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香到底是什么香?是印刷留下的油墨香吗?书香一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那时恐怕还没有油墨印书一说吧!那么,书香是不是精神文化之香呢?按照现在的理解,确实有这方面的寓意。但在数千年前,刚从蒙昧中脱解出来的人类,会有这么高级的抽象认知水平吗?书香所指究竟为何物呢?其实,书香并不是书籍本身的香味,而是一种外来的香味——芸草香。  相似文献   

2.
人世间有说不完、道不尽的香,如花香、茶香、酒香……然而,我感到书香才是最香最香的。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子夜,我走进自己家中四壁书山般的书房,闻到那淡淡的扑鼻书香,就会拨响智慧的心曲,心醉神迷,一天工作的疲劳和一些杂事的烦恼顿消大半。现在人们的收入普遍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业余时间时常有亲朋好友盛清我欢聚就餐。可我总感觉不如回到自己家中书房静下心来读读书,这个时候最惬意、最有味、最幸福,令我陶醉而忘记休息。因为,无论是花香、茶香还是酒香,只是一阵一时之香,都不能保持长久,而书香不仅可以常香不败,也可给人…  相似文献   

3.
冷知识     
正"书香"的"香"指什么?我们常称祖辈上有读书人的家庭为"书香门第"。但"书香"的"香"来自哪里呢?有人以为"书香"的"香"指的是书的香,可书又因何"香"呢?难道白纸写上黑字就香了?事实上多数的墨迹是臭的,因此"书香"的"香"一定不是来自墨香。那么这"香"到底是什么香气呢?原来,古人为了防止书籍被蠹虫损坏,一般会在书籍里面夹上几片香草。这种香草叫芸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特异的清香气,即使枯萎,香气也不会变淡,它可以驱除蠹  相似文献   

4.
精彩纷呈的读书活动,绘声绘色的故事会,书声琅琅,翰墨飘香,这就是魅力十足的三香中队。三香即书香、诗香、墨香。三香中队的口号是:读趣书香,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构建"三香"文化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在"博学修涵养,诚信铸人格,书香润雅致,美善成良习"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书香、墨香、花香"三香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在"书香"中品味人生;立字立人,用"墨香"浸润心灵;使"花香"芬芳校园,陶冶情操,构建起了全新的"三香"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把学校打造成美丽芬芳的花园,师生勤奋读书的学园、幸福生活的乐园,满足师生生命成长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漫游书香中     
我喜欢静坐桌前,桌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在斜阳的余辉里或昏黄的灯光下慢慢品味茶香书韵,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让精神在书中世界驰骋。书中,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激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也有梁山一百单八将豪情万里的壮志,有林黛玉“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  相似文献   

7.
王荷琴 《考试周刊》2010,(52):79-80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激活——牵手美文,让"书香"飘起来。利用美文,利用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激活他们对书的渴求;传递——星星相传,让"书香"香开去。教师应躬亲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发挥学生的互动功能,让学生来影响学生;体验——开展读书活动,让"书香"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分析学校所在区域中的办学优劣势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从‘满园树香’到‘终身书香’"的"两香"特色建设策略。具体举措有:通过完善主题绿园、增设景点小品、介绍建筑立意,打造"满园树香";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专题活动、文化活动,引领"终身书香"。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家乡南山是重庆主城区重要 的"绿色屏障",这儿风景秀丽,鸟语花 香,素有"南山花冠"之美誉,"南山醉 花"被列为巴渝十二景之一。近十年中, 南岸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新辟了一些 很有特色的景点,如:雕塑园、兰草园、 大金鹰、一棵树观景台等,每到周末,游 人如织,"农家乐"应运而生,发展迅猛, 一度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近两年  相似文献   

10.
读书真好     
熊元龙 《师道》2002,(7):16-17
读书是一种享受。夜深人静的时候,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把头舒舒服服地靠在靠背上,软软地躺在床上。在床头柜上泡上一杯清茶,傍着柔和的台灯,让茶香与书香一起酝酿,发酵成一怀浓香的酒,那种感觉真醉人。读书是一种心境。读诗,最好是细雨飘洒的日子,或者暮春的黄昏,让思绪和轻飘的雨和暮  相似文献   

11.
享受书香     
凌龙华 《师道》2004,(10):55-55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的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文字是一朵朵蓓蕾,标点是一颗颗露珠,在思想的清风吹拂下,串联起一个个憧憬,绽放成如锦似绣的“文章”。因而,书是那么香,书香是那么飘逸。柔和的灯光下,触摸平整的书页,你会感觉智慧和情感就像可爱的小蚂蚁在手指间穿梭,又像金黄的小蜜蜂在眼帘上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2.
一支上签     
据说古代有两个老和尚,一个住在北山,一个住在南山。但两位的境况不一样,南山老和尚的庙里终年香火不断,佛香缭绕;北山的老和尚庙里却冷冷清清。北山的老和尚就弄不明白:“论庙宇,北山庙宇要比南山庙宇修得好;论诚意,我认真接待每位香客,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什么南山香客如织,而我北山却寥寥无几?”于是他就独自下山,到南山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校园展开了书香校园建设,兴起了书香浸润校园之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教师应该借助书香校园建设的东风,助力自身展开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快乐地阅读,整体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他们对相关文本内容的深度解析。基于此,本文借书香校园建设之风,助力小学语文阅读增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一种外在于气质,内在于雅静,是弥漫在校园每个角落的文化体现。构建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学校文化内涵,可从思想篇、价值篇、建设篇等三方面入手,使校园文化具有书香、花香、人文之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书香校园”遍地开花,炙手可热。创建“书香校园”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办学目标和自觉行动。创建者认为,“书香校园”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在书香的浸润中,学生不仅能学会观察、想象、思考和表达,还能丰富其思维,培养其语感,增强其爱国之心、感恩之心、关爱之心、孝道之心。这种想法非常好,但是,笔者却认为,目前创建“书香校园”仍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记》描写太守野宴时,有这么一段话:“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据说,欧阳修的原文是“泉冽而酒香”,后为苏轼所改。宋人方勺的《泊宅编》载;“欧阳永叔守滁,作《醉翁亭记》。后四十五年,东坡为大书重刻,改‘泉冽而酒香’为‘泉香而酒冽’。今读之,实胜原句。”苏东坡改笔之所以胜过原句,是因为虽是两个字前后位置的调换(“冽”字与“香”字),但这样一换却合乎声  相似文献   

17.
醉卧春光里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宋)李清照《菩萨蛮》春风和煦,日光柔和,这正是美好的早春时分。脱下  相似文献   

18.
酒香,未品先醉;茗香,方在最后口齿留香;花香,花凋而散……好在因为有你——书香,我才能永久地拥有那怦然心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酒香,未品先醉;茗香,方在最后口齿留香;花香,花凋而散……好在因为有你——书香,我才能永久地拥有那怦然心动的感  相似文献   

20.
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百年来,陶潜更多地被当作“隐逸诗人之宗”来解读。本文认为:陶潜最独特的魅力,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中所建构的新的人格范型南山人格;而正是南山人格的自然、真率与冲淡、虚静,铸成陶潜诗歌永远的神韵。陶渊明诗歌的人格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在诗性与神美的层面,达到了完满的契合,二是借“形、影、神”之间的人格对话消释人格主体“营营以惜生”之苦,将大钧之力、大化之功融入南山人格;三是兼用儒道之生死观,建构“乘化以归尽”的生命意识,使人格在生死之思中得到升华。南山之于陶潜,是诗性栖居之地;南山之于中国古代文学,则标识着一种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