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发现的文学作品数量大、种类多,从先秦到唐代的都有。研究敦煌文学文献,有助于了解唐代文学之原貌,还可为俗赋、变文等寻根溯源。伏俊琏先生2004年出版的《敦煌文学文献丛稿》正是这一研究的结晶。《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之上补充修订而成,删除了3篇,增加了7篇,共收录论文29篇。除了俗赋校补,还涉及到变文起源、体裁和小说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叶娇 《家教指南》2011,(5):82-86
关于唐代服饰或敦煌壁画供养人服饰的研究颇多,但探讨唐代敦煌民众着装的论述却甚为罕见。文章利用敦煌写本文献《杂集时用要字》与《俗务要名林》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对唐时敦煌一地的民众服饰从男子着装、女子装束、妆饰妆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敦煌写本S.5604号《籯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部分字句始终没有得到准确辨识和校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写卷本身字迹不清、文字存在俗写讹变、整理者对异文比勘不足。今结合多种图版,在充分参比不同写本以及写本与传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形音义诸要素,从疑难字考释、问题句校勘两个方面对S.5604号《籯金》写本上的10处疑难字句加以考校,以期助益于《籯金》系类书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敦煌诗歌和俗赋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成果也不少。但由于材料公布时间、敦煌文献多残片及研究者主观原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论著在各自所涉及的作品写卷汇集上很难做到尽敦煌文献之所有。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认定了《秦妇吟》残片2片、《晏子赋》残片4片和《秦将赋》残片1片,并就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F0002-F0002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是李索教授在《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专书语言研究的力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郑阿财 《家教指南》2006,(6):162-167
本文通过对写本学,又称为手稿学的界定及其对敦煌写本研究之重大意义为论点,充分论证了敦煌写本中出现的俗字与写本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写本真伪的关系以及敦煌写本俗字可供探究写本性质与来源的重要参考价值,以为写本学的建立,意义深远,既是研究敦煌文献的基础,也是研究日本古写经,乃至于汉字文化圈中的韩国、越南汉文写本的重要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有明确时间题记的写本为依据 ,初步总结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避讳史上的阶段性特点 ,并以日本所藏《世说新书》残卷为例 ,利用敦煌写本避讳的一般性特点 ,考察其抄写时代  相似文献   

8.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1,(4):156-161
敦煌文书中有不少俗别字,不断有学者校正。本文例举敦煌僧诗、蒙书、愿文等文书中的部分俗别字,以为补正。敦煌俗别字有正俗、通假、古今等,既是珍贵的语言文字资料,也是我们在识读敦煌文献中必须留意的。  相似文献   

9.
《史记·龟策列传》所载宋元王与神龟的故事,来源于先秦,用对话体和四言韵语写成,是典型的俗赋体制,是古代巫师占卜时招揽生意、诱导听众的讲诵之词。由于敦煌出土了俗赋,学术界始有"俗赋"之名。但其体制却早见于汉代,近年出土的西汉《神乌赋》即其典型。敦煌《燕子赋》,《韩朋赋》的源头不但可以追溯到西汉,而且可以在先典文献中找到一些情节单元。  相似文献   

10.
李索教授的《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是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整理研究的力作,我在衷心祝贺其付梓的同时谈谈拜读这本撰著的三点认识。其一,这是已出版的敦煌写本校证中第一部有关《春秋》经传的校证。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成于西晋,但它解释的是《春秋》与《左传》,所以为《春秋经传集解》的敦煌写本作校证,所面对的材料从根本上看是先秦的经与传。敦煌卷子是中古的,但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反映的内容是上古的,这就决定了敢于和能够为《经传集解》写卷做校证的不仅应当熟悉汉魏至唐宋雅俗文字使用的情形,而且应当具备先秦汉代经…  相似文献   

11.
徐时仪 《家教指南》2005,(1):95-102
<玄应音义>各传本之间有着复杂的异同关系,本文在逐词比勘各本异同的基础上就周祖谟先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和张金泉、许建平先生<敦煌音义汇考>的一些疏失作有补正,指出<玄应音义>大致可分为高丽藏和碛砂藏两大系列.二者的不同早在开宝藏刊印前的敦煌写本中已存在.敦煌文献中无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可能是开宝藏初刻本所据之祖本,后成为碛砂藏本一系;有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是契丹藏所据之祖本,后成为高丽藏本一系.  相似文献   

