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郑州市中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影响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网络成瘾,且初中生成瘾倾向高于高中生。上网年限与时间越长,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越严重;上网获取的信息越多,社交网络成瘾程度越低。而且,上网年限与时间能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精神抑郁现状,来分析网络成瘾和精神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高,低年级大学生精神抑郁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抑郁程度的加深,网络成瘾人数增加,大学生网络成瘾对精神抑郁状况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以期通过调查研究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精神抑郁的认识,同时为大学生精神抑郁的干预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独立的症状最初是于1986年提出来的,纽约市精神病学家Goldberg博士于1995年首次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这一概念,用以描述那些整天只盯住电脑屏幕上网,而不顾家庭责任的网民。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Ki mberly Young于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发表了“网络成瘾:一种新的临床疾病”一文,公布了自己对网络成瘾的实证研究。此外,她在对比了DSM-IV上所有的成瘾诊断后,认为病理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的状态最像网络成瘾。因此将网络成瘾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控制障碍(i mpulse control disorder),其后,美国心理学学会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的学术研究价值。有研究指出,不良人格特质的学生更容易上网成瘾。Young用zung抑郁测验调查结果显示,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推测抑郁是导致IAD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研究者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征,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200名在校大学生,对他们的网络使用情况、网络依赖程度与自尊、孤独、社会支持、抑郁、社交回避、人际敏感、主观幸福感和焦虑等8个因素进行了测评,进而探讨了网络成瘾与个体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网络成瘾组与网络非成瘾组在自尊、孤独、社会支持、抑郁、社交回避和主观幸福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与自尊、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等有显著性负相关,与孤独、抑郁、社交回避等有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的情绪障碍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求网络成瘾(以下简称IAD)与大学生的情绪障碍的关系,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有效干预,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整群分层法抽取至少有一年网络使用经验的1~4年级高等院校大学生341名,使用网络成瘾量表、状态焦虑问卷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差异;(2)网络成瘾对焦虑和抑郁均有极为显著的预测作用,网络成瘾对焦虑的解释度为14.3%,对抑郁的解释度为13.6%。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是一种世界性的心理行为问题,中美比较对于揭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流行率明显高于美国青少年;这一差异部分缘于中美两国研究者所采用的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以及诊断标准不一致,而更多的可能是中美鲜明而独特的文化差异所致,这些文化差异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影响、上网地点以及法律监管等.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防范》(安徽医科大学社科部邱杰邮编:230032)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它同赌瘾非常相似,均无成瘾物质的作用,却产生了行为冲动失控,甚至导致学业荒废,工作无序、生活质量下降。其心理表现主要在于信息选择失度、情感自我迷失、道德意志弱化、行为角色混乱、网络人格异常。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追求内在需求的满足;2.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失衡;3.学习与考试、就业等压力及由此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得不到解决。基于这一分析,防范大学生的“网瘾”…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家庭教育是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家中能上网和单亲家庭以  相似文献   

9.
因特网成瘾障碍是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和身体损害的一种综合症 ,包括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超载和网络游戏成瘾 ,是由因特网的强大功能、网络的可获得性 ,现实生活问题以及人生理想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策有思想教育、环境控制、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求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的情绪障碍的关系,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有效干预,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整群分层法抽取至少有一年网络使用经验的一至四年级高等院校大学生341名,使用网络成瘾量表、状态焦虑问卷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团体施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男生的情绪智力低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以及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情绪智力无显著差异;男生的孤独感强于女生,党员与非党员学生的孤独感无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孤独感低于普通学生,农村学生的孤独感强于城镇学生和城市学生;男生比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党员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非党员学生,学生干部网络成瘾的程度低于普通学生,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无显著差异;情绪智力与大学生孤独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孤独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而形成的一种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危害入手,简述了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定义、症状,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类型,主要详述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综合性服务活动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中的介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生网络成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业、生活和正常的兴趣爱好,妨碍了健康人格的形成,并给社会带来巨大伤害以及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拟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黄埔区为例,分析与探讨城乡结合部环境下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及对策一、引言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精神病医学临床上也将之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PIU)[1]。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睡眠、抑郁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27名大学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根据手机成瘾量表评分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析手机成瘾与睡眠障碍及抑郁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手机成瘾的预测变量.结果:高分组抑郁及睡眠不足导致的白天功能障碍评分高于低分组,抑郁、睡眠障碍得分与手机成瘾量表评分有一定相关性,年龄、性别、抑郁、睡眠状况是智能手机成瘾的预测变量.结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抑郁、睡眠状况存在一定联系,三者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教育部门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引导有抑郁或睡眠障碍的大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明显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乃至社会稳定的发展趋势,对莆田学院7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性别、上网条件、压力、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等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重点就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俞雪芽 《家长》2011,(Z1):44-46
自卑或社会自尊要求较高的人,容易产生焦虑且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人际关系不良,在现实生活交往中遇到困难相对较多的,也容易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7.
俞雪芽 《家长》2011,(2):44-46
自卑或社会自尊要求较高的人,容易产生焦虑且有不同程度的抑郁。人际关系不良,在现实生活交往中遇到困难相对较多的,也容易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心理特征.方法:采用SCL-90、CIAS-R、大五人格量表等对来自五所高校的52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网络已经成为高校生活的一部分,有7.79%的高校大学生表示生活基本上已经无法离开网络,存在一定的网络成瘾行为.本研究发现常模组在躯体化、恐怖性,抑郁、人际关系四因子上的得分相对较低,成瘾组的得分明显较高;且性别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讨论:网络成瘾者情绪不稳、性格内向、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应加以关注;引发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因此要想有效的解决并最大程度的预防该问题的发生,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力量必须联合起来,三位一体,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改善,帮助高校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式方法,使大学生合理积极利用网络,提升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素养.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网络使用类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网络使用量表对560名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率为15.5%;男生的网络成瘾程度要比女生的更明显,存在性别差异;城市青少年在网络成瘾上显著高于农村青少年;与父母有关的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多方面理解网络成瘾及其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某工科院校抽取学生共262人,用网络成瘾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1.8%;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大四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的相关不显著。结论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