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用活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唯教材。对所教知识的体系,教师自己要有全面的把握,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剪接、拓展和延…  相似文献   

2.
钱守旺 《云南教育》2003,(10):22-2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处理教材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在于"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只有灵活运用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就湘教版必修Ⅲ《区域发展差异》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材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和学的凭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因此语文教学要围绕语文教材进行。怎样高效地使用教材呢?教师只有做到:准确理解教材,切实用好教材,巧妙用活教材,才能让教材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钻研教材,尝试新教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出色.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在“减负”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材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发之于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因素,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业务能力,则是教师搞好备课的关键。只有在平时备课中兼顾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 融会贯通把课教“活” 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活教",就是要把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教活"是教学的目标。"活教"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只要教师活教、教活,学生活学、活用,语文课堂才能高效化、优质化。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教材只能是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应用”(叶圣陶语)。《数学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认知发展水平和规律.以及地区差异情况.创造性使用教材,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实际。一句话,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只有活用教材,才能教活教材.  相似文献   

10.
胡晓明 《甘肃教育》2003,(10):31-31
活教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备反馈,才能体现教法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系统性.才能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避免墨守成规、照本宣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用求新、求活、求真的原则,既要教方法,教做人,又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中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作为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能准确、清晰地认识高中全套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灵活地优化教材这一主要的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够完善地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教师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用教材中什么内容教?为什么用这些内容教?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然后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加工与改造。教师只有在学生、教材、社会这课程三要素中把学生放在首要因素去解读教材,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教学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学得如何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语文教师既要研究教材教法,又要研究学生学习中的矛盾,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从研究学法中找出教学规律、改进教法。活教活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远和近     
要学活语文,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把语文教活,要把语文教活,那就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活动,只有语文活动,才能使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只有重视语文活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意义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活生生的语文素质。“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媒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对教材作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教师融为一体,带着活生生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走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活教教师要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而不能让教材束缚教师。特别是新教材,为教师发挥才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多变的运用教学方法,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多种形式地运用教学手段,巧用教  相似文献   

17.
<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是主力军。教师只有居高临下,对所教学科举重若轻地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第一步:研读教材,精心备课首先,研读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很多题目都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解读教材,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用"活"教材.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一题多变和反思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名言已为广大语文教师奉为教学原则。怎么教才能达此目的,已成为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路子,尽管在教坛上改革方法多样、各呈异彩,但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要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要会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删减和补充教材内容;调整、整合教材资源。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