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握枪: 标枪斜握掌心空,拇指中指扣把绳,无名小指屈握枪,食指顺握控枪正。持枪: 右手持枪稍高头,屈肘外展臂自由,枪尖平眼尾略高.手臂放松利引枪。助跑: ①预跑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炳生 《武当》2015,(4):17-19
(接上期)36、退步挑把右脚后退一步成左弓步,上体微后仰;两手持枪滑动,左手持枪前段,右手持枪中段,即挑把,把高与裆平,枪尖斜向上,眼视枪把方向。(图70)37、转身弓步反扎枪身体向右转成右弓步的同时,两手持枪置于胸前,使枪尖斜向前,枪把斜向后,即右手推送枪中段反扎枪,枪尖略高于头,眼视枪尖。(图71)38、转身提膝下扎枪身体向左转,左腿屈膝提起,脚尖向下,右脚直立站稳;右手滑握把端,两手持枪使枪尖从  相似文献   

3.
正宗六合枪     
王焯 《精武》2008,(7):22-24
你扎我圈里,我拿枪(一)你扎我圈外,我拦枪(二)。你圈里扎我脚,我提枪(三)。你枪起,我拿下(四)。你圈外扎我脚,我橹枪(五),你枪起,我拦下(六)。我又扎你圈里(七)。你拿枪还枪,我拿枪(八)。  相似文献   

4.
王炳生 《武当》2015,(3):14-16
(接上期)17、左丁步横抖枪(1)右脚向右前上步,左脚向右脚前上步的同时,右手握把置于右腰侧,左手持枪使枪尖逆时针划一圈,眼视枪尖。(图40、图41)(2)右脚向左脚前上步,左脚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着地成丁步;右手握把固定于右腰侧,以腰发内劲,左手持枪向右前横抖,眼视枪尖。(图42)(重复两次左右丁步横抖枪动作)。18、左右丁步调枪(1)左脚向左前上步,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着地成丁步;右手握把置于腹前,左  相似文献   

5.
王炳生 《武当》2015,(2):10-12
(接上期)6、插步拦拿扎枪(1)略微右转体,右脚向左脚后插步的同时,右手抽把于右腰侧上翻,左手持枪外扣拦枪,目视枪尖(图12)。(2)略微左转体,左脚向前上步呈半马步的同时,右手握把下翻,左手持枪内扣拿枪,目视枪尖(图13)。(3)重心前移呈左弓步,右手推把向前扎枪,目视枪尖(图14)。7、跳步拦拿扎  相似文献   

6.
掷标枪是一项技术复杂的轻器械投掷项目。 它是由握枪、持枪助跑、最后用力等技术环节组成。 在投掷标枪完整技术中,投掷步技术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引枪、加快两腿的动作、完成超越器械、为最后用力形成有利姿势并和用力投枪紧密衔接起来。掷标枪有五步、七步投,通常多采用五步投。但在标枪教学中,由于大多数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薄弱(力量、速度、柔韧等),综合能力不强(协调能力、对标枪的控制能力等),空间感觉、肌肉的本体感觉差(对标枪的控制能力),从而导致在学习中出现引枪时枪尖偏离、工作距离短、交叉步速度失…  相似文献   

7.
1、原地投掷的准备 练习者进行标枪不出手的双人练习。一名同伴站在练习者身后,手握枪尾,提供轻缓而活动的阻力。运动员持枪臂充分伸展投掷姿势开始练习。运动员持枪向投掷方向蹬转右膝、髋部及胸部。在练习该投掷动作过程中,练习者应使身体形成反弓姿势,在投掷臂肘部的引导下,练习者向前牵拉标枪越过头部。同伴持枪尾向前移动,提供轻缓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标枪技术教学一直遵循着“最后用力到助跑”的教学顺序。其中最后用力的技术教学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这样的教学顺序有时会造成教学过程的周期过长,标枪的投掷节奏也掌握不好,从而严重影响了标枪完整技术的掌握。为了克服以上的教学不足,就标枪技术教学,我们重新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练习1:持枪助跑教学要求:(1)助跑距离15米,跑速中等,先不做步数要求。随着助跑技术的掌握,要求用10-12步跑完。(2)在跑动中投掷臂随着跑的节奏做前后摆动。(3)在跑动中把标枪控制好。练习2:走动投掷步练习教学要求:(1)引枪…  相似文献   

9.
尹长松 《武当》2008,(5):31-34
本套枪法由黔阳(今湖南怀化市管辖)的聂秀山师公传给尊师尹长松,由尊师于1989年传授予我。据师所言,枪之奥秘全在圈法。而圈法的使用,前把主要起支撑及方向作用,后把才起决定作用。同时,要求“枪不离把,把不离带(腰)”。也就是说,枪之“把位”非常重要。而“把”又要与身体协调配合,尤其与腰(带)的配合更为重要。整个套路要求姿势舒展优美,大开大合。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遗留的珍贵武艺进行复原与解读是新时代赋予当代学者的研究重任,也是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实修体悟、逻辑推理等方法,在对中华武术“势”之观念进行体系化建构的前提下,展开对明代大枪武艺“二十四势”的复原与解读。研究认为:(1)学界对“势”这一观念的认知是不全面的。(2)基于对历史进程中“势”之议题的反思,将“势”之观念确立为“一体三层”的多维结构,“一体”即“势”之本体,“三层”即“立下即是”基础层、“用而后成”中间层以及“摆以诱人”外延层,三层次之势由内而外,层层推衍,共同构成势的完整结构。(3)围绕“一体三层”之势,可将明代大枪武艺“二十四势”划分为“立下即是”类枪势、“用而后成”类枪势、“摆以诱人”类枪势。“立下即是”类枪势分为备战持枪势和应战持枪势;“用而后成”类枪势分为“闪避+还扎”势与“革枪+还扎”势;“摆以诱人”类枪势分为佯攻之诱、诈败之诱、守弱之诱以及惊取之诱等势。  相似文献   

