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静 《文教资料》2012,(1):22-23
生态文学批评从生态学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研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探讨小说《白鲸》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呼吁人类尊重自然,只有两者和谐相处才能共赢。  相似文献   

2.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郑州古都特征和现代都市特色的中原生态文化体系,是美丽郑州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3.
朱国庆 《学子》2012,(8):38-39
一、创设生态德育氛围,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初中社会教学要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必须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就是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价值观是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生态女性主义对二元对立价值体系进行了严厉批判。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复合生态系统都具有整体价值,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员。生态女性主义秉持一切平等的价值理念,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强权与奴役,主张既尊重男性,也尊重女性;既尊重人性,也尊重自然;既注重“工具理性”,也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生态女性主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是超越“强权主义”的社会价值导向、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导向,对于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太平经>是汉代道教经典,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和尊重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从对自然的尊重出发,主张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济,在与自然的诸多关系中,"天人合一"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和尺度来考察,“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即尊重人,尊重其他生命,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内在地包含着使人克制对自然的贪欲,转变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确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负责的态度,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敬畏天命""仁爱万物""取之有度""乐山乐水"等生态伦理思想,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节用资源、热爱自然等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在推动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肆意掠夺自然,最终面对的则是自然的惩罚。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人们应该爱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要使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道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徐莹所著《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态女性主义重新确立了女性与自然在文学文本中的存在意义,唤起了整个社会对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的重视.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啊,拓荒者!>,挖掘出薇拉·凯瑟作品中潜在的热爱自然、尊重女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引发生态批评,呼唤全社会参与的生态关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从不同角度批判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地球万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一超前的生态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丹丹 《时代教育》2013,(1):163-164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完整的、系统的生态观,这包括:既要尊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利用自然,科学定位人与自然的相处,更要与自然和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渊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中国"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从生态文明观念和建设路径两个向度上对其进行多方位的认知与定位,有助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而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把握与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艳 《中国教师》2013,(Z1):29-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彰显出中  相似文献   

16.
老庄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伦理培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庄思想中富含大量的生态智慧,为当代生态伦理的育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借鉴“道法自然”、“万物齐一”、“少私寡欲’’等生态智慧,有助于当代人树立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树立节约资源、适度发展的生态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生态公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具有丰富而又深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意蕴,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人,是自然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规律的遵循者,是现代公民生态性、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体.“生态公民”的价值在于其是美丽蓝图的描绘者、美丽现实的引领者和美丽愿景的勾勒者.  相似文献   

18.
杨霞 《海外英语》2012,(23):219-220
人类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试图从"人类沙文主义"的禁区中走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并存。该文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对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的小说《战马》进行文本解读,揭示作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关怀。他呼吁人类要关爱生命,尊重人与自然的平等,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摒弃过去片面关注经济增长而不顾资源环境状况的发展思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就是要求矿产资源开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生态补偿制度来调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对立矛盾。我国目前尚缺乏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导致面对矿业开发中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束手无策。本文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阶段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既包括对即将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也包括对历史已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恢复的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国家补偿制度,针对新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统一的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彝族原始宗教对生态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反映出彝族“天人合一”、自然至上、尊重生命、人与自然物之间平等的生态文化观,对于构建彝族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美化彝区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保护彝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传承彝族生态保护传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