生地回答:“是”。 我热情地请他到里面坐,并倒了一杯温开水请他喝。他低着头慢慢走到沙发边坐到沙发上,并轻轻地喝了一口水,我也轻轻地坐到他的旁边。他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我。我以一种平和的亲切的语调微笑着对他说:“很高兴你来找我,我将给你最大的帮助,你希望我给你什么帮助呢?” 他慢慢地抬头看了下我,以很微弱的语调…  相似文献   

20.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要学生用“公”字组词,当小刚站起来回答说“公鸟”时,教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当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明在读“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发奋学习”这句话时,由于他不认识“奋”字而把这句话读成了“琦琦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他努力学习”。教师听见小明把“发奋”读成“努力”,则马上说,小明读错了,要他再读一篇。于是小明就着“发奋”两字的拼音将这句话再读了一遍,但他这次把“发奋”读成了“发疯”。试想想,小刚、小明遭遇几次如此模式化的要求后,他们还敢言说、还愿言说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