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是现代生活的主要部分之一,不容置疑。论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析广告文本,引申原创理论——文化守恒,并结合符号学观点,提出关于"广告文本的非物态化审美空间"的概念。旨在探讨广告对现代消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精神的影响,以期提升现代人的审美境界,完善和谐社会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的异化和物化导致人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小说《马语者》不但描写"朝圣者"康复的过程,也刻画出了安妮母女精神的回归及其回归的原因。整部小说充满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都市人群精神的思考,蕴含着强烈的生态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伊甸之东》揭露了美国社会物欲横流、人的精神出现异化和拜物化的生活现实。特拉斯克家族饱受主体异化、心灵拜物化、行为无能化的折磨,精神世界危机重重。约翰·斯坦贝克通过对帮助特拉斯克一家走出阴霾的塞缪尔夫妇的塑造,给处在同样精神困境下的现代人指明了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的社会一定程度上客观存在着背离“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倾向,如教育的走向工具化、消费的走向物化和利益格局失衡导致的分化等现象背离了人这一根本目的,背离了人的精神需要指向,是导致现代人意义失落的重要因素。信仰重建,给人的现实生活以价值和意义的确认,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找到归依,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是时代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经提出,承栽着为“意义失落”提供价值匡正、为“信仰重建”担当精神引领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论人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物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张扬和理性的主宰地位,而当它过度膨胀时却背离初衷,颠覆了人的主体地位.在资本无孔不入的消费社会,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关系.资本给一切神圣美好的抽象或具体的东西去魅,现代性带来了量化、异化和物化的社会关系.在消费社会里人的主体性物化,人的审美感性物化,人际关系物化,人只能无助地任资本左右而支离破碎,难以再找回曾经在地球上诗意的栖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精神消费活动本身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成为统治阶级贯彻其意识形态的手段.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心态,阐释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既具有促使社会结构化的功能,也具有强化社会阶层的作用,当然还具有促成社会阶层流动与整合的效用.但无论是精神消费还是符号消费都受制于物质生产.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精神消费"的观点与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的论述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消费异化导致了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鼓励提前消费、借贷消费,成为酿成美国金融风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作为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手段这一功能已被异化,成为人们劳动中失去自由的一种补偿,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痛苦与不幸的避难所。同时,统治者对消费进行操作和控制,使消费成为一种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的丧失,使人的本质异化到消费品至上的人的物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远离尘嚣》中,哈代从人的精神生态入手,对韦特伯里人心灵的"拜物化"、精神的"真空化"、行为的"无能化"、生活风格的"齐一化"、存在的"疏离化"等精神病症进行逐一刻画,揭示其产生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中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以及消费文化观、欲望动力论等工业文明思想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坍塌、精神价值的消解和自我的迷失。哈代的思想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出于对"禁欲主义"之反动而产生的消费主义思潮,片面追求消费符号化,异化了消费的本质,在助长人的感官物欲的同时,误导了精神生活的应当走向。超越消费主义,要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基础上,引导人们追求生命的精神意义和社会价值,在合理的消费中注重丰富精神生活,从而推动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进行精神生态解读,指出在非洲殖民地"种族隔离"制度的重压下,人类的精神生态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精神的真空化、心灵的拜物化、存在的疏离化导致了人们的精神变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严重扭曲;小说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种族隔离"的社会文化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摧残,预示了殖民制度行将就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意味着大学知识生产被纳入社会分配和消费领域中,始现于物质生产领域的"物化逻辑"开始向大学知识生产领域渗透,知识生产工具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学术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其表征。大学知识生产的物化逻辑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其合理性体现在大学知识生产资源的获得、现代化大学知识生产组织制度的建立及大学教师创造性与价值性的展现等方面;不合理性则突出表现在大学组织内主体间关系的异化、大学及其个体内在精神超越性与丰富性的消释、大学知识生产的学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方面。客观认识这种物化逻辑的内涵及合理与否的二重性,通过制度建设、精神塑造等可有效规避大学知识生产的过度物化。  相似文献   

12.
物化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注的重点。卢卡奇认为人发生了物化,即人的原子化、机械化、主体客体化和数字化。物化在当代社会中表现为技术异化,技术本是用来提高人们生活和实现人们全面发展的工具,但技术却成了压制人的工具,在技术下人开始失去自我创造力。技术异化对生产、消费、交往、生态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助于分析物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生态虚无"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精神样态,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存在根源。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虚无"萌生的源头所在,资本逻辑下的强制性生产和消费是"生态虚无"全面涌现并不断加剧的内在动力,资本主导下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生态虚无"在全球蔓延的根本原因。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克服资本逻辑、合理安排物质生产,解放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化解"生态虚无"之道,这对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主体"认知发展与德育范式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识相契合,德育在现代社会经历了"物化德育"、 "人本德育"和"生活德育"三种范式的转换.究其实质,德育在追求对人的本质(即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科学认识的前提下不断创造自身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物化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它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教育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其物化所导致的人的失落。教育的物化就是指教育背离了解放人的初衷,而采用对待物(包括动物和机器)的方式来对待人,使人失去了人的本来面目,成为了工具和机器。在“以人为本”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对教育物化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科技理性至上的现代,由于商品充斥和物欲膨胀,身心失和主要表现为人性的物化和精神的退隐。我国古代道家关于“无为”哲学的思想方法,不仅是救治现代人身心失和、人性物化的良方,而且对重建身心和谐、人性复归有重要的心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物化现象的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劳动是现代社会物化现象的早期萌芽和存在形式,而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则是异化劳动的当代发展与普遍存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物化批判基于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主体性与自由丧失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社会的悄然来临,人必须面对一系列包括审美问题在内的新的困境。瞬间支解了永恒,美被物化了。在审美的物化、美的对象的无距离、人心灵的虚无主义笼罩之下,当代之人放弃了此前对形式的神往,转而表现人的物性本能和冲动,荒诞成为当代人最突出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0.
雅斯贝尔斯把现代西方社会中人失去精神家园的状况称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在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全球化发展和技术时代来临,精神危机也同样困扰着我们。这样,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主流精神文化主要存在的危机以及如何建立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体系,成为我们在精神领域重点分析、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