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技术、新材料在鱼漂设计上的应用为钓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几年前,我们以为高档的鱼漂,现在看来已不是那么高档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鱼漂生产厂家逐渐掌握了新技术、新工艺,从材质、外观,以及设计理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于是中低档鱼漂脱颖而出,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人们在选择鱼漂时,第一是外观,第二是造型,第三是性能。能把三者统一在一起,既是厂家的追求,也是钓鱼人的期望。所以,厂家聘垂钓高手、钓鱼名人做技术指导,改变设计理念,在热胀冷缩、防渗水等技术环节上把握得非常细致;通过精细用材,表达个性,使过去由造型区别性能变为相…  相似文献   

2.
慈悲 《钓鱼》2004,(6):17-17
从传统钓转学悬坠钓的人,开始并不习惯钓鲫鱼时鱼漂有力一扽的鱼讯,而是希望鱼漂能出现抬升的动作。直接学习悬坠钓且视力又好的年轻人则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一条黑格目线的细微鱼讯。在他们的眼里,每一次的下扽鱼讯都有中鱼的希望。而高手们不管抬漂还是下掩,则是先找出鱼讯的真实性后,再定扬竿与否。如何判断鱼讯的真假,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使虚假信号减少,中鱼率得以提高,这就不是每个钓手都能轻松做到的。  相似文献   

3.
王现峰 《钓鱼》2005,(7):15-15
在《钓鱼》第4期中拜读了张铨老师的《再谈空心尾漂、实心尾漂及剩余浮力》一文后,对张老师最后结论(鱼漂不能以空心尾、实心尾论“灵敏?)持不同意见,今与张老师及各位高手探讨。  相似文献   

4.
尚立和 《钓鱼》2007,(5S):18-1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100cm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7):24-25
钓鲫鱼漂的选用:鱼漂作为钓组中的灵魂,是垂钓者感知鱼讯最直观的工具。作为一名初学钓鱼的朋友,至少得备有两支以上的鱼漂。因为不同的鱼漂其造型的差异表示着使用功能的不同,漂号的区分,表示着其浮力的大小。这些多样性的设计,正是为了应对不同垂钓环境中出现的复杂多变的鱼情。那么,在实际的垂钓中应该用哪一支鱼漂呢?选择鱼漂的主要依据就是鱼情、水情和天气。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4,(18):38-38
鱼漂胶管:用它可以固定小型棒鱼漂、子线鱼漂,插上固定棒,也可作为中通型鱼漂的插销使用。鱼漂的脚为“晃荡型“的浮漂胶管套不进去,必须用专用的鱼漂胶管。它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最好使用比较明显的颜色制成的鱼漂胶管。小、中(S、M)规格的用于小型“晃荡型”的脚,“L”的用于“大”和“特大”的固定棒。  相似文献   

