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藏传佛教作为藏民族文化的核心,对藏族题材电影有着极深的影响。本文从藏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精神主题、人物塑造和创作细节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藏传佛教对于藏族题材电影的影响以及藏族题材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解读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来,乡土人物题材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创作元素,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家园意识凝聚了中国油画诸多的博爱思想和情感依附,并构成唯一一个以题材冠名的油画类别-乡土主义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乡土人物题材已经成为不同油画风格的表现主题,诸多画家采用不同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从自我的艺术个性出发践履着这一题材在中国油画中的多元风格构成。本质上说,题材并不属于油画的本体范畴,但是从题材入手来研究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对于当代油画而言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3.
日本校园题材电视剧是一个成熟的电视剧类型。它作品丰富,在日本电视剧的每一个播出季中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拥有数量众多的观众。日本校园剧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尤其在人物塑造上具有自己的一些特色。基于此,对日本校园题材电视剧的人物塑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得到一些共通的经验运用于国产校园剧的人物塑造中。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内容题材、思想主题、叙事技巧都显现出依附于文学的倾向;而作为时代文化主流的电影也使文学的思想观念和表意策略得到深刻的转变.与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并轨",成为了新时期中国电影从荒芜走向繁荣的主要动因.而文学、电影二者在"寻根"上的契合则展现了新时期的中国文艺追寻民族特性、反映民族时代特征的探索轨迹,并预示着中国民族文艺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当代文学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1、“十七年”时期(1949——1966)。在题材上,普通重视当前社会和现代史上的重大题材,存在着题材单调的状况;在人物塑造上,英雄人物在作品中占有首要地位,一方面存在着对英雄人物的理想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各类人物的类型化、单纯化的弊端;在风格上,虽有独特之作,但作家的个性没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2、 “文革十年”时期(1966——1976)。在作家方面,大多数遭到无情打击,残酷迫害,也有极少数卷入了政治漩涡,成为了政治工具;在作品方面,有些创作走上了歧途,也出现了一些以公开的或秘密的形式出版流行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题材电影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成为记载社会历史变迁和反映农民工生活状态的影像媒介。它有力地展现出农民工群体在物质、婚恋、理想等方面的奋斗梦想和为实现个人"中国梦"的不懈努力。然而,在他们痛并快乐着的寻梦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精神上萦绕不去、孤独无助的浮萍感和"边缘意识",他们缺乏社会参与感与文化上的身份认同。这也是当下此类题材电影所欠缺的地方,亟待在今后的创作中加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早期中国电影在掌握西方电影技艺的同时,亦融汇传统文化形式和伦理精神,构成了一个混杂民族意识与现代技艺、道德理想与商业诉求的电影文化潮流。萌芽之初的中国电影以传统剧目、文明戏等为主要题材来源,在强烈商业化追求中蕴含了无意识的本土化趋向,而社会伦理片的成功,则初步实现了中国电影在题材风格和价值伦理层面的民族化。由古装稗史片演化而来的武侠神怪片,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类型片风潮,并为世界电影贡献了一个完全"中国化"的电影类型。早期中国电影通过商业竞争与艺术创新,基本完成了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使之成为世界电影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奠定了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繁荣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的艺术手法,它能够从视觉,听觉上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和冲击.是提高电影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美术设计的环境要素,人物要素和思想要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电影美术设计理念的发展演变.最后分析总结了电影美术在人物塑造、场景设计和光影色彩方面的设计中应秉承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从写作题材、人物塑造、基本主题、叙事策略几个方面分析安妮·勃朗特的小说创作 ,揭示其作品中蕴藏的女性主体意识 ,从而明确其鲜明的女性写作立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革命传统电影题材里的人物分析,指出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局限.而后又分析了<亮剑>中的人物特点,李云龙真实、丰满的个性跃然纸上,成为新一代红色偶像.  相似文献   

11.
创业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生态环境,其中内部生态环境是决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医药院校毕业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研究目的,围绕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构筑良性的创业内部生态环境,从而提升中医药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没有适时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大概是创造中国史的中国人出了问题,于是引发了对中国人的长期追问。这不能不涉及使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的基地。追问基地不仅需要思想,而且需要真诚和勇气,即鲁迅先生说的“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怎样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之际 ,回顾汉字的历史与现状 ,进一步认识理解汉字的特点及与汉民族心理与思维特质的关系 ,再谈汉字的特点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古往今来的骚人墨客,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集视觉、听觉和意义于一体的特点,创作了数不胜数的形象生动、高雅益智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汉字和中国文学与其他各国文字和文学相比较所独有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之一。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始终伴随着汉民族的文化进程。在履行语言交际功能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构形形式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汉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文化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面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生疏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应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人伦文化生成于中国特有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中,中国的人伦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天人合一式的审美思维方式,这尤其表现在中国艺术的审美整体性上,这样的审美整体性讲求阴阳调和、儒道互补、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积极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