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 如今我说个新的话题,叫新闻的“生活真实”,这可不是添乱,确实感到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闻节目的变革和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新闻播报方式也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从一对众的“播”新闻到一对一的“说”新闻再到如今兴起的“演”新闻,“以受众为本”的传播理念正在为传媒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笔就“播”、“说”、“演”三种风格迥异的播报方式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评价新闻作品时,曾有不少人为“豆腐块”和“火柴盒”鸣不平。如今虽然短文章有了一席地,但还时常遭到冷遇。去年以来,在新闻职称评定工作中,我发现一些编辑,记者们选出的代表作中,“豆腐块”、“火柴盒”极为少见,有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学理论中,人们为新闻二字所下的定义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近几年,新闻媒体之一的报纸中的周末版上的某些稿件。却远离了新闻二字中的“新”字。即使有其别致的设计、图文并茂的版式,也无法吸引读者的关注。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到酒店吃饭、赴宴,都喜欢在餐桌上点些空运而至的鳗鱼、龙虾、生龟、活蛇等生猛海鲜为美味佳肴。那么,怎样让周末的新闻新起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开启的“后新闻业时代”,如今进入迅速展开的历史阶段,一种不同于传统新闻业的新型新闻业态正在成长。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丛是造就“后新闻业时代”的根本动力。数字新闻业是“后新闻业时代”的实质所在,它意味着人与事实世界最新变动情况的交流,人与人通过新闻方式的交往、交流,进入数字交往、数字交流的主导状态,受制于数字技术的内在机制。在生态结构上,后新闻业时代主要表现为融合新闻生态的初步生成;在新闻生产方式上,最突出的表现是多元新闻生产主体结构的形成;在新闻收受、消费、运用上,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场景性。后新闻业时代的变迁方向是,智能新闻生产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的关系将成为新闻业面临的主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入新闻门槛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获奖作品除了标题究竟好在哪里;而自已辛辛苦苦采访了新闻素材,却无从下手,勉强写出稿子也羞于见人。应该说,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初学者,对于何为“新闻眼”和如何拎出“新闻眼”,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或把握不准,恐怕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状况。何为“新闻眼”我这里所说的“新闻眼”,指的是一则新闻的主题、红线、灵魂、它是整个报道思路和整篇新闻文脉交织的枢纽,是新闻作品中的精气神和最为光彩照人的闪光点。有没有“新闻眼”,“新闻眼”显不显著,抢不抢眼,将直接关系到一篇新闻作品的深浅高低和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7.
如今 ,从事足球报道的记者都有一种相似的感受 :这几年足球新闻的采访变得没以前那么单纯 ,难度也相对增加了。究其原由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足球报道中“买断”现象越来越多 ,造成新闻传播渠道不畅通 ,以致许多媒体的足球记者采访无法深入 ,不少记者甚至连接触被采访对象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所谓“买断” ,“买”是指有偿采访 ,“断”则是新闻垄断。在体育界 ,足球职业化改革先行一步 ,大量金钱开始流向足球圈 ,搞足球和踢足球一夜之间成了赚钱的代名词 ,不少足球行业协会的官员、工作人员、教练员、球员突然变得富有起来 ,不少人受金…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的话题,叫严肃而慎重地对待新闻作品中的“生活真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新闻写作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并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新闻策划,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在采写思路、采写角度、写作风格、编排处理等方面的策划,目的是让新闻报道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对现实事物潜在的新闻进行策划,或者催生新闻事实,或者推动新闻事物向前运动。在当下纸媒之间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超越这两种意义的新闻策划,用一种全新的新闻策划形式,是媒体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跨界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反观社会上的企业推广、品牌推广、活动推广等,“跨界合作”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这些成功正是源于这种“跨界思维”。  相似文献   

10.
“双枪将”———王焕淼陈集亮五十有三的常德日报主任记者王焕淼,如今被常德市读者和报社的同仁称为“双枪将”。他不仅新闻摄影具专业水准,新闻写作也令那些当初笑他“只会摸相机”的人刮目相看。王焕淼可说是应了古人所说的“迟花慢发,大器晚成”这句话。1980年...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息:《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  相似文献   

12.
赵强 《出版参考》2007,(4X):10-10
如今要想探究谁是第一个喊出“80后”词汇的人恐怕还有些枉然,这个词汇的始作佣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80后”如今成全了包装“80后”作家的某些出版社、某些书商、制造“80后”花边新闻、八卦新闻的某些报刊、网站。他们一是利用社会经验近乎稀少的“80后”作家的作品狠狠地赚了一把,二是利用“80后”的轻率和狂妄所产生的一些新闻,或多或少地霸占了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生活中“大显身手”的倒爷,如今在新闻圈子里也倒腾起来了。广西某地两名“新闻倒爷”,从报上抄袭他人写的新闻,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署以化名,“倒”到其他报上发表,捞取稿费,影响极坏。其中一位,看到《广西日报》上刊出“广西赖氨酸厂在南宁建成投产”的消息,抄袭后投到《湖广信息报》。因“倒爷”身处贵  相似文献   

