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宋官员政治型贬降措施是从相对单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贬降程度越来越重.尽管北宋有详尽的贬降、叙复制度,但在实践中却往往不遵守这些制度.政治型贬降往往假借法律、道德的名义进行,法律经常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对法律的轻视导致北宋政治环境从宽容逐步走向严酷.  相似文献   

2.
"流放刑"是为了命题方便而使用的较为笼统的词语,其内容涵盖发遣、充军、流、迁、谪戍、放等刑罚。秦汉之后,流放刑(放除外)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这些刑罚一个共同的特征,把罪犯(有时也包括家人等)流放到边疆并强制服劳役等以示惩罚,流放地以西北、西南居多,然后是东北。在华夷之辨理念制度下,流放刑本身就蕴含有边疆与内地的不平等。所以对今日的边疆而言,完善平等自由的法律制度实为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北宋主管贬降官员叙复的机构因犯罪官员的身份不同而不同,不同时期主管叙复的机构也有变化。北宋有三种叙复模式:一是皇帝特旨叙复,二是赦降叙复,三是期叙。无论哪种模式,皇帝的意见在官员的叙复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叙复内容包括落职官员的复职、降官、降差遣官员叙复官资和差遣、贬谪官的量移、由比较重的贬降措施叙复为比较轻的措施、编入党籍的官员出籍、解除党禁等。  相似文献   

4.
贬谪作为封建社会对官员过失的处分,从唐代以来开始影响着文学的群体。众多的唐代诗人因为踏上仕途,而遭受了京官外贬或流放的挫折。由于唐代的贬谪主要体现为北官南贬这样一种地域指向性,以荆襄为中心的楚国地域便成为贬谪诗人群体必然的经历之处,流放与贬谪在楚国地域的前朝文人屈原、贾谊引起他们隔代的共鸣,以“屈贾”为偶像的楚韵骚情从唐代开始成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传统而被继承。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以体现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历朝历代的流放地选择标准,一般来说是就偏就远,于是,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因为政治的原因,成为了著名的流放地。史料记载,可以考知姓氏、被流放到海南岛的第一人是隋代的杨纶,从此,这里成为我国第一个被辟为流放地点的岛屿,被流放到这里的有朝廷名相、皇家重臣,也有苏东坡这样的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6.
贬谪流放文人在屈辱、艰辛、悲壮的贬谪流放中,以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把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到了当时尚处于蒙昧状态的贬流之地,通过倡导教化,开馆授徒,著书立说,游记诗赋,从游问学等途径促进和普及了民族教育,加速了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到整个华夏文明的进程,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宋刑统》的法律规定中,对高级官员的照顾是显而易见的。北宋对不同级别官员的犯罪处置,不仅在法律规定上有很大区别,而且在实际执行中也有明显的不同。那些受到重罚的主要是官职卑微的人员,而很少有高级官员受到严苛的刑罚,这些尤其体现在对宰相黜降上。  相似文献   

8.
西夏对佛教道教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多方位的,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管理体系的完善、僧侣道士的法律保护、主要犯罪及刑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又细致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的规定,反映出西夏运用法律手段对宗教的扶持与利用,亦体现出西夏时期佛教道教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代流放热河人物略谈周轩关于流放刑罚,当代史学家来新夏先生有这样简洁明了的论述:上古有墨、宫、大辟五刑,后又增流刑作为宽宥五刑的补充措施。《尚书·舜典》中所说:“流宥五刑”,即指舜因五刑残及身体乃用流放方式以代替五刑,并且还规定“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贬黄五年,是他政治生活中极为困厄的时期,也是他在文学艺术方面丰收的高峰时期。正因为他遭贬流放大大开阔了眼界和胸怀,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臻于成熟,作品臻于“精妙”,开拓了诗词文赋和书画等等领域,所以他取得了创作生涯中最为光辉的成就,一跃而登上了北宋文学艺术的顶峰。他的谪黄词赋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就是杰出的代表作。现在,试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作一些评析。  相似文献   

