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奥斯丁小说不仅与童话叙事在故事原型、主题、创作思想等方面有着同源同构的关系,书写了边缘化的女性生活,而且奥斯丁以其女性独有的视角对童话叙事的人物、情节、结构等要素进行了修正与解构,体现出其对传统童话叙事的超越和对同时代女性地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拥有许多儿童读者,他的小说被改编成各种儿童读本、插图本、绘图本、动漫片,广为流传.卡夫卡一直对儿童充满关爱,善于运用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保持一种近似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同时他也受到德国文化中特有的“艺术童话”思维的影响.卡夫卡以童心的纯净,面向这个世界、观察这个世界、描绘这个世界,这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具有一种鲜明的童话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4.
杨红樱的儿童小说,立足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情感,真正体现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理念,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儿童语言、童话式叙事以及女性特有的唯美细腻的感受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引起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童年视角是郭文斌创作中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这样的叙事视角带给其作品浓重的童性色彩。郭文斌乡土小说中的童性色彩体现在童心、童趣、童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以质朴、纯真的笔调从爱情、友情、亲情方面,抒写着成长的感动,他的创作深受西方童话古典主义悲剧精神的影响,同时秉承着追随永恒的创作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小说中融入了现代意识和汲取了我国的民族传统意识,以独特的儿童视角阐述对民族的关怀,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次跨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钟情丽集》、《贾云华还魂记》等中篇传奇小说的叙事模式建构,在叙事风格上,受话本小说创作和以诗文为文学正宗思想的影响,形成"以文缀诗"的特点,而这些诗文在小说中承担了实现情感沟通、调节叙事节律和形成意象叙事的功用;在故事模式方面,完成了"才子佳人"婚爱故事模式人物形象的定型和情节设置的定型。这些特点对后来的言情类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小说全知全能叙事的特点以及优缺点,分析了清末民初外国小说翻译对传统的全知全能叙事视角的冲击,其中重点探讨了以林纾为代表的翻译家所翻译的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的影响,以及以苏曼殊为代表的作家在受到翻译小说的影响后在其创作的小说中对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读过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以后,读会发现,原来人们想象中的那个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童话创作的和蔼可亲的绅士,却是一个神经质的脾气暴躁、雄心勃勃、自我中心的诗人,他的一生危机不断。作为作家,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小说和戏剧。童话在他的创作中只居次席.而且当时根本就没怎么引起批评家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君特·格拉斯是战后德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特别是童话的影响。格拉斯运用童话的"奇妙原则"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浪漫的笔调,赋予了小说充满离奇和幻想的情节。本文着眼于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以"奥斯卡"、"铁皮鼓"和"特异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人物形象、情节画面入手,详细地分析了《铁皮鼓》中的童话色彩及其特点和功能,尝试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理解格拉斯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格列佛游记》所描写的环境、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中的幻想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作者写作时采用了童话艺术式中的创作方式——童话幻想,才使得一部有名的以社会批判为目的讽刺小说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  相似文献   

12.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是按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情趣创作的叙事文学作品。同学们要想写好童话故事,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有丰富的想象、幻想幻想是童话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童话中所虚构出来的环境、人物、故事,都是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过程中,为了适应中国读者的口味,译者通常按照中国传统小说创作诗学来改造域外小说,例如,改变原文的叙事角度,在翻译域外小说过程中采取中国小说形式,甚至是改变原作内容,例如对于域外小说中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处理。总之,中国传统小说创作诗学对于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小说家和翻译家。除了中篇小说,他还率先在报纸上尝试多种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利用横截面式微型小说开发民智,改造国民性。他在小说题材与叙事方式方面进行大胆开拓和创新,为新文学提供了精神养料,尤其是独特的“冷血体”叙事风格,对鲁迅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着重分析其侠客小说、时事讽刺小说、侦探小说、短篇寓言小说、中篇滑稽小说的特色,以此昭示陈冷在清末民初小说界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刘韵琴在1915年至1916年间,创作了大量以爱国、启蒙为旨归的反袁小说。这批作品与当时立意消闲、娱乐的小说风尚迥然有异,具有鲜明的"工具化"倾向,是与袁世凯复辟帝制进行斗争的产物。事实上,无论是刘韵琴的小说观念还是小说创作,与晚清"小说界革命"有一脉相承的话语空间和政治逻辑。她的小说趣味浓厚,引人入胜,能以谐趣之手段来导民以政见,从而在清末民初的女性小说创作中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6.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带着《北极村童话》的清新走上文坛,在近二十年的创作中,她不断地以暖性的叙述,苦心经营着纯美的意境,也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写作姿态以丰富创作深度,并不断走向艺术的成熟。如果从她小说所显现的题材、女性地位、叙事背景等方面来看,其创作变化轨迹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