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美国女权作家吉尔曼作品《黄色墙纸》中疯癫背后的清醒这一主题,本文的女主人公在疯癫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当中清醒的意识到并确认了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在其长篇小说《红王妃》中,运用了多种疯癫意象来体现主人公疯癫的外在特征,揭示其疯癫的外在原因与内在含义,意义独特。本文意在对这些疯癫意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启发当代社会对于疯癫现象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定义"疯子",寻求理性与个性化的平等共存。  相似文献   

3.
《远山淡影》为石黑一雄的处女作,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主人公悦子徘徊于过去与现在、日本与英国的回忆。聚焦于主人公悦子带女儿景子离开日本移居英国这一核心事件,运用修辞叙事理论分析小说人物、叙述者和读者对该事件做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审美判断,以此探讨主人公悦子就该事件从逃避到忏悔到补救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自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问世以来,文学中的女性疯癫现象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的这一问题。疯癫不是与生俱来的精神疾病,女性疯癫亦非自然化的产物,而是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疯癫的标签一旦落在女性的身上,她们从此陷入无声的黑暗之中。《简·爱》中的伯莎·梅森、《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和《黄墙纸》中的女主人公,三者的疯癫均是父权制在所谓"理性时代"的产物。对女性疯癫建构的探讨,旨在揭露父权制及其男性中心主义医疗体系通过建构女性疯癫达到剥夺女性话语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塞万提斯的《玻璃学士》一文中塑造了另一个堂·吉诃德,主人公一生坎坷,其功成名就反而是在疯癫之时,不可不谓之造物弄人。文章着重从主人公三段人生经历对其个性加以分析,以此分析作者的创作初衷。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两部悲剧《哈姆雷特》和《李尔王》中都出现了悲剧主人公疯癫的场景,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二人的疯癫及其意义。二人的疯癫虽有不同,但有相似之处,都充满理性,闪耀人文主义精神。这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空间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蜥蜴的夜晚》(The Night of the Iguana)中呈现的异质空间,及其和人物的互为建构关系。正是这种有别于现代西方社会常规空间的异质空间的存在,为主人公逃脱主流社会桎梏、寻求救赎提供了可能,使作品中表现的在生存和毁灭、光亮与阴影的较量中,生的信念、光的力量占据了上风。但是,作为西方主流规训性社会空间的他者,这种异质空间也具有双重性,既因其开放、生机勃勃而被赋予包容、繁衍、重生和救赎功能,具有批判性和颠覆性,又被蒙上了神秘、肉欲的原始色彩,因此揭示了作者本人既边缘又中心的双重身份、视野和灵肉冲突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贵妇人画像》是他写作生涯早期"国际主题"的佳品,也是最早一批呈现身处异质文化中人们的身份困境的作品,这部作品中的美国人几乎都是身处欧陆文化中的异乡客。小说中的美国主人公们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徘徊、寻觅、挣扎,最终在文化夹缝中重新建立正确的文化身份。本文旨在分析主人公的这一过程,并为当代人在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时的故事》、《黄色壁纸》由美国女性作家肖邦和吉尔曼写于十九世纪末,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美国女性的生活现状和她们所处的地位。两篇小说的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女主人公面对婚姻生活中的束缚,女性意识如何觉醒的过程。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最终觉醒了的她们为追求精神的自由,付出了生命、疯癫的代价。两部作品也体现了女性作家们对其所处的社会束缚女性的社会习俗、传统道德的不满和控诉。现今解读肖邦和吉尔曼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形罩》和《无字》分别探讨东西方不同生活年代的女性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及出路问题,意义深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两者在迷失和抗争两个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男性话语权下东西方女性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迷失及通过极端的疯癫进行抗争的原因。她们的努力表明东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反抗男权文化并且积极重构女性主体。  相似文献   

11.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的长篇小说《迸涌的流泉》是一部具有德国传统教育小说模式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约翰的成长为主线,叙述了主人公在动荡的历史环境下的成长和与环境磨合的过程。本文借助法国著名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思想家拉康的主体认证理论,对小说主人公成长过程中语言在其主体认证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再现其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以福柯《疯癫与文明》一书为标志,"疯癫"开始成为西方文学史中一种典型的文明形象。在四部著名的代表作中,从表现疯癫的审美情感对西方文学史中的疯癫形象进行梳理分析。西方文学史中的作家们对疯癫注重情感描写,以移情为主要表现方式,赋予疯癫超世精神。  相似文献   

13.
《耻辱》是拉什迪早期作品之一。小说中,比尔吉斯(Bilquis)的疯癫几乎贯穿全书,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尝试用福柯的疯癫理论对小说中比尔吉斯的疯癫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拉什迪对伊斯兰教文明的批判和他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 ,人们对《沉沦》这部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不无偏差 ,其原因是对主人公及作者处于日本那样一个陌生而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震惊”感缺乏足够的认识与考察。而主人公在孤苦无依的处境中萌发了对祖国强烈的依恋与怀念之情 ,与其说是“爱国主义思想”,不如说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恋母”现象。  相似文献   

15.
魏丽娜 《现代语文》2007,(12):91-92
纵观《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这两部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悲剧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中都有"疯癫"一段。评论界对二者的"疯癫"也有过种种解读,本文试图通过对剧中主要人物疯癫话语的分析领略剧本背后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钟形罩》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长期以来,众多学者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的形象,认为小说记录了埃斯特从自我疏离到疯癫,直至重建真实自我的心路历程。然而埃斯特是否真正疯癫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章将从父权社会的压制和女性榜样的缺失两个层面来分析埃斯特精神崩溃的原因,从而揭示她的疯癫只是父权文化给予的标签,并不是其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这种所谓的"疯癫"是20世纪50年代觉醒的美国女性对性别政治的反抗形式,是一种充满反叛精神的"理性疯癫"。  相似文献   

17.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女权主义分析比较<黄色墙纸>与<简爱>,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首者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而后者借助梅森实现其内心隐秘的愿望.伯莎与简·爱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简·里斯的《沧海茫茫》其主旨涉及女性主义和克里奥身份认同问题。小说女主人公长期遭受父权制社会压迫和身份认同危机。白克里奥女性安托万内特既无法与当地黑人身份认同亦无法与来自宗主国的白人丈夫身份认同,从而揭示了白克里奥女性的生存困境。本文认为女主人公因自身的性格弱点消极抵抗父权压迫和身份认同危机,她在罗切斯特的设计下一步步走入绝望,走向疯癫,而同时亦以疯癫控诉了父权制的罪恶和殖民主义价值观的虚伪。  相似文献   

19.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土著作家。其作品《爱药》以北科达他州北部靠近加拿大边境的齐佩瓦人居留地作为创作背景,真实地讲述了印第安人的生存状况,是研究族裔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揭示了印第安传统文化和白人工业文明之间的融合与冲突。本文从福柯的异质空间理论来解读《爱药》中的异质空间,阐述了印第安人在异质空间中对自身身份的重新构建,传递出当代印第安人对印第安文化保持其独特性并能够得以传承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耻辱>是拉什迪早期作品之一.小说中,比尔吉斯(Bilquis)的疯癫几乎贯穿全书,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尝试用福柯的疯癫理论对小说中比尔吉斯的疯癫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拉什迪对伊斯兰教文明的批判和他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