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由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教师流动仍存在自主无序行为,而且往往是农村教师城镇化的单向流动。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县域内城乡师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瓶颈。实现县域内城乡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配置的均衡,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雷 《山东教育科研》2010,(11):21-23,35
教师流动作为教育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力形式,可以促进师资的合理配置,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但是目前山东省的教师流动呈现一种不合理的、单向上位的趋势,这对于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消极的影响。本文立足我省教师流动的现状,深层挖掘教师不合理流动的诱因,并提出了构建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师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因素,师资力量不均衡配置是制约教育公平的关键点,而教师流动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的有序流动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合理追求和表现,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目前教师管理主要实行"教师校管"的方式,这尽管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但是阻碍了教师流动。立足于石河子学区集团化管理下的教师流动现状,探寻教师被动流动原因,并提出构建合理学区间教师流动机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师资配置均衡是其重要前提与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师资资源配置仍存在突出的不均等问题,如何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均衡理念要求下,审视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现状,可通过创新学校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法律和政策,统筹城乡教师编制并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途径,构建并完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诉求,不管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将教师在县域内的合理有序流动作为实现师资均衡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教师流动是合理有序的双向流动结构,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的手段,为此以师资双向流动为价值取向,对制度、经济、价值观念、文化、个人、管理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无法实现愿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县域内教师流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教师的流动呈单向往上流动的趋势。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使教育陷入了城乡师资条件差距拉大、教育不公和失衡发展的恶性循环。如何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现状,建立健全良性合理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全社会的基本普及,教育公平、教育均衡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人们期待通过"教师有序流动"来解决师资发展不均衡问题.然而,笔者在参与"教师有序流动"的实践中,发现"教师有序流动"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其原因是人们对"教师有序流动"内涵认识不清,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教师流动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导向,缺乏对"教师有序流动"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本文就尝试着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思考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师资的非均衡配置对校际均衡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现有的以行政为主配置师资的模式难以有效解决此问题。笔者设计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型,正视了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心理,把行政配置与自主流动相结合,可以促进教师有序流动,能够解决教师轮换制、交流制、支教制的强制性、短期性、覆盖面窄、师资调进与调出脱节等问题,逐步实现区域内的师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9.
汪丞  方彤 《早期教育》2005,(8):i004-i004
日本当代教育十分发达,教育均衡化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究其原因,其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功不可没。它是促进校际之间师资均衡发展,进而促进校际之间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最终实现整体教育均衡发展的极为关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属于单向的流动,具有不合理性。此种流动导致农村学校师资流失严重,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生源流失严重,进而给农村学校带来了生存危机。此种情况的产生是教师获取的薪酬与工作环境的差别,教育资源没有均匀配置的映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如果想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村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政府也从宏观的角度来调控教师流动,使教师流动更加规范,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农村师资力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难点。其中,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配置在制约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占重要位置。教师流动机制是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均衡化的重要途径。参考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要均衡师资配置,需要探索建立县域内教师全员流动机制,继而逐步推广流动范围,其中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规制是行动的支点,评估是行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郝保伟 《中国教师》2012,(20):15-18
<正>促进教师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北京、江苏、安徽等各地纷纷出台了教师流动政策,以期通过均衡配置师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然而,教师流动政策是有其自身能力限度的,其能否担负起这一价值目标的"重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分析影响、制约教师流动政策的因素,对于科学、合理界定教师流动政策的内容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教育政策及其能力限度教育政策的能力限度是指教育政策作为政府调控教育的手段在调控教育问题时所能实现的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合理的、规范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当前城乡中小学教师基本处于"单向"流动状态。此类现象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的损害了教育公平性原则。通过引导师资这一"软件"的流动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重点。  相似文献   

14.
黄新志 《江苏教育》2014,(19):61-62
<正>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教师的流动呈单向往上流动的趋势。这种不合理的教师流动使教育陷入了城乡师资条件差距拉大、教育不公和失衡发展的恶性循环。如何改善教师资源的配置现状,建立健全良性合理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机制,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笔者所在的南通市北城中学的前身为南通市秦灶中学,是一所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中学,位于南通  相似文献   

15.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师资均衡配置.在借鉴国内师资均衡配置管理实践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好地从制度层面把握,推进教师流动工作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县城内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并且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在师资配置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06以来,宁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但宁夏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别,教师流动现象较为普遍,并以单向流动为主。通过对宁夏城乡中小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影响城乡教师流动的主要诱因,提出稳定城乡教师队伍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构建促进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广东教育》2008,(3):52-52
事件:作为影响义务教育学校质量的第一要素,师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强调:“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师的均衡配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城乡之间、校校之间在教育硬件资源的配置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部分“软件”资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城乡办学条件的“倒置”与本地生源、师资的单向度流动的矛盾显示:教育质量才是度量教育公平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应从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硬件设施的均衡,向教育质量(核心是师资)的平等转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先富起来的地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教育硬件资源的配置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部分"软件"资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城乡办学条件的"倒置"与本地生源、师资的单向度流动的矛盾显示:教育质量才是度量教育公平的根本.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应从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硬件设施的均衡,向教育质量(核心是师资)的平等转向.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方向。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育质量,而合理的教师流动可以有效缩小学校间师资差距,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教师流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提出应建立全员参与教师流动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利益补偿与约束机制,实施有效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