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悦 《中国教师》2013,(8):29-30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带有人文性。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可以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具备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  相似文献   

2.
钱丹 《学子》2014,(14)
正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任何言语的"义"都要通过最基本的两种外显形式(声显形式、形显形式)表现出来。从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来看,从过去的《英语教学大纲》到今天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这样阐述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见,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钱丹 《学子》2014,(7):46-46
语音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任何言语的"义"都要通过最基本的两种外显形式(声显形式、形显形式)表现出来。从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来看,从过去的《英语教学大纲》到今天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这样阐述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见,  相似文献   

5.
薛悦 《山东教育》2013,(10):53-53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沈杰 《中国教师》2014,(18):63-64
<正>语言作为人际沟通的媒介和工具,交流是其基本属性。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记单词、掌握语法是过程,而沟通、交流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从其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了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齐秀 《新疆教育》2013,(11):187-187
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实践、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由于社会交际的需求,英语在所有的语言当中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新《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学生思维能力,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录,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以及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正>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初中毕业生具备基本的英语素养,能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人机对话"正是顺应新课程理念而进行的一项英语教学改革,2009年中考开始推行这一模式,此后口语考试由过去"人人对话"的传统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的任务"。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手段。一、引:向更深处追寻【例1】《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下同)5A Unit7 After school的A板块教完课文后,笔者并没有草率结束,而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堂教学是践行英语课程改革、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发展学生英语文化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如何提升基于文化素养的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本文从差异对比、文化浸润、文本内涵挖掘、文本拓展延伸四方面对英语课堂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其旨在要求英语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还应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立足城郊接合部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依托英文绘本阅读教学,结合课堂实例,试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探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26):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标准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机对话"可以为考试创设更公平公正、客观和标准统一的测试环境,正是顺应新课程理念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减负",本质上应是教学中"提质增效"的过程,而"核心素养",则是课程与评价设计、实施的依据,亦是教学目的和学习结果的中介。故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思量,有助于形成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并有利于减轻其课业负担。这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统筹英语课程计划以减轻学生英语课业负担,完善英语课标与教材以丰富学生英语课业内容,探索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以预留学生英语课业选择空间,促进课业管理与教学评价的介入以匡正学生英语课业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14.
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发展,为今后英语学习和运用奠定基础。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能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率;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能力;拓展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也是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所以,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贯彻素质教育,我们更应从课堂教学小处着手,从基础抓起,启发孩子们思考,让我们的孩子学习更轻松,更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用英语进行思维,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呢?笔者将结合《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7 Protect the Earth中Story time教学中的几个片段,进行粗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这就指明了英语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性质,指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并且通过英语课程还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创新能力。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教师只能指导而不能包办,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本文从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易基慧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51-151,15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为他们今后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并使他们具备作为21世纪公民所拥有的基本英语素养。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沈云芳 《考试周刊》2012,(64):91-91
教育部提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由此可见,“听”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听”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是理解和获取El头信息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英语后继学习的基础和保证。一、借助形象的体态语。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时时置身于“学英语”的环境中.才能更快地掌握好这项基本技能。对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大多数中国农村小学生而言,听.是他们获取英语知识和纯正优美的语音语调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12,(Z3):9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