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苏辙作为古文大家对气有着独特的理解。本文着重分析了苏辙文艺思想中的养气说,内容涉及苏辙所论之气的内涵,养气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轼词在风格上有多种多样的创新.他一改词之绮罗香泽之态,给词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的词作,或豪放,或婉约,或旷达,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一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秦星 《华章》2011,(11)
苏轼的一生,尽管命运多舛,却不因仕途的一时通达而沾沾自喜,亦不因被贬官流放就心灰意冷;尽管理想与现实严重脱离,远大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苦闷,却不曾真正遁世;尽管慨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却没有沉沦,而是超然乐观、自得其乐.这一切,在苏轼众多的词作中多有体现.苏轼之所以能如此,得益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怀古词数量不多,但内涵丰富,包括讽咏君王、追怀隐士和感慨兴替等思想,从中可看到苏轼旷达超脱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佛老思想对苏轼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一个驰骋于儒释道三家的人物,由于深受佛老思想影响,词作中表现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形成了随缘自适、旷达超逸的人生态度。其词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清空脱俗的审美取向。文章试从苏轼词入手,分析佛老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试图详细考察《心雕龙》中的“养气”说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本认为,《心》的“养气”说与由孟子“知言养气”而来的气说完全不同,它不是从精神方面而是从生理方面立论的;《养气》篇的基本宗旨是创作过程应该因任自然而不要强作妄为;这种以无为论养气的主张,显然受到王弼、郭象等玄学家“无为而无不为”观念以及嵇康“养生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分析了苏洵《仲兄字文甫说》中提出的“风水相遭”说及其对苏轼的影响, 指出苏东坡是在创作目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这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苏洵的文学创作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无为与养气——《文心雕龙》“养气”说与魏晋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详细考察《文心雕龙》中的“养气”说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本文认为 ,《文心》的“养气”说与由孟子“知言养气”而来的文气说完全不同 ,它不是从精神方面而是从生理方面立论的 ;《养气》篇的基本宗旨是创作过程应该因任自然而不要强作妄为 ;这种以无为论养气的主张 ,显然受到王弼、郭象等玄学家“无为而无不为”观念以及嵇康“养生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是新宇 《现代语文》2009,(11):43-45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这里结合苏轼的诗词,探究其旷达情怀产生的渊源,解读其旷达情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养气”说是中国古人对文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孟子、庄子及后来很多文人论述形成并发展了“养气”说。在古代,“养气”说对古典诗歌及诗人的修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就是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及实践价值。对于指导艺术家自身建设,阐释艺术内部规律,塑造理想人格、弘扬刚健不息的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陆游养气说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又借鉴了道家养气观念,在承继前人基础上有新的创获,由对道德品行的要求扩展到文学批评尤其是诗学批评领域,由文“以气为主”拓展为诗“以气为主”,由治心养气的诗学主张延伸出“悲健”的美学风格,突破了传统养气论的诗文界限,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独特的存在和永恒的文化极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最赋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被西方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誉之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苏轼的才华是多维度的.精研儒释道,在多种文化领域里都有超一流的建树.词至苏轼,境界始尊.其中秋词,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其审美意蕴对时人和后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苏词的风格不只是今之所谓的豪放,而是一曰豪放,二曰旷达,三曰婉约,且以旷达为主要特色,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全新的风貌。我们既要看到其豪放、旷达词风的开创意义和旷达词风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其婉约词风的革新成就。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北宋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仕途上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让后人感叹,他的文赋和词作让后代人瞻仰。苏轼兼受儒、道、佛诸家思想的熏染,虽然济世匡民之心不曾泯灭,随着生活道路的延伸,他能够打通三者为己所用,尽可能圆通地应物处世。本文试从他人生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来探究他词作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苏轼接受佛教影响的情况较为复杂,这也相应体现在其词的创作中。苏轼对人生之虚幻与无常的深刻体验,使得其词往往否定现实价值观念的束缚,从而透示出人生思索的深度;而禅宗“真如本性”、“安心”等思想更是苏轼乐观旷达词风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中国传统文人接受禅宗思想启发,对恬淡静谧、与自然融合而又跃动着生命灵性的美感偏爱有加。苏轼亦将此种美感写入词中,从而再一次拓展了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苏轼诗词的“旷达”风格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分析了苏轼诗词“旷达”风格,展示了苏轼诗词“狂放不羁,俊逸豪丽”,“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超然物外,闲适优游”和“胸无芥蒂,同化自然”的艺术特点,揭示了苏轼诗词“旷达”的原因,即:“得吾心”于“庄子”和“不入时宜”。  相似文献   

17.
"养气"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最早发源于对宇宙自然之"气"的体认,经由中国传统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气"的元素论,被儒、道两家各自发展为二脉.然又因魏晋曹丕的融合,始见其一脉两经纬的文艺气论.刘勰在继承前代气论思想的基础上,将其引向文艺批评,形成了以作家为中介,自然之气、主体之气、文本之气--三者回环呼应的循环流动的圆型批评模式.从中也可以窥见出,刘勰<文心雕龙·养气>偏于道家,不废儒家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8.
苏轼黄州词因词人心态的不同,前后期存在着差异,但主导风格仍是旷达。黄州词的旷达风格主要是通过刻画主人公旷达的形象、描写清旷的号色以及哲理妙悟式的放旷体现出来的。黄州词旷达风格的形成与苏轼个人的性情气质及偶然的人生遭际有关,同时也与整个宋代文化精神的浸润分不开,特别是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成为其词风旷达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玉 《文学教育(上)》2011,(11):106-106
北宋苏轼开启豪放词风,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自苏轼之后词大体延续"婉约"和"豪放"两个基调并行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用"豪放"来定义苏词特点,远不如用"旷达"定义来的准确。  相似文献   

20.
“气”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各家之“气”,含义很不一致。刘勰《养气》所言之“气”,不是道德精神修养,不是养生之道,也不是作者的气质、个性和作品风格,而是保证“文思常利”,以作者才学识力诸多方面的修养为基础的、在写作构思过程中由体力和精力、心境和情绪、欲望和激情、勇气和信心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精神状态。以此验之于古今的创作实践,大抵是有据可依,信而不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