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晚报从创刊之日起,就以关注百姓生活、关注民生为重头戏,确立了"全心全意服务菏泽百姓"的办报理念,专门开设了民生新闻专栏,着力做大民生新闻,使报纸更贴近百姓生活。贴近百姓生活,真诚服务大众多年来,牡丹晚报相继组织开展了"助寒门学子圆梦"、"希望工程菏泽认亲会"、"勤工助学岗"等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好评。牡丹晚报发起成立的"菏泽义工团",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陆续开展街头义诊、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一系列公  相似文献   

2.
2004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已经揭晓。全省市州11家晚报获得一等奖的有24件;获得二等奖的有78件。一、获奖新闻呈现出新特点--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作为生活类媒体,"三贴近"始终是晚报倡导的办报宗旨。近些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晚报加大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的报道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成  相似文献   

3.
"记录昨天,服务今天,影响明天"是《平顶山晚报》秉承的办报理念。其中,"服务今天"更是《平顶山晚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直观的体现。百姓热线版在新闻报道中关注民生,重视百姓生活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一张地方都市报应有的务实精神。《平顶山晚报》百姓热线版就是要集中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其要求与呼声,并以此作为新闻  相似文献   

4.
晚报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打谴品牌、树立形象、迎战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晚报参与社会活动是由其办报宗旨决定的晚报同机关报、专业报、广播电视等媒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最直接地服务于市民.这种个性和特点要求晚报必须参与市民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同时,晚报参与社会活动也是由它的办报宗旨所决定的.大凡晚报都以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为其办报宗旨,晚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应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报道中,《安徽日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报理念,以提高党报影响力、舆论引导力为目标,按照新闻传播规律,不断改进创新,努力使"新闻发布更快、主题宣传更深、贴近基层更近、新闻文风更活、报纸版面更亮",使纪念建党90周年的宣传报道既浓墨重彩、庄重大气,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生产上,《武汉晚报》推行"双品牌战略"和"项目负责制",最大限度激活新闻人的潜力与活力,让新闻产生立体效应.在办报机制上,《武汉晚报》摸索出一套"新闻、活动、广告、发行"四轮驱动的办报模式.四个"一"相加,不是简单等于"四",而是相互融合,再造一个报纸发展新引擎,给报纸发展注入强劲的马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报社今年的工作,用以下三句话可以概括。一、办好报。办什么样的报?怎样办好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经过反复研究,今年我们提出了“党报原则,晚报风格,地方特色,贴近读者”的办报思路。也就是说,既要发挥好党报的职能,又要向晚报学习,学习他们的可读可读再可读,软些软些再软些,贴近贴近再贴近,深入深入再深入。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对版面作了较大调整,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分类新闻版,三版为综合特色版,四版为国际国内新闻版、娱乐新闻版。结构上,大都采取半版组合。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报纸指导性的鲜明体现。晚报自然也不能忽视评论的作用,但它的指导性不应游离于晚报的特色,就是说,晚报的新闻评论也应讲究贴近性。一、讲究贴近性是办好晚报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晚报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晚报强调的贴近性指报纸的内容要贴近百姓,贴近百姓的实际。这种贴近性是晚报基本读者———市民百姓对新闻信息的客观需求,是办报人遵循新闻规律的必然取向。离开这种贴近性,晚报就会失去生命力和读者市场。晚报发表的新闻评论,也必须讲究贴近性,允许有体裁特点上的区别,而不能允许在内容上远离百姓和百…  相似文献   

9.
《宿迁晚报》作为"中国改革之城"宿迁的第一张主流都市报,作为江苏报业改革先锋,《宿迁晚报》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显现着革故鼎新的魄力以及裂变释放的强大影响力。创刊11年来,该报始终坚持"贴近、有用、好看"的办报宗旨,办精品报纸,树媒体品牌,与政府同心同步,与百姓贴心贴肺,从不哗众取宠,从不固步自封,做透本土新闻,做精国内新闻,  相似文献   