11.
流刑渊源于上古时期的流放制度,经过行政处分到刑罚制度的嬗变,其惩治力度不足的问题一直很突出。宋代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流刑主刑及附加刑的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流刑惩治力度不足的问题,确保了流刑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被喻为党的传家宝.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前党的总书记赵紫阳同志严重忽视和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导致了政治工作的地位一降再降,作用一贬再贬。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了严重滑坡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就孕育产生了和谐思想,和谐思想体现在为政治国上主要表现为明德慎罚和刑罚尚中。为政以德和明慎用刑体现了德政与刑政的动态平衡下的和谐理念,刑罚尚中则主要表现法制和谐的基本内涵。明德慎罚和刑罚尚中的政治法律和谐思想导源于天人合一的原始思维,是天人合一和谐思想在政治生活和法律制度中的体现,并对后世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定下了基调,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也多有助益。  相似文献   

14.
人权与刑罚均根源于经济领域而表现于政治领域,成为社会生活中极其复杂而敏感的问题。经济形态的性质决定了人权保障的性质、形式及其范围,经济形态的飞跃引起人权保障的革命;人权保障的性质决定刑罚的性质、种类及适用范围,人权保障的革命引起刑罚的嬗变。人权分个体人权、集体人权和整体人权,其演进规律由集体人权向个体人权再向整体人权发展,与人权保障相适应的刑罚也由生命刑、肉体刑为主向以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为主演变  相似文献   

15.
一、义蕴言中韵流弦外──读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此词题为《郴州旅舍》,写作地点已明。但写作时间,各家理解稍有分歧。一说作于绍圣三年(1096)暮春词人流放郴州期间;一说作于绍圣四年二月.词人被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离开郴州之前。笔者取后说。从绍圣元年词人被贬出京,政治迫害打击踵而至,一次比一次残酷:先贬杭州通判,赴贬所选中旋即被罗织罪名,再贬监处州(今浙江丽水)酒税,仅一年,…  相似文献   

16.
监狱已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及重灾区,治理监狱腐败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监狱腐败主要表现在刑罚执行变更、大宗物资采购、监狱企业运营、徇私枉法、滥用权力等方面。对于监狱腐败,建议采取建立健全监狱腐败治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法标准,加强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制约,制定监狱主要官员财产申报检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元代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官方医疗机构和收养机构,为贫病之民、病军和病囚提供专门的医疗救治或衣食住宿、基本生活用品、医药护理、养老送终等的综合救助,指派官员在疫区开仓赈粮、遣医送药,并对患病者在迁徙、酒禁、夜禁、刑罚等方面给予优待。这些措施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儒家仁政思想的认同,也符合蒙古统治者征战天下的政治需要。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和平安定的政治局面才能确保患病者的切身利益和官方救疗措施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8.
苏努家族身为满清皇族却几乎举家信奉天主教,其家族命运的转折也与天主教颇有关系。在遭贬流放前后苏努家族的信仰状况有很大变化,大致可分为未入教、主动入教和被动入教三类。影响其家族信仰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生活处境、知识构成、政治考量、传教士的介入等。苏努家族的多元信仰是家族成员主动或被动寻找精神归依、实现精神救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苏轼贬寓惠州后的思想、人格和业绩都要比韩愈贬寓潮州强。可是,韩愈贬潮后的影响却比苏轼贬惠后的影响大得多。原因是什么?文章从苏轼对韩愈的推崇、遭贬后的地位、韩愈维护正统的儒家思想以及后世历代官员对文物的保护和宣传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事实的结论和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官吏惩戒制度分为行政处分、刑罚制裁两大类别。其中定期行政惩戒,贪酷者革职提问,不谨、疲软皆革职,年老、有疾者休致,才力不及者降二级调用,浮躁者降三级调用。不定期行政处分分为罚俸、降级、革职等。刑罚制裁之正刑则有笞、杖、徒、流和死刑五种。无论行政处分还是刑罚制裁清代都有一定程度的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没能达到澄清吏治并挽救清朝统治的最终目的,既有该制度的原因,也有影响制约该制度效果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