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为我们展现出面对"荒诞"主人公是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的,那就是"反抗"。具体阐述加缪"反抗"的具体含义,在两部作品中建立的"反抗"共同点及其升华,其中升华分为三个部分:反抗对象的扩深、从"消极反抗"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  相似文献   

2.
穆时英因早期的小说被誉为"普罗小说中之白眉",小说集<南北极>所洋溢的并不是"都市气",而是浓郁的"水浒气".这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语境和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其中的"水浒气"表现的是末路英雄的反抗,描写了阶级对立,表达了穷人要翻身的思想,并反映了由个人反抗走向群体反抗的道路.末路英雄的语言暴力将这种反抗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世人对其小说中所流露的感伤颓废情调,总是颇有微词,认为是其人生消极堕落的表现,缺乏反抗意识。"感伤颓废"作为郁达夫小说创作中最醒目的精神特征之一,有其时代、个性和审美等多种因素。实际上,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消沉是表象,反抗才是实质。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仁慈》发表于2008年,随即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论者涉及小说的叙事、美学特质,以及性别、种族、社会、伦理乃至文化等方面,然而目前还没有批评文章通过加缪的"反抗哲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刻画一个个荒诞的世界中孤独的个体,倡导了依靠自我,为着自我的反抗之路。这种反抗也许没有结果,甚至没有胜利的希望,但是却在反抗的过程中体现了个人存在的价值,而这正是加缪哲学思想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怨恨"是21世纪巴金研究的新判断,是巴金小说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巴金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的诸多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的诸多弊端;巴金小说的怨恨体验不但表现为反抗中的怨恨,同时体现为建构中的怨恨与回瞥中的怨恨。  相似文献   

6.
"怨恨"是21世纪茅盾研究的新判断,是茅盾小说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茅盾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的诸多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7.
从叙事学角度切入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地气》,寻找其小说叙述的支撑点,对其进行叙事功能分析,并通过对其支撑点内外"空间"的解读,发现葛水平小说中所含有的内敛、传统女性意识以及作家对男性中心意识微妙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莱特式反抗小说"和"寻求黑白融合小说"三个阶段.黑人文学以其厚重的历史使命感,深刻的现实意义,影响并推动着美国黑人争取权利斗争的历程.美国黑人文学与美国黑人运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症楼》历来倍受推崇。小说主要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病房里的各个病人的不同命运和经历、他们性格的形成和人性的扭曲。小说中,科斯托格洛托夫的生存境遇尤其值得关注,他在困境下的不屈与反抗,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都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尤为动人,而科斯托格洛托夫身上所体现的种种品质正是他对权力自由的争取以及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从理论上讲强调两性平等,肯定女性的价值观念。充满挑战性的强有力的现实主义小说《简·爱》通过主人翁简·爱的个人言说、双重性格的体现、反家庭的叙述,让简·爱顽强地一路"反抗"、"否定"了父权社会给女性施加的压力,并且在"反抗"、"否定"父权社会的过程中完成了由"孤女"到"家庭女教师"到"自立的妻子"的角色转变,从而使两性平等、女性自我的确立成为可能。简·爱的女性主义个性化特点也在大胆言说和反叛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傅春燕 《考试周刊》2011,(59):31-32
《呼啸山庄》这一奇特而神秘的小说,历来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和无情的报复吸引着众多读者的注意力。小说中的各种反抗是小说发展的红线.艾米丽·勃朗特借用反抗来刻画社会全貌,来表达人对现实幸福的合理追求与渴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一位特立独行的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呈现着迥异的风格,被称为"时代系列"的小说表现了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处于权力夹缝里的现实处境,这一系列的文本烙有福柯权力思想很深的印记。王小波的小说既展现了对权力规训的建构,也揭露了对反抗的消解。  相似文献   

13.
纵观颜氏小说 ,不难发现其主人公人生态度的不断转换 :以笑面人生到背负人生再到解构人生。当然其笔下的女性也不例外。考察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不同方式、领域及其缺陷 ,我们不难发现 ,其反抗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悲剧怪圈。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徒然 ,但实际上在定位其意义时我们应当看到她们无望的反抗更反证了颠覆的艰难和自身生存处境的尴尬 ,而颜氏以他的敏锐和人文关怀较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加缪小说数量不多,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他在小说中提出了一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对荒诞的认识和对命运的反抗。加缪小说的艺术风格简洁而明晰,语言文字具有严谨的古典韵味和浓郁的抒情色彩,叙述方式多变而富有创新。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下传统包办婚姻的典型受害者。鲁迅先生没有简单的把这个人物作为批判吃人传统礼教的工具让她自生自灭,而是赋予她不屈的反抗精神。其中包括祥林嫂的"逃"与"撞"、祥林嫂的"捐"、祥林嫂的"疑惑",从为生存而反抗,最终上升到对命运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从"荒诞"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生存的世界,并且从中找到了一条解救之路-反抗.这种反抗以人的尊严、价值为基础,他相信人通过反抗可以创造生命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加缪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来评述他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17.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体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谬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从荒谬和反抗两个方面来认识主人公默而索所处的局外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新乡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自身设计中的缺陷与实施上的偏差以及农村教师个人情感、自身特点、群体文化与课程改革存在内在的冲突等.对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研究者们应当理性地看待,既要正视它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崭露头角并佳作频出的中国女作家葛水平在她的小说<喊山>中塑造了一个颇具女性色彩的哑女形象.哑女红霞从忍辱缄默,到大胆言说,再到自觉追求爱情的自我意识觉醒三部曲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细腻的内心和纯真直率的"言"行,展现了葛水平笔下的中国传统女性在磨难中进发出来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20.
《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名篇,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采用。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历来没有统一的看法,新旧教参上也莫衷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同现行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说:“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她一点反抗性也没有。祥林嫂是遵守封建道德的,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认为自己不干净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她从未对压迫她的封建思想提出什么疑问,更不用说进行什么反抗,而是顺从地承认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