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节奏感强、韵律优美。对于绝大多数唐诗,许渊冲提出在荚译中完全展现原文的“音美”难度是非常大的,只能通过押韵、抑扬等方式来最大限度的传达“音美”。本文即以《回乡偶书》《游子吟》以及《江边柳》为例来分析一下“音关”在许渊冲英译唐诗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崔颢所做的《黄鹤楼》集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于一体,被誉为唐诗七律之首。为了能保留原诗中的美学意蕴,在《黄鹤楼》的英译过程中,许渊冲将"三美"论应用其中,使译作充分传达了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这一翻译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不谋而合,为古诗词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既是对原文的接受,又是对原文的再理解和创新。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对唐诗的翻译无疑是对诗作的二次解读和再创作,本论文旨在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探讨许渊冲对唐诗翻译的创造性特色。  相似文献   

4.
姚懿  廖海 《英语广场》2023,(20):12-15
杜甫晚年所作的《登高》沉郁顿挫,哀转久绝,被誉为“七律之冠”。然其意蕴内涵,实难译出。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三美”原则,并翻译了《登高》,他的译文字字精准,句句含情,完美符合“三美论”倡导的“形美”“音美”“意美”。本文以“三美论”为指导,综合探析英译唐诗《登高》中的形、音、意之美。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典诗集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珍宝。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古诗的英译文很难达到在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原诗风采的要求,而许渊冲的英译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为指导对许渊冲的译作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对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为广大的中国译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诗歌翻译历来在翻译界中争论较多。作为汉语古诗英译的顶级专家,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学说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对实践无疑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对许渊冲和其他翻译大家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作了比较,旨在揭示其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后结构主义看许渊冲的“创译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后结构主义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消解了翻译领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提出了创译的新思维。许渊冲在中国古诗英译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创译论”,为诗歌韵体翻译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又确立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正印证了解构思潮的创译思维。  相似文献   

9.
冯婷婷 《考试周刊》2014,(52):22-23
许渊冲"三美论"是古诗词英译理论发展过程中诗词路径翻译的本体论。本文以许渊冲所译的《沁园春·雪》为例本,从"三美论"的翻译观分析许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以期为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将我国古诗译为英文是宣传中华文化、促进文艺交流的重要方式。许渊冲先生在大量诗词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翻译应注重"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翻译理论。这对诗歌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丹  王梦妍 《海外英语》2012,(3):141-142
诗是文学的灵魂,唐诗英译对于弘扬东方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翁显良和许渊冲都是古诗英译的大家,对他们译论的分析和其代表译祚进行鉴赏,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有助于深入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琰  王峰 《商洛学院学报》2014,(5):46-49,60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英、汉诗歌作为两种文化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出现不和谐现象。从文学翻译的"和谐说"视角探讨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理论,指出其汉诗英译实践中的和谐和偶尔的不和谐现象,并强调应当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更好地顺应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是中国古典诗歌外译的大家,在汉语古诗外译方面成就斐然,被《中国文化报》誉为"国内外将中文诗词翻译为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翻译中国诗歌的标准是他本人提出的"三美论",即认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他还认为翻译求真而诗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许渊冲主张以诗译诗,在他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其所翻译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押韵的。基于此,简述许渊冲教授的诗歌翻译理论,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许教授的诗歌翻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诗歌翻译不能为了押韵而押韵,避免出现"因韵害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雪连 《英语广场》2020,(27):18-21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唐诗选集,流传广泛且影响深远。《唐诗三百首》的译作可以弘扬中华文化,帮助国外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辉煌的历史文明。本文从刘宓庆翻译美学出发,通过形式系统中的语音层、词语层以及句段层和非形式系统的"情"与"志"、"意"与"象",对《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译本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海外英语》2012,(7):171-172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积淀,而唐诗乃我国文化的精粹。中华名族在唐朝年间,繁荣昌盛,浓厚的文化气息,为后人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翻译为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唐诗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探讨翻译大师许渊冲的唐诗翻译。  相似文献   

16.
周怡然 《海外英语》2022,(17):53-55
英译《毛泽东诗词》时,既传达一字一词又表达出作者的心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许渊冲先生提出的深化翻译法使该诗作的译文达到传神的效果,既译诗句,也译心境。本文通过举例赏析,探究许先生如何用深化翻译法传递原文的“意美”,旨在启发译者灵活再现原诗词的深层含义,也让译者明白只有结合原诗作者的心境仔细琢磨与推敲才能得出满意的译诗,让读者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7.
许渊冲在中国古诗词英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提出的"三美"原则给诗歌翻译带来了新的方法。在"意美"方面,注重原诗的隐含意思;在"音美"方面,注重押韵;在"形美"方面,则注重对仗。  相似文献   

18.
以三美论为观照,结合实例探析意美、音美、形美在许渊冲宋词英译过程中的具体再现。在宋词的英译过程中,作者努力传达或再现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让读者体会到原文在意境、音韵和形式方面的美感,原作的艺术魅力也最大限度地为译文读者所接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也才能真正在英语国家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浅析国内学者对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竞赛论”的相关研究,旨在探本求源,对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竞赛论”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许先生“竞赛论”具有优势论的竞赛手段,三维度的竞赛对象以及多元化的竞赛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语言中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统一。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译语读者充分感受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听觉、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成为每一位译者追求的目标。我国翻译大家许渊冲教授提出的译诗的"三美论",为诗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试从"三美"原则出发,以许教授《长恨歌》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许教授如何使译本体现原诗的三美,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