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80年京师同文馆副教习汪风藻将英国经济学家法思德的《政治经济学提要》翻译为《富国策》出版。1896年,陈炽与朋友合作将其重新翻译后发表在《时务报》上。与原著相比,《富国策》比《重译富国策》更详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之意,《重译富国策》在行文上比《富国策》更简洁流畅易懂,但内容删略较多。  相似文献   

2.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同时,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予了同情和支持。此外,作者宣扬的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也体现了其思想主张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对人物的外在形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对反面人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采用了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塑造了很多独一无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书中人物描写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的翻译理论下,《大学》的翻译有一定的局限性,翻译的"文化转向"为《大学》英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依凭个案,探讨"文化转向"视阈下《大学》章句如何英译,并兼论《大学》重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吴雨桐 《海外英语》2022,(24):199-201
狄更斯半自传体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诞生于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进步,也带来了阶级压迫剧增、女性社会地位边缘化等负面现象。该书中作者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他们各有特色,以自己的行动反抗着社会中种种压迫与不公。  相似文献   

6.
赵倩 《考试周刊》2013,(96):14-14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对童年的关注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作家在运用儿童纯洁的心灵和敏锐的直觉关注社会,作品中不自觉地带有童话模式。文章以他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作为案例具体解析这种模式包含的两方面内容,即由悲到喜的童话结构和天真烂漫无忧的童话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7.
《远大前程》的中国文学翻译历史已有55年,并以经典文学、儿童文学和戏剧剧本的形式被译介。本文遵循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通过探究《远大前程》的重译现象的动因,并将重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主要是历史时代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上升期的发展主要是文化复兴的推动,平稳期的发展主要是经济意识与文学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重译发展的进程与译者所处的时代、文化的复兴、经济意识与文化意识的共同作用等多重动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徐丹丹 《考试周刊》2012,(16):20-21
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并详细描绘了大卫与她们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圣母——忠诚善良的保姆皮果提和怪僻善良的姨婆贝西,以及他的女神——天真善良的娃娃妻朵拉和温柔善良的妻子爱妮丝这两类突出的女性形象入手,比较分析了她们的善良给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物是小说中的一要素。对人物的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本文从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中流露出的细节出发,对大卫的性格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大卫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揭露和批判等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其半自传体式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堪称文学巨著,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女性人物,她们各个形象独特鲜明,但又有相似之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以反映现实见长的作家。《大卫·科波菲尔》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个人传记小说,小说展示了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历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与黑暗。本文旨在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矛盾性格。一方面,大卫是坚强、善良、自立的。另一方面,他是懦弱、狡猾、有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日常较为熟悉的表达不太谨慎,所以常常出现理解错误,翻译时亦如此."shakeone's head"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短语,但在<大卫·科波菲尔>的不同译本中,它却有着不同的译文、有些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从对等性的角度讲,正确的译文只有一个,它不可能同时是两个意思完全相反的译文.通过对比研究,"shake one's head"应翻译为"点头",探其原因,应与句子含否定意义有关.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易经》英译本存在不足。重译《易经》要努力再现原作艺术风格、保留相关文化意象、反映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补充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在写作<大卫>的过程中,通过将潜意识中的被超我抑制的力比多拉回到意识中,使其通过艺术创作得到幻想性满足.从而释放了产生焦虑的心理能、顺应了快乐原则满足了本我,使三我得到调和,最终解除了心理障碍.因而我们可以得知,艺术家们对艺术创作并非完全依赖缪斯女神的神力而是其一种内心强烈的自我救赎的本能释放的表现形式.这对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和分析人格心理具有莫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爱》与《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狄更斯的作品,文章通过对比男女主人公儿童时期的教育经历和孤儿体验,重现当时社会状况,展现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王妍 《考试周刊》2012,(35):30-31
作者通过自建《大卫·科波菲尔》小型语料库,拟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五个译本进行描写翻译研究,通过对比各译本的词汇语言、句子结构等微观特点,分析译本语言的变化性和特色性,进而探究进其翻译多样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等方面分析了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贝西姨婆这一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从而领会狄更斯这位人物塑造的巨匠风采,展示小说中深刻的人道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以统编版教材《大卫·科波菲尔》《百年孤独》节选部分为析读文本,就新课程群文教学,思考比较阅读视野下教学如何设置多个文本共同的教学起点问题;指出狄更斯与马尔克斯不约而同地将叙事置于时空困境中,从而在逼仄空间叙事里有了“大视野”与“大震动”。两文时空叙事的路径为:《百年孤独》呈现了“乡土”守恒的元始时间与无可守恒的空间;《大卫·科波菲尔》则以“监狱”以核心符号,在末日空间中思考人如何于时间中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19.
《小城畸人》作为美国现代文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1983年首次在中国译介,并于2020年重译出版.近些年,文学作品的重译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对比研究两个时隔多年的译本,分析旧译本中出现的疏漏或误译、语言陈旧、言语生硬拗口等问题,发现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译文的忠实性、曲解原作者的意图,也会给读者造成困惑.重译文学作品能够在...  相似文献   

20.
罗新璋先生曾经将中国翻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概括为四个词语,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案本"重视原文和直译,"求信"要求准确传达信息内容,"神似"趋向于意译,"化境"是在表述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英语小说时,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方面的翻译,而且要充分体现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本文将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浅论小说语言风格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