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直播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产品,受到了网民的极大追捧,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采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分析公众参与网络直播的影响因素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实证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理、事理和人理因素能显著影...  相似文献   

2.
佟雪铭 《软科学》2008,22(1):135-138
研究了基于WSR方法论的人力资源开发,构建了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的三维体系和绩效函数模型,针对开发主体的多元性,重点对人理因素的开发主体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方法论),建立环境安全的WSR三维分析模型,并对环境安全的物理(人-自然系统状态)、事理(环境安全预警)、人理(环境立法)进行深入探讨.为环境安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为解决当前环境安全研究多视角、多领域的不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对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针对制造业发展的多视角研究现状,确定了以产业能源安全角度对实现"智造强国"新路径进行探析的新思路。基于系统分析的"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制造业能源安全的WSR三维解锁模型,并对制造业能源安全的物理(人类社会-能源系统状态)、事理(制造业能源安全预警)、人理(制造业能源立法)进行辩证分析,为制造业能源安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
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基于WSR方法论的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构建了科技投入系统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的三维体系,针对宏观管理系统中行为主体的复杂特性。重点时人理因素的科技活动执行主体行为、管理组织行为综合模型、关系协调与控制手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有效解决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申的协调与控制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研究企业并购后的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将影响企业并购后隐性知识转移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进行细分,共分出9种影响行为,分别对这9种行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三种影响因素与隐性知识转移及并购绩效的关系,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工业用水的多视角研究现状及对工业用水效率认知的缺陷,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工业用水效率解析的新思路。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构建工业用水效率的WSR三维分析模型,并对工业用水效率的物理(工业-水资源复合系统状态)、事理(工业用水效率预警)、人理(工业用水立法)进行多层次辨析。为探索水资源支撑视角下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和理论参考,为缓解现阶段水资源危机、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对新常态下保障工业用水安全的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WSR系统方法论的物理、事理、人理3个方面对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影响因素展开定性分析,明确三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系统影响因素的三维模型,对该模型中3个维度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尽可能地为人才开发研究提供一个全面而崭新的视角与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危机评估极容易受到忽略,很大程度是对危机评估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到位,我国的危机评估工作迟迟得不到开展,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即WSR系统论,作为一种东方系统方法论,自建立以来逐步获得国际认可,此应用分析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对危机评估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危机评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框架,用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需要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建设。【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状与建设思 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WSR 系统方法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并具体阐明了巩固资源保障物理建 设、重组资源保障事理建设、聚焦资源保障人理建设的内容框架与实施路径。【结果/结论】本文所提出的我国文献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旨在深化新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设,探索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 障体系建设的内容与路径。【创新/局限】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中融入系统工程的思想,充分考虑建设过程 中的物理因素、事理因素、人理因素,对体制层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摘要: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领导行为、学习导向、知识整合与组织创新绩效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浙江、江苏和上海三省(市)16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检验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战略领导行为对学习导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战略领导行为并不直接影响知识整合,而是通过学习导向间接地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学习导向和知识整合能力在战略领导行为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战略领导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对管理创新绩效却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范式发生了改变,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成为趋势。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需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完善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引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关注“卡脖子”问题,进行原创性探索研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本研究基于SPIO(结构-过程-输入-结果)模型,从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结构、过程、输入、结果四个维度入手,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创新体系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优化建议,为我国科研管理决策部门的实践探索和相关学者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战略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到演化经济学和资源基础企业观的推动,技术创新的最新理论研究将技术视为知识和技能的特异组合,将技术创新视为新知识或新规程的创建和动态能力的开发过程.这些概念的提出使有关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认识超越了将技术视为具体工艺和产品的传统范式,将技术创新视为研究开发的狭隘视角,并引发了对技术及其创新过程的持续性、路径依赖性、不可反转性、不确定性、暗默性和吸收传递性等战略属性的关注,要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传统项目式管理实施战略集成.  相似文献   

14.
重大原始创新需要依托跨学科、大纵深的开创性研究拓展人类知识边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国立科研机构,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方面,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实施的新一代集成电路光刻系统重大原始创新项目为案例,通过对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前瞻的战略定位、明确的顶层设计,以及高效的攻关与协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度剖析,为进一步高效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以重大需求目标为牵引的核心科学问题,建设跨学科大纵深的顶尖研究高地,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高效组织提供重要启示;并为我国在战略前沿推动集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轨道和产业新方向于一体的重大突破,真正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校创新能力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在科技创新中的责任和使命,确立科技工作发展定位和目标,通过促进人才培养、队伍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加速科技创新。同时需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基础性研究,强化产学研一体化工作,加强创新环境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集成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路径.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信息集成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和战略集成能力五个维度构建企业集成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最后,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提高集成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02,20(5):534-538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独特的组织行为 ,是由技术家族创新和战略技术创新两个阶段组成的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技术家族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的创新联合体作为载体之一,旨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解决科研活动和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文章在回顾总结美国、日本存储行业研究联合体演进的基础上,从演进过程、运行机制、发展战略、项目管理、组织协同、创新生态等方面,对该研究联合体进行剖析并获得重要启示,以期为助力我国创新联合体发展和加快科技强国进程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9.
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推进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增强,而目前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着眼于技术成熟后的管理模式面临变革的压力。以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为基础,将知识产权管理前移,涵盖技术创新的技术愿景、技术选择、网络学习、实验培育与推向市场全过程,从而构建"全程知识产权管理"模型,具体包括知识产权和选择管理、技术生态位管理与市场生态位管理等内容;同时,依据技术创新路径与成长中的知识产权的相互关系,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发展规划全程知识产权管理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6):923-929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提出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概念的必要性。企业原始技术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导从事的能够形成新的创新浪潮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源头技术创新。它具有技术的基础性、根本性;应用的广泛性;新的周期性与创新的持续性等特征。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创新主体是创新家与企业组织的集成,即“创新家-企业组织”。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主要位于巴斯德象限中,是属于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它既开拓新的技术轨道,又扩展科学认识的边界。企业原始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向是人文化、生态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