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在英语国家的翻译和出版发行,掀起了英语世界国家普通读者对中国武侠小说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这种具有传统的民族文化象征的文学作品英译的研究与讨论。本文剖析了这本小说的英译本在西方国家成功出版发行的原因,总结归纳了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以作为我国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具有明确目的指向的跨语言跨文化实践活动。本文以目的顺应论为基础,结合语言顺应论,从委托者目的、原文作者创作目的、译者主体性、目的语读者需求与文化背景等维度,探讨《射雕英雄传》译者Anna Holmwood翻译策略的适切性。研究发现,非汉语母语背景的Holmwood表面上有悖于忠实原文的传统翻译原则,但从目的顺应论视角分析,Holmwood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小说的"中国性",并尽力保证英语读者的阅读流畅性,较好地呈现了这一精彩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3.
金庸先生的经典作品《射雕英雄传》堪称武侠小说的典范,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被多次拍摄成影视作品,其文本也被深入进行分析,但是涉及女性主义这个研究视角的较少,本文主要从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分析了《射雕英雄传》中闪烁的女性主义光辉,为把握《射雕英雄传》的精髓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第一次大规模地将成吉思汗家族的形象以一个群体的方式写进作品,并赋予这些形象较多正面意义。小说中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历史上以成吉思汗家族人物为代表的蒙古族群的想象,将一些美好的理想寄托在这个上升阶段的民族身上。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民族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文学教育(上)》2014,(21):157-157
如果以舞蹈的方式演绎武侠巨作《射雕英雄传》,会是什么样子?日前,由金庸先生授权改编,香港舞剧团与湖北省演艺集团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武侠舞剧《射雕英雄传》,在湖北剧院揭开了神秘面纱,120万字的小说,浓缩成曼妙的舞蹈,呈现出别具韵味的诗意江湖。出演郭靖和黄蓉的分别为国内青年舞蹈家刘福祥和王亚彬,双人舞展现二人从相遇、相爱又分离、最后重逢的情感纠葛,每一段舞蹈都体现出入物性格中不同的侧面,除了两位主角,“江南七怪”、“五大高手”等10余个原著中经典人物,都将以舞蹈结合自身绝招的形式登场。  相似文献   

7.
张信菲 《小读者》2013,(9):71-73
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也许有人说,郭靖同学运气好,碰到的都是高手。运气真的是郭靖成功的因素吗?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通过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会让我们学到很多。  相似文献   

8.
刘军 《英语广场》2022,(22):12-16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大量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及优秀文献资料涌入世界文化市场,在此背景下,作品中的大量文化负载词成为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大量文化负载词进行准确翻译和研究成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发展的关键工作。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出发,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研究,以确保文化负载词能够得到准确翻译,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9.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自问世以来,小说一版再版,电影、电视不断翻拍。尤其是电视剧,先后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83版《射雕》赢得了广泛认可,至今仍被奉为经典。83版《射雕》的成功不仅在于编剧、导演对原著精髓的准确把握和演员的精彩表演,还由于其独具特色的音乐创作。本文拟对83版《射雕》中的部分歌曲作一简要分析,探寻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新派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的作品影响深广,读者众多,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更是将武侠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颠峰,阐释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侠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奠定了金庸在“武林”中的盟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化负载词是体现一种文化所包含独特信息的词语,是翻译中的难点,而武侠小说由于多重文化负载的缘故,导致翻译工作更难展开。该文从归化与异化理论视角,采用量化分析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译者郝玉青在翻译过程中更多采用了归化的策略,这是因为中国武侠文化传播得并不广泛,异化策略尚不能很好地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诗词王国。从古到今,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作者以诗来写战争之悲苦、爱国之豪情、情感之幽怨、美食之高雅。诗词与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不仅展示了金庸浑厚博学的文化修养,更诠释了中国古典诗词在武侠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招生考试通讯》2010,(9):48-48
江南七怪:我说靖儿啊,也不知道你是假傻啊还是真傻啊,在草原上这么多年了,你连自己放了多少只羊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在古典的传奇小说、民国武侠小说与金庸武侠小说中,“道士下山”作为关键的情节,对这些文本的展开产生了核心的作用。道士们将“道学”的武库摆在这些江湖游侠、绿林少年们的面前,戍为他们与文本一起生长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通过“江南”、“大漠”和“南北融合”的“地域叙事”,彰显了独特的审美内涵。其熔铸华夏大地特有风情的东方地域叙事,传承发展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地域文学与文化价值,开拓了传统文学的格局与视野,推进了文化认同,加速了“新武侠小说”等华语文学的“现代化”“全球化”步伐。通过《射雕英雄传》中的“地域叙事”,分析武侠小说等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与“传播性”价值所在,并进一步探寻“新武侠小说”等在华语文学实现“现代化”“全球化”嬗变历程中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16.
李爱娟 《学语文》2006,(6):0-31
关于金庸早期作品之一《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黄蓉的评论很多。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也多有评论,如杨铁心、穆念慈等,唯独处于主人公对立面的杨康却少有评论,笔者在奇怪之余。也有些遗憾。笔者在对于郭靖这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充满赞赏之余。却也觉得他身上缺乏真正的生命意识的矛盾冲突,未能构成真正意义的艺术张力,而杨康在金庸笔下,却集中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残酷命运的同时,如何地抗争,表现出丰富的人性,使我们在痛恨他时,又心生怜惜,纵观杨康的一生。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那种情与理的冲突,爱与恨的交织。  相似文献   

17.
云南菜菜名的英译目前面临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归纳了云南菜的命名特点及分类,然后从语用等值角度,针对各类云南菜菜名提出相应英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三大类,并以部分代表性菜名为例,对所提出翻译方法的具体使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儿女英雄传》素以语言美著称于世,费致德先生将其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其译本具有典型的杂合特征。杂合是翻译的普遍特性,可以为译文引进源语语言、文化和文学的异质性成分。本文试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费译本中的习语翻译特色,并指出杂合的翻译策略对于文学翻译和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里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红楼梦》的中英翻译隐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与文化语用含义,译者要把握原语的美学意图、读者的接受审美,关联文化美学再现的文化、语用、交际、美学层面等要素,灵活采用对等、部分对应等再现方式,以最终达成文化美学的再现,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翻译美学提供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关联理论,语用翻译是一种涉及到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元关系的双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分析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