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民转移的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满足转移农民的教育需求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职业教育如何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以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而促进他们有序、高质量地向城市转移并实现再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时期下,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技能是制约其顺利转移的内在根本因素,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使其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职业教育的基础桥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村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围绕转移抓职教,抓好职教促转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基础环节。目前我们需作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海燕 《职教论坛》2007,(11S):8-11
本文以我国城市化为背箭.分析了转移农民在农民工的特殊社会身份下,他们所具有的角色冲突以及这种角色冲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之后论文结合转移农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容,针对转移农民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论述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促进转移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化,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中的特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和职业教育当前的困境入手,分析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及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事实,并为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业发展缓慢,与城市差距拉大。要促进农村的发展,必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转移中出现许多困难。本文论述了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我国城市化为背景,分析了转移农民在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身份下,他们所具有的角色冲突以及这种角色冲突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结合转移农民再社会化的途径和内容,针对转移农民从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论述了职业教育如何促进转移农民的再社会化,促进转移农民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化,从而发挥职业教育在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的特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促进徐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职业教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徐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系列困难,如仍属江苏省内低水平、比较无序、转移层次较低、转移压力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但是徐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目前和未来几年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结合徐州的实际,本文提出若干促进本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劳动力对接受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迫切性,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深入探讨职业教育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和职业教育当前的困境入手,分析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及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事实,并为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农村人口要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换的同时,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大力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为此,政府应该强化基础教育的责任;改变目前轻视职业教育的不良导向,促使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实现向城市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所以说,职业教育引领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要更好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应重新确立培养方向,创新办学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与城市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甚至出现回流,其两栖式的流动而非移民型的转移无疑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的劳动力供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功能及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农村职业教育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需求的能力不足.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拓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积极展现其化民、安民、育民和富民功能;同时构建和选择具有较好适宜性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重要途径,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工农协调发展,缓解教育供需矛盾,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学习的愿望以及对提高"新市民"的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实行企业对口培训;依据市场需求,确定职业教育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深化农村职教改革满足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农民易于接受的转移方式,而且对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缓解城市过度膨胀的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急需深化改革,优化办学理念,强化培训功能,调整供给内容,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及其后果,提出更有效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根本途径,即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强化职业准入、城市准入、年龄准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转移过程中,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将成为顺利转移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