11.
标枪的基本技术大致可分为:持枪助跑、引枪投掷步、最后用力这三个阶段。这中间,最后用力技术是最关键的,而难点则是助跑和最后用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法蒂玛·惠特布雷德 1961年3月 出生,身高1.68米,英国女子掷标枪运动员,前世界纪录(77.44米)创造者,世界冠军。 预跑结束后,引枪动作自然,舒展,眼睛正视前上方(头部没有右转和侧屈),左肩内扣,手臂摆至胸前,持枪臂充分地伸展(图2)。两腿保持积极向前。进入“交叉步”前,左腿积极前摆、扒、蹬(图5~8),使两腿的动作积极有力,幅度大,为形成“交叉步”及“超越器械”动作打下基础。 惠特布雷德的“交叉步”动作非常有力。两腿的剪绞、髋腰的扭紧(预先拉长)以及上体、右臂的伸展和左臂的“封闭”,形成…  相似文献   

13.
偶翻邮集,无意间发现2007—2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邮票第一枚“听党指挥”画面上,党旗下敬礼的陆海空战士左手持有枪。凭借多年的从军经历,笔者认为,军人左手持枪时行举手礼是不符合规定的。  相似文献   

14.
一、持枪练习 (一)原地投枪的预备姿势,枪在头后肩上,右手直臂握在线把上,屈左臂从下面握住枪尖做投枪的模仿练习,缓慢地移动到“满弓”位置,将右肘向上翻转,左手保持枪的稳定支撑点,最后姿势停顿6~8秒钟。 (二)开始姿势与练习(一)相同,但由左手来控制枪,慢慢模仿投枪动作,通过左臂用力来增加右侧肩带的负荷,最后姿势停顿6~8秒钟。  相似文献   

15.
魏庆新 《武当》2014,(10):4-7
(接上期)第四段十七、回身穿枪:右转体半周,右腿屈膝,左腿蹬直呈弓步的同时,右手回抽在胸前松把变掌,掌心向上,托住枪把(图34)。左手滑至枪前段,顺势将枪向前推出并松把,待枪缨至右手时右手握枪(图35),右腿伸直,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向右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图36),左手握枪把端向前推枪,待枪把端至右手时右手握枪把端,右脚向右撤步,有转体半周,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缨处向前推m。左脚向前一步,于右转体半周的同时,右手将枪平带至胸前松把托枪,左手滑至枪把端向前推出,面向东,目视枪尖。(图37)  相似文献   

16.
一、步枪射击的基本功 1.多发发射技术基本功:指超比赛项目规定射击弹数所需要的基本功。包括(1)协调性——系指专项知觉,特别是运动知觉感受性敏锐的前提下.据枪各部动作、精确协调的综合运用能力。(2)一致性——指每发之间动作的一致性。(3)静稳和技术动作协调一致前提下人枪结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的完整动作技术是一个连续过程,为了便于学习,可分为握枪与持枪、助跑、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其中助跑和最后用力是掷标枪完整动作技术的主要部分,而助跑和最后用力紧密衔接是掷标枪技术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秦学志 《精武》2006,(7):28-29
以色列军队所采用的一种防身技术(Krav Maga)现在正风靡世界各地,目前全球有超过20万人学习Krav Maga。这种防身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招式根据人的直觉和本能反应而生,攻击敌人容易受伤的部位,务求简单、实效。防枪技术 1.敌右手持枪,指向我头部,对我正面造成威胁(图1)。趁敌不备, 我左脚前伸,快速降低上体高度,同时双手向前上方推抓敌手,使枪口反转(图2);双手协力猛力向前下方推压敌持枪之手,此时敌因疼痛必身体下蹲,重心前移(图3);此时我双手快速向敌右后方别压敌手臂,同时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掷标枪教学训练及基层中学田径运动会中,发现学生存在“撇枪”(肘低于肩)现象。此错误不但不利于通过标枪纵轴用力,影响投掷效果,而且易引起肘关节肌纤维的拉伤。这给标枪教学训练带来了很大障碍。对此,笔者经过详细观察、分析,寻找掷标枪“撇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撇枪”错误动作的方法及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教学训练质量提供参考。一、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归纳分析。二、研究对象与结果(1)研究对象为聊城师范学院附中(199~1997年)高中部学生,其‘“撇枪”发生率约81.5%。(2)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田径竞赛规则中规定:掷标枪时手必须握在标枪的把手处(缠绳的地方)。否则成绩无效。这样规定有两个作用:其一,从裁判角度来说,规定了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赛;其二,从技术角度来说,对提高运动成绩有促进作用。正确的握枪有以下几项好处:(一)握住线绳部位,可以增大握枪的摩擦力。(二)能更好地控制枪。线绳是缠在标枪偏中间部分,正在枪的重心之上,握住枪的重心部位,能使标枪在出手前保持相对稳定,便于在出手的刹那间集中发力。(三)有利于放松投掷臂。控制了枪的重心部位,整个枪身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投掷臂最省力,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