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王阳明的思想可以面向社会回应许多社会问题,“拔本塞源”论就是其运用思想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之一例。可以从“拔本塞源”之内涵、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考察中国古代社会、明清学者对“拔本塞源”论的评论三方面,阐述王阳明思想及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与不足。关注“拔本塞源”论,既要关注王阳明本人对仁者天地万物一体思想的心得,也要关注明清学者对其重要性的点评。后者对深入理解《传习录》,建构其思想史,尤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宜宾学院学报》2019,(11):18-26
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为其晚年重要之论体,而在唐君毅诠释视域下,王阳明"万物一体"论有其治疗之义蕴。此治疗意义有助于当代之吾人立于生存需求之上,进而追寻"意义价值之需求",自觉自我之生命意义并实践之。在唐君毅之诠释下,阳明良知教之义蕴可体贴于吾人所处之生活世界中,治疗受疏离与异化之苦痛之吾人,使吾人之生命获得"治疗",恢复与天地万物本具之一体感,体现儒者之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作为阳明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良知"一词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1.天理义,仁者以万物为一体;2.无着义,强调心体无滞的节制性;3.知是知非,良知同时还是一个独立的判断系统,意念一起,当下即知道是非对错。这三点是一体之三面,相互联系且不可割裂。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良知观、生态自我观和生态取用观四个方面,生态价值观具体体现为存理去欲,生态良知观具体体现为生生不息、知善知恶和真诚恻怛三个方面,生态自我观具体体现为万物一体,生态取用观具体体现为取用有爱、取用有序、取用有度和取用有养四个原则。王阳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给我国生态伦理学理论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以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王阳明对圣人的理想人格的理解,认为圣人理想人格境界是由圣人之心、圣人之道、圣人之志、圣人之知和圣人之功等五个方面构成;强调圣人可以学而至,并向人们指出了成圣之道——"致良知",包括格物之功、立志成圣、从好善恶恶到为善去恶的过程,同时还告诫成圣过程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一生以学圣成圣为治学与教育宗旨。他以自身心性实证为基础和前提,继承了先秦儒家"心通天道而为圣"的思想理路,在教学中先后提出"心纯乎天理而为圣"、"心之良知是谓圣"的观点学说,为弟子及后学"学以至圣"指点了明确的方向与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我们当前学术研究和民间国学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研究者以《传习录》为中心,能从社会变迁、理想的社会模式、社会伦理规范、社会管理等方面评述王阳明的社会思想。王阳明主张用合适的政治制度和"仁"的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致良知"来解决社会矛盾,追求没有等级的理想社会模式;主张通过"儒法结合,阳儒阴法"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9.
明朝社会的专制化、世俗生活的功利化、程朱理学的官学化,加剧了儒学的内在紧张。王阳明以"心即理"为理论起点,提出了"致良知"的本体功夫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路径,要求人人都"学做圣人",强调教学中要做好"精一功夫",并非常重视儿童的蒙学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立意独特、开创风气、影响深远,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习录》是他的教学语录和论学书信合集,全面体现了他的心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在良知学说的基础上,从哲学的层面思考教育问题,通过"致良知"的修养功夫和诗教乐教的道德教育,追求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想人格,构建起一套独特的美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商雅琼 《时代教育》2009,(11):38-38,4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所谓知,既指知识之知,又指道德之知;所谓行,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行动,又指道德行为和践履。由于儒家哲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故儒家学者谈知行问题,在主要的意义上,是关于道德认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问题,从本质上说,是道德修养的问题。王阳明作为儒学发展在宋明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探讨也是落在道德修养的问题之上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思维进路、内容结构和位置关系等三个层面逐层深入地具体阐述了刘勰《征圣》篇的题意与主旨的问题,题意蕴涵于主旨之中。其主旨内涵是:从理论的高度,征求(或学习)圣人在文章写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最高标准原则(衡量)、写作方法原则(运用)和语言表达原则(效果)。这三个原则既具有高度的理论特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品格,它们共同构成一个高低有序、灵活开放的写作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认为,道德原理和道德规则源自于人的本质需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求为民,务实,清廉,这与王阳明的良知说有着高度的契合.为民,既是群众路线的本质需要,也是领导干部的良知;务实,既是群众路线的技术路径,也是领导干部致良知的具体路径;清廉,既是群众路线的伦理规范,也是领导干部在践行良知.  相似文献   

14.
赖忠先 《中国德育》2007,2(8):56-59,74
致良知就是依良心而行,也即存善去恶,其实质就是除去私欲习气,扩充现成良知,恢复本体良知。为善、去恶、去闲思杂虑、去为善去恶之念这四点,既是致良知的方法又是步骤。“致良知”说对今天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只有从一个人的内心意识(良知、良心)开始,才是真正的、最深刻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清晰呈现于其“万物一体”思想中,是该思想形成的内在理路;与此同时,王阳明终其一生践行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万物一体”思想的显化。“内圣”与该思想所追求的个人与宇宙相统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外王”则体现出在此精神境界指导下的入世实践,从而实现了从境界论向现世价值的转化。不论从心学理论构架还是从阳明现实人生实践来讲,“万物一体”思想如筋骨般贯穿王阳明的一生,是其理论体系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9,(5):93-96
王阳明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主要地方,在于王阳明倡导"心即理",将代表主体意识的"心"等同于宇宙本体,与此呼应,他还提出"致良知"及"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是他系统性哲学思想的体现,他提出"心即理"实则表明德育应高扬人的主体性;他指出"学莫先于立志",实则表明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德育的重要意义;他的"致良知"说,实则意味着德育贵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是最优秀、最高明的人生导师,善于在具体事上进行最恰切的指导,"在事上磨";积极用世,以正气影响学生;指导为官弟子,要互相"警发砥砺",防止"潜移默夺";指导失官弟子,良知之体"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指导子侄、诸弟要谦恭笃诚,以道为心。王阳明指导学人,因材施教,因人成就,最终均可达到致其良知,以成就人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儒家哲学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是要达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认为达到这一境界则宇宙太和,社会大同,理想人格得到完美实现。从先秦到宋明,儒家学者于此孜孜以求。王阳明在前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的理论,认为良知既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又具有道德判断的能力,无所不在,超越时空,因此,充分发展人的良知,使其充塞流行,便可廓然大公,达到同天地的境界,实现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运用。本文首先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思想,其次重点论述了“致良知”的教育原则及其对现实的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主体论的方法,通过对“圣”之内含的重要阐发,指出被研究者们长期忽略的《徵圣》篇在《文心雕龙》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进而对《文心雕龙》的体系构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