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为一项道德性事业,秉持价值立场,建构道德共同体,是学校管理基本的道德意蕴。但现实的学校管理却处于道德目标边缘化,管理制度功利化,道德权威弱化的困境中。走向道德的学校管理,应确立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合乎正义的价值基础,构建以道德领导为精神内涵的学校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的教师、教学、活动、环境对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各种因素,实施综合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有的放矢,增强实效。  相似文献   

3.
杜忠书 《教书育人》2012,(23):48-49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管理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管理措施手段、教职工精神风貌、道德意识、群体意识、工作作风、学校及教职工的理想目标等一系列元素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教育氛围和团队气质。学校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学校管理的精神和灵魂。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者十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的道德性问题是近几年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提及的重要问题,管理不仅仅在于高效性、完整性以及强制性,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管理的道德性。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违背学校管理的不道德行为仍屡见不鲜。面对我国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何提升我国学校管理的道德性是管理者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进一步明确我国学校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学校管理的道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管理的道德性是我国教育目标和教学体系的要求,密切关联到我国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管理的道德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型人才,而且是需要身心全面发展的有素质、有文化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管理的道德性至关重要。在明确我国学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学校管理道德性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有效提高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道德事业,学校也有一种道德的目标.面对当前改革中存在的学校共同愿景缺失、校长领导层次低下、教师人际关系冷淡以及课堂教学实践低效的弊端,学校改革应该以促进所有学生发展,并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为道德目标.这能够增强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发展的权利,并构建合作的学校文化,建立多元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与世纪之交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宏观的层面出发,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主要特征与西方文化特点的比较中,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定位作如下构想:解构形而上学的道德传统,还道德以科学的基础;正确认识传统道德与现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树立以超越传统道德为基础的新世纪的新道德教育观,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道德文化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当前校园建设中,德育价值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德育价值建设要求把校园建设成为道德事实、道德关怀、道德情感、道德价值、道德自觉为一体的共同体,这也是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9):127-128
山区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山区学校地处偏僻,教育水平具有不可避免的落后性,闭塞的发展环境造成山区孩子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较为薄弱。在价值观形成的少年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必要性,而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本文将围绕如何推广山区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提出关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锋  鲁兴树 《福建教育》2022,(30):18-21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要培养有道德的人,教育必须是道德的,学校必须是道德的。然而,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常常会出现不道德现象,产生不道德问题。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学校教育自身的道德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学校的文化传统,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河海实验小学”)把建设一所有道德的学校作为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教师、教学、活动、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教育因素对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期使学校教育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实效。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省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是自我德育的主要心理手段,最终服务于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自省的四大决定因素(道德自我意识、道德知识、道德目标、道德情感)对于发挥道德自省的潜能,提高自省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促使个体频繁、有效的进行道德自省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在广泛利用传统道德资源为现代道德建设服务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弄清传统道德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限度。道德理论、道德教化与道德典范是传统道德资源的三个主要方面,而道德的现代问题及其新颖程度决定了传统道德的理论资源、教化资源与典范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基本限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传统优秀伦理资源的丧失,二是西方消极思想的侵害,三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要消除道德失范现象,从客观上来说,我国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道德教育同步进行;从主观上来说,应当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知识,坚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我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避免道德失范现象,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祥和和富足之中。  相似文献   

14.
道德认识是道德主体心理三大因素之一,它是由道德感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智慧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道德蜕化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认识能够判断善恶是非,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据,它会对道德内外化过程中的道德蜕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17.
把培养学生道德能力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符合道德品质生成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德育环境的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首先要从真理性的道德知识入手,同时又要重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从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行为的机制看学校德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脱节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时存在偏重认知而忽视道德思维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的指导。因此,学校德育的改革要转变教育思维方式,给学生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在当今时代里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的问题。即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德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德育工作应注重实效性;德育工作应具有主动性。从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Exploration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Haidt’s Moral Foundations Questionnaire (MFQ) and indices of moral decision-making assessed by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have been limited to correlational analyses. This study used Harm, Fairness, Ingroup, Authority and Purity to predict overall moral judgment and individual Defining Issues Test-2 (DIT-2) schema scores using responses from 222 undergraduates. Relationships were not confirmed between the separate foundations and the DIT-2 indices. Using the MFQ moral judgment items only,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confirmed higher order constructs called Individualizing and Binding foundations. Structural models using these higher order factors fitted the data well, and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Binding foundation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ed Maintaining Norms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both overall moral judgment (N2) and the Postconventional Schema. Neither Individualizing nor Binding foundation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ersonal Interest. While moral judgments assessed by DIT-2 may not be evoking the MFQ foundations, findings here suggest the MFQ may not be a suitable measure for capturing more advanced moral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