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是一首诗一首温暖的诗它慈爱地抚摸着大地小鸟是一首诗一首快活的诗它自由地生活在天空、树林小草是一首诗一首碧绿的诗它顽强地生活在大地妈妈身上大树是一首诗一首茂盛的诗它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生活是一首诗一首精萃的诗它包含着温暖、快活……生活是一首诗$新疆五家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们创作的第三首诗,主题是"童年",这首诗意义重大,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创了我们班级儿童诗创作的一个崭新时代。或许是这首诗的主题更加贴近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吧,每一首诗都极具个性化,所以几乎每一首诗都是我眼中的精品。信手采撷几句——  相似文献   

3.
《特区教育》2014,(11):20-20
儿童文学家林良在《纯真的境界》中说道: 诗的写作很自由,尤其现代的新诗……我们对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首诗要有“诗趣”。我们读一首诗,读着读着读完了,如果诗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让你欣喜,我们就会觉得这首诗平淡。如果你读一首诗,诗里面有地方让你心动,让你点头,那就是“诗趣”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沪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四九回。诗人借助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鲜见。问题是,香菱的三首诗,一首比一首做得好,可究竟第三首诗好在哪里,其余两首诗有何不足,涉及诗歌欣赏的层面。本课的教学重点,自然是香菱的性格特点,其难点却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香菱的三首诗,理解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性情。  相似文献   

5.
选入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教读古诗28首、词7篇,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分布于各册教材中:初中一年级上下册各有诗4首与6首;初中二年级上册诗9首、词1篇,下册诗4首;初中三年级上册诗2首、词1篇,下册诗3首、词5篇。另外,每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选编优质“课外古诗词诵读”8篇,目的是让学生从教读古诗词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及方...  相似文献   

6.
“五四”是一首诗,一首高亢的诗,一首奋进的诗,一首青春的诗。爱国是它的主题,奋进是它的主旋律。“五四”——青春,青春——“五四”,我们属于同一个时季。  相似文献   

7.
《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出《全宋诗》误收诗11首,误收残诗3首,误收断句5则;对重出7首诗,断句2则作了考辩,并补18首诗。  相似文献   

8.
乡野的曼妙     
《车停江边小村》这首诗谈不上什么代表作,但是笔者却认为这首诗很能概括李琦的一般风格。首先,这首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淡,有种天高云淡的感觉。再者,我觉得两种风格在这首诗里表现非常明显,那就是田园气息与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9.
<正>"诗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词或句子;也指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诗眼"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称为句中眼;另一种是指一首诗的眼目,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主旨,有统摄全篇的作用,这是全诗的诗眼,称为诗中眼。一、句中眼语文教育家陆精康先生认为,"诗眼"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的2800多首梅尧臣诗和800多首欧阳修诗中,梅欧分别有42首和30首戏谑诗.梅欧前后期戏谑诗各自显示以诗为戏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人文化气息.梅欧戏谑诗有其独特的诗学价值:一是"诙嘲笑谑"与娱乐功能的充分体现,二是以生活为诗的重要呈现,三是对儒家"游于艺"思想的实践,四是戏谑诗的游戏性就是一种游戏哲学.  相似文献   

11.
古诗十九首之第十二首当分为两首历史上早有议论,但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无论从不同文献的反映还是从诗本身观察,这首诗都应该分为两首,而第五首与这首诗下半部分的特殊关联更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卷耳》是一首夫妇分别之后相互思念的诗,与所谓的后妃无涉。它是完整的一首诗,而不是两首诗,诗的第一章和其余三章"同是怀人之作",是男女对唱的诗,即诗的第一章为妇女所唱,其余三章为男子所唱。  相似文献   

13.
闲适诗为古诗注重精神愉悦和心灵超越的一种流派。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秦观存诗四百三十余首,"闲适诗110首、准闲适诗8首"。本文以其闲适诗为研究对象,以期领略词人秦观作为诗人出现时,其闲适诗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于永正老师说过:"孩子们的童年应当是一首诗,是一首充满情趣的诗,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品评起来都是有味道的诗……这首美丽的诗是由老师构思,师生一起创作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照片     
爸爸是一首诗, 妈妈是一首诗; 小女儿像标点一样, 在诗行间闪闪发光.  相似文献   

16.
三点导读     
《人与时》是鲁讯的一首诫勉类的哲理小诗。初读这首诗,觉得语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  相似文献   

17.
诗可以言志,也可以抒情。可以咏物,也可以咏人。那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一首咏美人的诗,这首诗出自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拜伦之手,非常地脍炙人口。 说它是首咏美人诗,不单是指诗里描绘的是位美人,这首诗的旋律、节奏及各方面都体现出美感,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优美之处。 (一)美的格律(阅读中的美感) 1.这首诗基本上都使用抑扬格(iambus)的格律形式,即由一个轻音节和一个重音节构成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我先把这首诗读一遍,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象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师读)  相似文献   

19.
《卷耳》是一首夫妇分别之后相互思念的诗,与所谓的后妃无涉.它是完整的一首诗,而不是两首诗,诗的第一章和其余三章“同是怀人之作”,是男女对唱的诗,即诗的第一章为妇女所唱,其余三章为男子所唱.  相似文献   

20.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三首诗,请同学谈谈初读这三首诗的感受。 生: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生:每首诗的三四联都让人觉得非常悲凉。 师:三四联其实写的都是景物,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悲凉呢?这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写景抒情。大家思考一下:这三首诗到底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板书。要求用一个字填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