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大有助益,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愉快体验的重要前提,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投其所"欲",投其所"感",投其所"惑",投其所"趣",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阅读过程中。阅读素养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学生不仅仅要会读课文,还要理解课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了深入探究,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学生用智慧解读文本的同时,其智慧也得到了提升。学生用心灵品味语文的同时,其心灵也正在被不断地雕琢。由此,体验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浮躁、功利的今天,很多语文教师都被纷繁多变的课改异象所迷惑,有的停留在表层的浮光掠影泛泛而谈;有的千方百计将学生的思维向自己设计的"圈内"引,唯恐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更别说语文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感悟了。  相似文献   

3.
陈荣 《成才之路》2014,(25):78-78
正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及流利,是教学中的"易点",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的价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及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5.
中考、高考语文科目持续改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科地位越来越明显。学生学好语文,在今后的学习和考试中才能占据有利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理解语文,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愿望。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善于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内容的"活泛"等技巧,让学生乐于上语文课,积极主动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当使学生能够将其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则语文教师应当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强化对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本文将从语文生活化教学法所应遵循的理念入手,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的代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语文作业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其多媒体、网络设施也不断增加,一方面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课外阅读内容。为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学校从2010年春季开学起,加大学校网络资源的利用力度,在全校开展了语文学习每天"四个一"活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开展,语文学习每天"四个一"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他们的语文知识视野,促进他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在教语文的同时,要把学生学习的视角引向课外,引向其它学科,要有"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学习意识,即"泛学"。同时,教师教课本中的范文,却要力求其"精":所教内容要精、教学步骤要精、采用方法要精。要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标准去衡量,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最终我们所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自然无从谈起,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与我们所追求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佳目标相比,无异于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0.
张晓莉 《华章》2007,(9):136-136
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活"之所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关键"与"生命",其原因就在于它创造了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这也恰恰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以最大的热忱和毕生心血所上下求索的理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慧琴 《甘肃教育》2014,(18):96-96
正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由于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作为语文教师,在德育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把德育结合起来,笔者有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一、关注学生真诚、健康、善良情感的培养是德育的前提条件语文新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语文味"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要在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突出语文素养的培养。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学生能在诵读吟咏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在读中体验,从语言文字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营养。一、激发学生兴趣,让语文多点"趣味"要想让语文课富有"语文味",得让学生喜欢语文,得让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地去说、自主地去探究,饶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旨在使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其文学学识修养及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中小学生语文素养更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综合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并强调"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我们常常感到和学生之间有很多地方无法形成共鸣,感叹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偏低,追寻其因,我们发现,学生所接触的语言材料在总量上其实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产生不同学生语言感受力的不同,是由于学生并未形成完全的"形象思维"能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正在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不断提高学生对生命、对生活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语文素养必然会有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如果没有教学交往、没有课堂互动就谈不上教学。而小学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既姓"语"又姓"小",所面对的是天真烂漫、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学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乐于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从而打造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简洁语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简洁语文,就是要还语文教学"独当其任的任"(叶圣陶语)。简洁,《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指(说话、行为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其近义词是洗练,精炼。我的"简洁语文"教学观,就是落实2011年版"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剔除语文文本解读中那些无效、非语文的东西,让学生在干净洗练的语文课上,在"少而精"的语文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这是一种回归的姿态,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家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潘仪岚 《教师》2013,(20):62-63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把博客这一现代化网络技术引进语文教学,开拓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借助博客平台实施"主题博文""博文连播""评论博文""博文汇编"等四种语文活动性作业,使语文生活化,观察常态化;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锻炼评价生活的能力。并借助互动式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创新,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杨红 《考试周刊》2014,(7):37-37
<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博大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让学生主观上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以无形带有形,让灵魂的火花在学生中传扬。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自身修炼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老师,之后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课程。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能引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就是  相似文献   

19.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迪作用."诗意语文"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诗意语文"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诗意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运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过程理应是学生自在阅读、自主体验的过程,也是其生命成长的历程。"自在阅读·自主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在的心理状态与情境下以亲历或虚拟亲历的形式融入语文学习,引发对事物、现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将其主动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行为或观念。这一教学理念试图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突出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