14.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和主持人尼葛洛庞帝早在1995年就在其巨著《数字化生存》中预言:未来,在线新闻将使读者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信息来源。“个人日报”的理念使传统媒体的管理者焦虑,因为自觉地允许读者窄化其阅读范围,将可能动摇“传统媒体的哲学根基”。10年前这些听来偏激、甚至有些耸人听闻的预见,如今已经部分地变成了现实。“草根”时代的到来以博客为代表的“草根媒体”的出现,标志着新闻传播互动性的巨大改善,它极大地动摇了主流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的垄断地位,把“宣讲”变成了“对话”。“草根媒…  相似文献   

15.
新闻之“德” 新闻人“掌握”着被称作“社会雷达”和“社会监测器”的新闻传媒——这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机关”。新闻舆论引导人们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从某种意义说,舆论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此新闻人的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  相似文献   

16.
李敏 《青年记者》2009,(22):68-69
“你们这些记者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一位记者在追问一新闻当事人时得到的回答。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新闻采访中并不鲜见,经历了“无冕之王”的辉煌后,社会上对于记者的态度不再是单纯的恭敬配合,甚至出现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激进言辞,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和“宣传”的概念清晰起来,新闻特质逐渐显现。记者素质的提升和新闻报道的透明化使很多负面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暴露于大众眼前,这是新闻的进步,是令人欣慰的,这样的“小人之心”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真实性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从有“新闻学”以来,“新闻真实性”问题就让人争论不休.如今我说个新的话题,叫新闻的“生活真实”,这可不是添乱,确实感到值得一说.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由此产生了两组矛盾: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新闻真实与事实真实.但是,从泛意上说,新闻也是一种艺术,是客观报道自然与社会生活、再现生活过程中选择其新的一种艺术.于是您要细读一些新闻作品会发现,不少新闻作品中,写的并非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者是“发生在具体时、空中的事实”,而是写进了许多生活现象,写进了记者的生活感受和生活体验,写进了生活中曾有的却没有事实基本要素界定的“无主事实”等等.一些新闻作品尽管写进了这些“生活”,写进了这些“无主事实”,却并未影响这些作品的新闻性、真实性和传播价值.有的作品还拿到了新闻大奖并受到广泛好评.我们把新闻作品中的这种真实称之为“生活真实”.这类反映“生活真实”的新闻内容,在新闻作品中常见有这么几种:  相似文献   

18.
“新闻炒作”一词的最初出现,原本是读者对有人把新闻像商品、广告一样炒作不满而提出的,然而正如当前存在的好多词义转换现象一样,如今“新闻炒作”也成了新闻界一些人推崇的东西。他们认为:好的新闻题材就是要炒,“新闻炒作”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关注,问题的关键不是使用了哪一个词,而是看新闻事实本身该不该炒,炒到什么程度。 在讨论问题的关键词时,应该遵守同一律。“炒作”一词,最新版的《辞海》没有辑入,只对“炒”字标了三种解释,其中只有“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热”的解释或许与“新闻炒作”中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林帆同志,提出了新闻是“事学”的新观点.他说,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新闻是“事学”。因为新闻主要是写事,报道典型事件;即使是人物新闻,还是因事及人,离不开大量事迹。他从渊源、界说、时新、真实、体式五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渊源:“新闻即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不同仅在“时差”.史和率分不开,新闻和事也分不开.总起来看,渊源有二.从记事的事态与时态的联系,情报——新闻——历史三者联系成一线估计到将要发生的事苗或未便立即报道的,属情报;已发生并及时报道的时事,即新闻;  相似文献   

20.
溢者,水满外流也。溢美者,夸奖过分也。这里所说的“溢美症”,不是医学范畴的概念,而是借喻新闻报道失实的一种现象。此症如今仍属常见、多发,“症状”人人可见。现就笔者所感,暂举数端备考。其一,数字凭概算,就高不就低。新闻中的数字是极“硬”的,但在某些人的笔下,却成了“橡皮泥”。一项活动,明明只有几十人参加,偏要写成“近百人”,要是几百人,报道定然是“近千”。海上明明只有四五级风,偏说成船只“冒着七八级大风浪前进”。某种意见明明是部分人的看法,偏要说“大家一致认为”,一人说,也写“群众说”。在新闻数字上打“马虎眼”,为的是“加重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