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  相似文献   

2.
西恩·史蒂芬森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时曾选修了一门儿童心理学课程。大学毕业实习时,他被分派到离学校不远的小学去工作,工作内容之一是为40多个孩子提供心理辅导。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小学6年级都有。他们有的来自双亲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全都忙于工作,无法按时接送他们,因此只能留在学校里让老师照看。  相似文献   

3.
说到情感共鸣的力量,我对它的了解是在大学时代。当时我选修了一门儿童心理学课程,被分派到离学校不远的小学去工作。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为四十多个孩子提供心理辅导。这些孩子来自不同年龄段,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都有。他们有的来自双亲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但他们的父母全都忙于工作,无法按时接送他们,因此只能留在学校里让老师照看。  相似文献   

4.
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所表现出行为偏离的比例,从整体上说要高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攻击性强,有的暴躁易怒,有的胆怯退缩,有的封闭……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时刻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正常、合理、恰当的心理需要,并运用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调适,使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摆脱因父母一方缺失所带来的心理和情感的伤害,尽快融入到充满关爱、宽容、温馨、和谐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对“特殊学生”要有特别的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再婚家庭的子女,由于年龄小,对家庭的变故无所适从,苦闷压抑,又没有人帮助,处于父母感情的夹缝中,因而他们中有的变得或内向敏感,或暴躁偏激。这里暂时对有这类心理变化的学生称为“特殊学生”。教育这些特殊孩子,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进而疏导他们的心理并改善其认知及性格。看——悉心了解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盲目地采用“千人一方”的做法。我经常在工作中观察这样的学生,并把他们划分为急躁偏激型、敏感多疑型、暴力自卑型。然后依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教育:对急躁偏激的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一些孩子成为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心理障碍而造成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赏识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家庭离异学生心理辅导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源清 《中国德育》2006,1(8):80-82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制约。虽然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但由于他们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他们的心理教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妇女地位的提高及价值观的嬗变,我国近几年的离婚率逐年递增,校园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也随之上升。这些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思想方面、穿衣打扮方面和言谈举止中,常常会有别于其他孩子惯有的表现。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导致有的孩子心理孤僻、有的孩子行为偏激,甚至还会有个别孩子走上犯罪的歧途。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是特别关注班里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细致地观察他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他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近年来,随着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离婚现象日益增多。由于父母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数量正呈上升趋势。在我校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学生占整个学生总数的35%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单亲家庭由于其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也是畸形的。单亲家庭的父或母,因其经济、体力、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容易走极端。要么将自己的痛苦转嫁给了孩子,简单、粗暴对待孩子;要么对孩子懒得管理,不能尽到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相反,有的父母失去了配偶后就把全部情感倾滓于孩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在教育方法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所有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行为品德方面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单亲家庭中受伤害最重的就是孩子,这些孩子不能同时享受父母双亲的关爱,甚至成了无人关爱的“小多余”,这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其不能走出家庭破碎的阴影,往往会形成自卑、抑郁、怪异、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行为出现偏差,极易发展成问题学生,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因此,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1.
由于家庭的不同变故,单亲家庭的孩子数目逐年增加,据统计某市两万名在校中小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9.7%。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精神刺激,心理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因而逃课、打架、偷窃、进网吧和电子游戏厅、夜不归宿等问题,绝大部分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这类孩子如果教育不好,不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几年来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不断增高,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这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父母的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他们在最需要家庭温暖的时候,得到的却是父母残缺的爱,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完整的。因此,他们中大多数性格孤僻、意志消沉、自卑心理重、缺乏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有的甚至沾染不良的社会习气,面对这些心理偏差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只能用爱心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抹去他们心中的阴影,使其茁壮成  相似文献   

13.
在我作为班主任的班级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智商很高,有的特长很多,但是往往与同学的相处不是很融洽,对教师也是存在一些抵触情绪。所以当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有些苦不堪言。但是在不断的自身学习并与学生的接触中,学生慢慢的好转,并且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会给你关爱。根据我的经验,需要掌握一下技巧:  相似文献   

14.
夏洁 《教学与管理》2006,(10):31-33
目前,我国的单亲家庭正在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成员的远离给这些家庭中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制约.虽然这些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心里、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沈春芳 《考试周刊》2012,(34):183-183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教师,我更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或因父母双亲某一方因故早逝。或因父母双亲离异等,单亲家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  相似文献   

16.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在双亲健全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可以获得山的勇气和力量.水的慈爱和柔情.但单亲家庭的孩子却没有如此幸运:他们有的跟着父亲,有的跟着母亲,有的跟着祖父母.有的跟着外祖父母.更有甚者被当成了“球”来回踢。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多数单亲家庭孩子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为了切实解决好我...  相似文献   

17.
杨翠美 《幼儿教育》2012,(29):14-15
近年来,单亲孩子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群体,单亲孩子因为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而只拥有一方的抚爱,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同时,城市中还出现了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一方在外地工作,孩子由另一方来承担养育与教育职能。这类家庭虽然具备双亲的家庭结构,但因为孩子长期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照顾和缺乏与双亲交流,其家庭抚育功能与单亲家庭类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融入等多种原因,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解了一些单亲家庭里成长的青少年,通过与同龄的在双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对比,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相比较同龄双亲家庭青少年来说,这些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而影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有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等.所以我们从这些问题入手,研究单素青少年的心理,引导单亲家庭青少年,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把儿童发育不良(包括身材矮小)归于生理原因。诚然,遗传因素起很大作用,但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的儿科专家们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专家们在研究中曾对1000名少年儿童进行了调查。这些孩子中有的享受着充分的父母之爱;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只能享受到父爱或母爱;有的虽与父母同住,但双亲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爱;还有的根本享受不到任何的爱。统计显示,享受充分的父母之爱的孩子,其发育状况比起  相似文献   

20.
离婚,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莫过于孩子!不知那些已离婚或正要离婚的父母们是否明白这个道理。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孤独、自卑和自闭。这些心理不良反应将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终身的发展。如何把单亲家庭孩子心灵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另外,孩子失去父(母)爱后内心世界受到怎样的伤害,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为此,我刊从本期起将在“家庭文苑”栏内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欢迎大家踊跃撰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