12.
数万卷的敦煌写本,保存有丰富的人名资源,利用这些人名在不同写本中的重复出现,可以对一些敦煌写本进行断代.本文以具体例证对这一方法的具体使用方式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卜”是敦煌文献中常见的符号。本文从考察写卷中“卜”号使用的场合入手 ,揭示了“卜”号下所隐含的汉字相误的缘由 :汉字的形近、音近、义近关系 ,固定词语的习惯作用 ,上下文语词及书写位置的影响 ,字迹不清等 ;论证这些“错”字对解读敦煌文献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辨字释词、考察方音、校读写卷。  相似文献   

14.
汪泛舟 《家教指南》2006,(1):102-108
敦煌文献与石窟题记中,存有丰富的俗别字,亦见有学者校正.本文从僧诗、蒙书、愿文、题记等中又辑录一些,如"群、郡"、"接、妾"、"狩、嘼(手)"、"翻、幡"、"受、寿"、"沙、涉"、"西、恶"、"享、烹"、"圣、政"、"唐、堂"等40余例,以做为对前文<敦煌俗别字补正>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15.
鲍宗伟 《家教指南》2021,(2):124-130
敦煌文献中的大量人名,不但是敦煌历史人物研究的重要宝库,也是对敦煌写卷断代的重要依据.敦煌人名的形式极其复杂.写卷先后延续,有些人出现在敦煌文献的时间跨度长达60年,人物的称谓随着身份地位的改变而改变;写手的文化素养或者用字习惯不同,或异体俗字,或同音替代,或删简省略,同一人的名字往往有若干不同的变体.这些不同称谓与变体,使同一人的材料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看似毫无关系.对同一人的不同称谓与人名变体的认同是推动敦煌人物与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讨论敦煌文献同一人名的异称,钩连考索同一名字的不同变体,共分四个部分:音近相代、人名简省、俗名与法名、人物代称等.  相似文献   

16.
张涌泉新著《敦煌写本文献学》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提供了对中古时代写本文献认识和研究的基本路径。书中呈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力:对汉字演化史了然于心;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征非常熟悉;实现了与写手的沟通,极大地把握了写手的原意;对研究写本的相关文献亦格外谙熟。职是之故,作者认为所有研究敦煌文献的专业工作者均应将该书列为必读之作,以便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文末有作者对敦煌文献中的六个口语词(色、唱、坐、臥、携、智量)的解读,或阐释其义,或提供佐证,亦可参阅。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道教经书编纂史上的重要时期。以敦煌道经写本题记为中心,探讨唐代《道藏》的编撰与道经的传写及经法传授的有关问题意义重大;唐代道经传写是《道藏》经典得以传播的方式,反映了唐代崇道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以来盛行刺血写经,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反映了佛教刺血写经与儒家价值观之冲突。牛肃志怪传奇集《纪闻》中"屈突仲任"故事以及敦煌老人刺血写经的题记,则显示出刺血写经在佛教地狱信仰背景下在庶民间的转变,可视为佛教中土化、世俗化历程中的一个侧影,故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具有重要的宗教思想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敦煌写本《圆明论》现有S.6184(英藏)、P.3664(法藏)、北7254(北图藏)、石井光雄旧藏本(日藏)、Дх.00696(俄藏)、傅斯年图书馆藏第188106号(傅图藏)等6份写卷。本研究以现存敦煌本《圆明论》诸写卷录校为基础,并基于《圆明论》写本与校本的梳理而展开讨论,以期对《圆明论》写本分类、内容解读以及归属判释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芬 《文教资料》2014,(30):72-73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文献中,佛经写卷占了很大一部分,《大正藏》是目前学术界广为运用并且比较完备的中文大藏经,然而由于《大正藏》出版年代较早,没有充分利用敦煌写卷,虽经多年连续增补修订,依然因其校异不校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经文的理解。本文选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有明确纪年的佛经写卷,对校《大正藏》中相应内容,从文字学的角度比勘异文,并对其异文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