10.
提高报纸质量,关键是报纸的定位,试看当今的晚报“豪门”,海派、京派、粤派、浙派哪一家不是定位准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特点和鲜明的晚报特色,才独步报林,称霸市场?办报实践告诉我们,抓住“三特”是办好晚报的唯一途径。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晚报塑造形象的根本加入WTO后,过去那种以等级观念办报的意识,已被以市场价值为取向、以读者为核心的竞争价值观所取代。如今的报纸,在办报理念上,日报与晚报、行业报与都市报的差别越来越小。因此,只有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报纸,才能被读者接纳。在这一点上,《大同晚报》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以受众需要为取向,从报纸的形式与内容入手,不断调整新闻结构,刷新版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刊十年来,《大同晚报》几乎年年改版,其目的就是按照新闻规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淡化日报特点,突出民生民情的关注,真正把《大同晚报》办成一张老百姓喜欢的报纸。浓郁的地方特点,是晚报赖以生存的土壤地域性报纸,因受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想在综合性报纸中与强手对垒,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地域性报纸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打好本地牌。近年来,一些省级报纸跨地域来大同办报,竞争中,《大同晚报》非但没有垮下,反而愈战...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新闻的兴趣和需求,细分读者群,是媒体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当下,媒体普遍追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并意识到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纳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制造者、提供者。在这样的态势下,新闻报料应运而生。媒体不约而同打出"24小时新闻热线",有奖报料,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办报中来。如三峡晚报于2008年3月18日改版之际,隆重推出"三峡晚报新闻寻呼中心",  相似文献   

13.
同日报相比,晚报新闻具有近距离、快时效、短篇幅、软风格等主要特点。如何在办报过程中,使这些特点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以形成晚报新闻的竞争优势呢?这个问题涉及面较广,笔者仅就加强头条新闻、社会新闻和参与式报道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度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媒体竞争已经成为新闻策划水平的较量。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市场上的地位。因此,《荆门晚报》自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新闻策划,让"三贴近"报道在晚报新闻中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15.
辛泽 《新闻知识》2003,(12):11-11
一、晚报的优势在于出版时间差 《中国晚报学》对晚报优势,进行了反复而精辟的论述。主要有三大优势:(1)时间优势,(2)空间优势,(3)读者读晚报的环境与心态优势。中国晚报协会会长李夫认为: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晚报的办报方针、办报思路、办报风格、办报特色、报纸文风、采编方法,乃至报纸版面设计、栏目设置,都可以被人拿走,但惟独晚报出版时间晚的差异优势,谁也拿不走,搬不动。因为晚报在下午或傍晚才出版,首先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抢发当日刚刚发生的新闻;其次采编活动空间大,能够采集到更大范围的更多新闻信息;第三可以最快地反映当局的意向、社会的动向和人民群众的心态、情绪和要求;第四可以及时刊登与传播最前瞻领先的社会舆论。这些都是日报和其它报纸所不及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6.
搞好报纸的新闻改革,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作为报业结构中重要的、特点鲜明的一支,晚报的新闻改革,亦将由转变观念开始,进而走入新闻实践的新天地。笔者不揣浅陋,愿贡献我的三点意见于兹:强化读者观念以增强晚报的可读性;增强竞争观念以尽扬晚报的时效优势;摈弃过时观念以增强晚报的时代特色。首先谈强化读者观念。在众多的办报观念中,读者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晚报>把"帮闲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报道对象,取得了一定效果. "服务今天"的办报理念 <平顶山晚报>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十分重视晚报新闻的服务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晚报热线"的建设和运作,以读者热线为纽带,组织专门采访小组,关注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类新闻,开设"百姓热线"专版,大张旗鼓地打出"有啥只管诉说,晚报帮你奔波"的宣传口号,为读者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服务类新闻成为<平顶山晚报>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深入干家万户的大众读物,晚报怎样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做到“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贴近”。这是晚报把握舆论导向的主要特点。在贴近中引导“在贴近中引导”,要求晚报在注意新闻可读性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新闻的导向性,在贴近读者的同时正确地引导读者。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闻,纷纷登上了晚报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党报抓导向,晚报抓市场”的认识影响下,出现了将导向与市场、指导性与可…  相似文献   

19.
主流/责任/贴心/实用《洛阳晚报》自2010年荣获中国地方都市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称号后,借助"走转改"活动的东风,在办报理念、办报形态上进行深化调整,再创佳绩。顺应时代变化,《洛阳晚报》以三叠五块(三叠即A叠本地新闻、B叠时事新闻加领域新闻、C叠副刊;五块即本土新闻、时事新闻、领域新闻、副刊、周刊)的形态,全面贯彻内容生产本土化、生产流程工业化、版面设置功能化、版式表达视觉化、报道视角平民化、传播形式易读化、质量评价市场化、报纸发行精准化的办报理念,实现都市报纸从新闻纸向功能纸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贴近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贴近读者。近几年来,辽宁农民报在办报中千方百计地做足"贴近"文章,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