7.
范宁 《钓鱼》2004,(19):37-37
购买鱼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鱼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鱼漂不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高质量产品。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鱼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鱼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8.
范宁 《钓鱼》2004,(23):41-41
不同的鱼情、水情及复杂天气情况下该选用何种鱼漂 一、气候适宜、温度适中,应该选用何种鱼漂?在这种条件下,本应对鱼漂的选用并无太多讲究。一般质量或号数适当的鱼漂均可使用,但若要钓得快、钓得多,选一支更为对路的鱼漂或许对你会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任志新 《钓鱼》2004,(22):12-12
手竿悬坠钓时鱼漂走漂(走水)一般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起一是水的排灌使水流动,上下水流方向一致,二是风的影响,当持续刮风三四级以上阵风时,宽阔河道、水库等大水面的上层水被风吹向下风处,而下层水则向风吹来方向流动,上下水流方向相反。鱼漂走水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流水中鱼漂向下流走,而在风吹水域,鱼漂却反而迎风而走。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5,(4):26-26
鱼漂的造型都是上圆下尖,表面光滑的流线型,取其在水中运动时阻力最小的特点。如果鱼漂的工作状态是漂身露出水面,或者浮着漂着躺倒在水面上,取何种造型与它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无关,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它了。然而,近几年来鱼漂造型有了新的变化,俗称“小瓜仔”和在涡流理论指导下的葫芦形鱼漂就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1.
张铨 《钓鱼》2004,(16):14-15
钓组有灵敏与迟钝之分。钓灵敏好还是钓迟钝好,怎样把握灵敏与迟钝的状态?这些问题常常困惑着我们。钓组灵钝状态的区分:鱼漂是钓鱼人的眼睛。鱼漂的动作或者称鱼漂语言,是水下鱼吞饵动作的间接反映。钓鱼人的视觉需要,当然是钓组越灵敏越好。钓组灵敏性高,水下鱼的吞饵动作可以明显反映到鱼漂上,对准确把握提竿时机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华歆 《钓鱼》2004,(4):52-52
以一条跃出水面的矫健旗鱼为商标的金百利鱼漂在瘦长风格的鱼漂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它注重鱼漂个’性与钓鱼风格的结合。现代人享受自然的机会不多,但讲究品位.会因为那支鱼漂特别适合钓某种鱼而难以割舍。所以,能让人充满希望的金百利鱼漂眼就看出了个性。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05,(17):23-23
鱼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种程度上说要重要于其它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鱼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鱼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的精确性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鱼漂时,需要加倍的小心、谨慎,善待这些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华歆 《钓鱼》2004,(3):60-60
鱼漂的个性化设计是因为有了个性化钓鱼的群体。例如,爱钓小鱼的人关注鱼漂,规格不超过3号,内容不外乎灵敏、归零点、竹脚、碳脚、软尾、硬尾,但大众钓鱼不管这些。鱼不咬钩,再好的鱼漂也是白搭!  相似文献   

15.
范宁 《钓鱼》2004,(18):35-35
悬坠钓法的专用鱼漂 漂身:一支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根据钓手不同的垂钓要求,漂身被制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如球型、橄榄型、梭型、水滴型、流线型等。  相似文献   

16.
王征 《钓鱼》2005,(5):33-33
擅长抛竿钓鱼人习惯用铃铛或观察竿梢上的动作获知鱼讯。一般不用鱼漂,如果用鱼漂大多数都是用于钓鲢鳙。把抛竿装漂象手竿那样钓就困难了,因为水的深浅无法知道,鱼漂固定装在哪个位置也是无法预定的,短了不沉底,长了无法抛。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4,(22):41-41
碳脚漂:鱼漂的漂脚材质采用碳素纤维材料制成,它具有较强的挺硬度和自重轻、不吸水的特点,使鱼漂的整体浮力不受影响,漂脚弹性好,使鱼漂入水翻身时干净利落。根据鱼漂用途的不同,它被分为细碳脚和粗碳脚两种。  相似文献   

18.
张炎冰 《钓鱼》2004,(5):26-26
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在力学教授质疑调4钓2.制作鱼漂的专业人士破解鱼漂和各种光盘反复演示鱼漂的工作原理之后.再来说鱼漂就没有必要了。然而.我注意到许多人和我刚接触鱼漂时一样,把调漂视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其实调漂能解决的只是钓慢鱼中出现的问题,用于钓快鱼就是事倍功半了。  相似文献   

19.
张炎冰 《钓鱼》2004,(2):28-28
记者的第二个问题是:顾名思义,战斗型鱼漂是专用于比赛的,在市售鱼漂的造型、漂脚和漂尖不断翻新的时候。它对大众钓鱼有什么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鞠成伟 《钓鱼》2004,(12):18-18
喜欢钓鱼的人都知道,鱼漂是钓鱼人的眼晴,是钓鱼人派出去的”侦察兵”。只有通过鱼漂你才能读懂水下鱼儿的一切活动,最后,还是通过鱼漂的参与你才能把鱼儿钓上。每个钓鱼人都渴望拥有一支、几支或一组好漂。那么,买一支好漂去钓鱼,钓绩能大幅度提高吗々回答是肯定的,能!肯定能!但不是每次都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