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历史观的内在化是指正确的历史观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要实现这一点,就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问"、"评"教学过程与大学生历史观形成的内在关联,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进行师生角色适时转换,双向互动,真正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实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纲要"课教学的主题;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贯穿"纲要"课教学的红线;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基石.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创新"纲要"课的途径,确保"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在"纲要"课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德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操守。"纲要"课教学必须探索和创新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创新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杨俊光  武小平  叶建  钱成敏 《文教资料》2013,(22):161-162,164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浙江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掘利用浙江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素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还有效地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中宣部、教育部"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以来已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即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要想让思政课发挥育人实效,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新媒体冲击,合理调整角色定位。基于此,本文在新媒体视角下,以两所高职为样本,对思政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纲要》课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滴灌"教育的丰富资源。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把握:"一条主脉",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两个了解",即了解国史、了解国情。这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三大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这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目标和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夏永林  谢肖 《大学教育》2019,(3):100-103
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着重强调实效性、亲和力及学生的获得感,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互联网+"背景下,在稳抓思政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拓展新的教学途径。课题组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切入,研究微信公众平台搭载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由辅助性、拓展性、延伸性公众号构建起微信公众号群,合力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科学处理课堂教学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之间的关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成效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生学习动力、教师教学理念、多元文化思潮、新媒体技术四个方面说明了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成效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互动式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1.
历史情景短剧在艺术专业“纲要课”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 《教育评论》2014,(5):105-107
历史情景短剧紧贴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专业特点,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授课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改变了传统政治课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性强、实效性差的状况。本文从历史情景短剧在艺术专业"纲要课"教学中的实践入手,论述了历史情景短剧在"纲要"课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实施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需要遵循"融入"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把握"融入"契合点,精化教学内容;拓展"融入"方式,强化教学实效,发挥好"基础"课教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岩 《天中学刊》2010,25(5):107-108
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设计精彩的导言课、教学把握原则、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改革考评形式4个方面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中的普遍开设,对我国高校广大《纲要》课教师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且亟需解决的课题。要确保《纲要》课课程教学取得实效,必须牢牢抓住把握主题和主线及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纲要》课教师等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等诸多难题。而处理好"纲要"课教学中的"纲"与"要"、"史"与"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知识的系统性与重难点、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纲要"课与相关思政课、"纲要"课与中学历史课、师生互动、逻辑性与趣味性等九大关系,有助于"纲要"课授课教师破解"纲要"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因其披着"档案解密"还原真相"的外衣,同时借助网络媒介煽风点火,流毒至深,对大学生亦影响甚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兼有历史课和政治课双重性质,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阵地、主课堂."纲要"课教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筑牢防线、夯实基础、明确重点、把准关键、完善策略,扫除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和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门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们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中国梦,以创新教学模式阐释中国梦,以多维教学方法凝聚中国梦,以强化实践教学追逐中国梦,努力探索将中国梦共同理想融入到"纲要"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让高校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信息化的前沿阵地,大学生经历着大规模的网络信息洗礼。网络以其便捷、开放、平等、自由等特性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伴随着严峻挑战。教育者要善于驾驭新媒体,遵循网络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规律,通过转换教学话语来引领网络话语,创新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参与,拓展教学阵地来进入大学生的网络世界等方法趋利避害,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学评价单一的问题.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专题式教学;而且要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关注学生学习的热、难、疑点等;建立有利于教师自主性发挥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和创造力。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20.
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种种新问题和新挑战,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关键在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增强实效要注重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新媒体等的作用,要注重其与大学生发展辅导体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