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活动是依靠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课堂信息交流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手势、外表修饰等,伴随言语活动,进行信息交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有一定的特征和功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我们应进行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曾琦斐 《科学教育》2001,7(3):26-27
课教学活动是依靠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课堂信息交流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手势、外表修饰等,在课堂教学中或伴随言语活动、或代替言语活动,进行信息交流,本文初步论述体态语在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功能及其运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活动是依靠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课堂信息交流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体态语则是通过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手势、外表修饰等进行信息交流。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体态语在辅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通过言语与学生进行交流,而且通过非言语行为影响学生,教师的体态语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交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据统计,两人说话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由非语言形式——体态语传递。可以看出,体态语在言语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实施,在课堂中,除了教师有声的语言之外,作为语言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体态语,也起着语言不可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言传身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传授信息,还要通过体态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一.体态语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言语表达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职业言语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富有一切口语的表征,即弹性较大,蕴含谈话双方不言自明的许多信息,并伴随体态语进行.二是作为职业言语,其内质是“传道、授业、解惑”,交际的深层意义较其它行业的言语更强.所以,教师抓住职业特性进行言语训练,很有必要.教师的言语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行为表现为“言传身教”,而且常常存在重“言传”而轻“身教”的现象。这里的“身教”,是指教学过程中除言语交流外的起重要作用的体态语交流。而体态语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身体行为和表情变化而完成交际的一种信息传递工具。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体态语的性质和功能,从而更好地将它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关于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作用许凤,毛东明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依据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的。而课堂上这种交流形式主要有两种;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言语行为是教学活动中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人们对其比较熟悉。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注视、人际距离、个人修...  相似文献   

10.
李肖 《陕西教育》2005,(4):34-34
"体态语"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的非 言语性行为,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 相互作用的方式之一。其中教师的非 言语性行为包括手势、眼神、面部表 情、师生间的距离、接触等。在课堂上 如能恰当地应用某些"体态语",会使 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课堂教学更 丰富、深刻。它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 力,促使学生积极从事学习活动的作 用。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又称为身势语或形体语言,是指人们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身体姿势以及体位变化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课堂体态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等的影响,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 ,但是交际工具决不仅限于语言 ,还依靠许多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行为主要是指体态语。体态语与言语一样 ,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 ,也就是说体态语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之间体态语表达的意义功能差别很大 ,有时会有许多变异。本文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几种体态语行为加以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少红 《考试周刊》2007,(29):118-119
体态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的一种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灵活运用体态语,可以丰富言语行为,更准确地表达教师情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为避免体态语中的文化因素引起交际障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研究体态语。体态语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重要的非言语交际手段,要体现和遵守一定的语用原则,以使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达到最有效、理性和理想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对其运用的原则的不尊重和不遵守,从而造成了实践中的误用,为避免这种误用,除了要严格遵守其运用原则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言语和体态行为进行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师传授的信息。本文重点在于分析教师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系统地介绍了教师体态语的类别以及各种类型的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身段姿态、手势动作、表情眼神及仪表风度、空间距离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言语辅助形式。它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诚如马卡连柯所言,不具备这种体态语技能,“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一、语文教学体态语技能的辅助作用虽然教学体态语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同教学口语相配合而发挥作用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教学口语信息的补充、强化剂。体态语同口语的符号系统截然有别,它以视觉代码替代有声语言的听觉代码。就信息接受者而言,…  相似文献   

17.
人际间的交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一是通过言语行为,二是通过体态语行为。体态语主要是指手势语、身势语、体距和接触行为等。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一般说来.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冲突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后者。比如某人在言语上夸奖另一人,但一边讲一边摇头。  相似文献   

18.
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但又绝不仅限于语言,还依靠许多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行为主要是指体态语。体态语与言语一样,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也就是说体态语具有文化性。不同的文化之间体态语的功能及表达的意义差别很大。本文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几种体态语行为加以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体语就是由人体发送出的非言语信息符号,其中表示人身体状态的可称为体态语。它在言语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其文化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外体态语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师也有深刻启示。然而,如何把握好体态语使用的分寸还需在实践中反复探索。  相似文献   

20.
单丽娟 《辅导员》2010,(2):22-22
有一首《献给老师》的诗歌中:“你的话语如同神奇的咒语,你的眼神恰似明净的秋水,你的微笑更像三月的春风,你那一举手,一投足,犹如智慧的魔杖,这一切无不倾诉着爱与美的衷肠和祝福”。这首诗高度赞美教师的语言,也就是体态语。何谓体态语呢?体态语,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信息时所用的非言语性信息符号,它包括动作、表情(眼神最为重要)、服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