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正《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发布了最新年度儿童安全教育及性侵案件报告。根据该报告,去年5月以来,全国范围内曝光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高达192起,平均1.9天曝光一起。乡村地区是案件爆发的重灾区,且熟人犯案比例高。从曝光案件犯罪者与受害者的关系来看,师生关系比例最高。上述数据与近期媒体频频曝光的校园性侵案件具有很大的重合度。舆论也由此呼吁,严惩罪犯、实施防性侵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在对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惩处时探索实行从业禁止与信息公开。从"梅根法案"开始,美国已经建立包括信息注册及公开、居住限制、民事拘禁等较为完备的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限制制度。有学者质疑这一系列限制性规定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侵犯犯罪人的平等保护权和隐私权等。基于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及社会防卫的考量,限制性规定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是对儿童利益进行特殊保护的要求。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限制性规定,统一被限制人员的范围,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实行信息的分级公开,建立全国信息库及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3.
刑法从业禁止制度对防止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从事相关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高再犯率、难矫治性、隐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特点,从业禁止固有的补充适用性、时限性特征以及对"相关职业"界定不明、仅设置了个人责任等问题,使得其无法有效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再次犯罪。应从以下四方面对从业禁止制度进行完善:删除优先适用前科性法律法规的规定,取消3~5年的期限限制,明确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中"相关职业"的范围并进行分级,设置用人单位的责任。与此同时,需要考虑公民劳动就业权与罪犯再社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戴耀红 《现代教学》2014,(Z2):135-137
<正>当校园性侵成为了2013年热词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们为教师队伍中出现这样的败类而愤怒,更为孩子身心受到伤害而痛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诸多校园性侵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且存在预防难、发现难、取证难等痼疾。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遵循国家亲权主义理念,旨在通过系统性主动干预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权利的倾斜性配置。我国新近设立的强制报告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问题,域外的强制报告制度相对成熟,具有报告主体多元、报告内容全面、责任追究有力、保护措施完备等特征,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应当以夯实制度基础、弥补制度漏洞为主要抓手,助力强制报告制度乃至整个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逐年上升的背景下更为凸显,2022年“两高两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的下发标志着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正趋向全面化与细致化。囿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加之未成年人成熟化的社会趋势,司法实践中仍暴露出制度启动方式单一、制度审核决定主体模糊、封存范围与社会发展存在不适应性及查询程序限定条件的缺失等问题,难以完全保障罪错未成年人的程序性权利,增加了犯罪记录泄露的风险,无法适应司法发展的需要。对此应以全局视角审视封存制度流程,通过增加当事人依申请启动方式、严格限定法检作为制度适用审查决定主体、对现行“五年”刑期标准进一步细化、设置制度考验期、严格限定申请及查询封存信息主体等方式,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机制做精细化、层次化完善,最终保障恢复性司法的实施效果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事件频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缺陷。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国家监护制度的缺失。针对我国国情,建议在"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立法指导思想下,完善遗嘱监护制度,增加虐待儿童罪,加大监护案件的司法介入力度,明确未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作为监护组织的作用,加大未成年人监护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困难扶助计划,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推行行政补充,以进一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14岁以下未成年人恶性暴力案件不时出现,引起社会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讨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理论来源,一是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的相关性,二是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的权利。但是在尊重不同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性、重视社会年龄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及平等地保护未成年人等方面有所欠缺。总体而言,我国刑法实行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本身是合理的,但是现行具体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需要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判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原则与制度,联合国若干司法文件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或体现。不公开审判制度对防止未成年被告人在审理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受到差别待遇而难以再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公开审判的危险性也是明显存在的。因此,我国在确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的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媒体有限报道制度、少年法庭审判案件的一律不公开制度、被告方申请公开审判制度、违反不公开审判制度的惩罚制度,并健全未成年人案件材料的使用制度,以利于对不公开审判情况下的审判权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处置机制要求受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受理、处置,并及时反馈案件进展。《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为强制报告制度的处置机制提供了规范指引,实践中各地处置流程逐渐细化,但是仍然存在受理部门的规定混杂、报告方式单一且缺乏统一的报告渠道、处置流程混乱烦琐等问题。为完善我国强制报告制度的处置机制,可以适当借鉴域外国家(地区)的经验,明确受理部门,统一报告渠道,增加报告方式,并进一步规范处置流程,确立受理报告和核实调查、分类处理和差别响应、分级评估和干预处置3个步骤。  相似文献   

11.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在创设之初刑事和解的案件仅限于罪行较轻的案件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我国在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后没有统一立法,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案件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甚至在我国出现死刑案也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例.文章主要分析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教师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的猥亵未成年学生案件在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据了相当高比重。刑事职业禁止的增设则为预防这部分行为人再犯罪提供了相应制度保障,体现了刑法预防保护的早期化要求。司法实践中,职业禁止在该类案件中的适用比例、适用期限及禁止从事的"相关职业"范围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作出相应完善,进而将未成年人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对2016—2021年我国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发案趋势不容忽视。相较于其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亲属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不仅表现为犯罪主体的身份特殊性,还在犯罪行为上表现出强制性、隐蔽性、持续性和反复性,且犯罪对象多为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和收养家庭的低龄非留守女童。当前我国在法律治理、协同保护和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困境,应当采取多重维度的应对策略:在法律上将亲属身份作为从重处罚情节,加强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障,完善诉讼时效制度;在共治维度上构建执法主体事前预防机制,提高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赋予家庭成员及时报告义务;在文化维度上转变传统观念,普及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4):22-22
两会热议 在3月2日,由“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和团中央未来网联合主办的“女童保护全国两会座谈会”上的《2013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显示,2013年,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去年一年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就高达125起,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笔者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厦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2005年受理案件3271件,涉案4998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23件,涉案418人,涉案未成年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4%;2006年受理案件3102件,涉案497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6件,涉案49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0%2007年受理案件3384件,涉案5455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00件,涉案4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7.85%;2008年受理案件3685件,涉案582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5件,涉案472人,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刑事不公开审判,作为公开审判原则之例外原则,已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遍确立,但各国之间相关立法的具体规定存在不少差异。基于未成年人特别隐私权的理论视角,聚焦于未成年人刑事不公开审判的年龄时点、案件范围、判决宣告和媒体报道等争议问题,对中外各国的相关立法例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公开审判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笔者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厦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2005年受理案件3271件,涉案4998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23件,涉案418人,涉案未成年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4%;2006年受理案件3102件,涉案497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6件,涉案49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0%2007年受理案件3384件,涉案5455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00件,涉案4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7.85%;2008年受理案件3685件,涉案582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5件,涉案472人,占受案总数的8.1%.  相似文献   

18.
胡乐乐 《陕西教育》2013,(10):43-43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事件频繁曝光,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由此,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四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可谓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9.
储朝晖 《教育文汇》2013,(12):19-19
对于青少年的性防范、性道德教育,在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还十分薄弱。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未成年人性侵案,能否推动我们建章立制,好好补上这一课呢?这些孩子大多数和父母住在一起,受着父母家人关爱,既非孤儿,也不是留守孩子。然而,她们长期遭受性侵后大多却选择了沉默。有一起十分严重的性侵案,居然是一个临时回乡休假的阿姨意外发现和“管闲事”,才得以揭露。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件是指诉讼主体一方或双方是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案件。由于这类案件主体的特殊性,在审理中常常出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行为有偶发性,特点即行为人事先无预谋或准备,出人意料突然发生损害行为的情况。这在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件中体现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行为的随意性导致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