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式而影响至今的具有体育属性的身体活动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结构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基础逐步在瓦解,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和发展。文章以中华武龙项目为例从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手段和途径等方面来探讨传统体育项目创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立足于"天人合一"思想,从太极拳的"道"、"德"、"技击"、"养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的统摄.指出"天人合一"思想使太极拳具有了浓厚的哲学内涵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并以"国学"的视角进一步梳理太极拳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复兴中追寻民族文化闪光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太极拳最显著和最引以为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治疗"网球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柏卫东 《体育科技》2001,22(4):43-45
"网球肘"是网球运动中最易出现的一种运动损伤.就"网球肘"的成因、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技击"是世界武技的最本质特征,这一点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有诸多记载.与西方武技不同的是,中国武术甚至于包括东方文化圈中韩国、日本的武技文化,皆称之为"道"或"术".这一差别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民族文化对它的驾驭.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健康即财富,长寿是幸福."健康长寿的秘诀和诀窍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潜心地寻求,佛、道、儒、医、武术诸家,都有长谈短论.几千年来,人们在养生之道的实践经验中,凝炼出来的长寿秘诀和诀窍,笔者认为,不外乎就是"耐冷、耐苦、耐躁、耐烦、耐忙"这五耐.只要"念"好这"五耐"经,活过耄耋之年并非天方夜谭.不信,请你试试.  相似文献   

6.
"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韩丹 《体育与科学》2005,26(5):8-12
本文从法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和中文的史料,探寻"身体教育"术语的符号表现形式和概念的演变.求证中文"体育"概念应有的含义及科学规范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之争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专业教育领域"学科"与"术科"争辩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学科"与"术科"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概念模糊、内涵不清、认识偏差是造成"学科"与"术科"争辩之根本原因.提出:应明确"学科"与"术科"的本质属性,加强体育专业教育领域研究,促进体育学科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意象"视角审视,武术套路美就是"离形得似"、"不即不离"的距离美.从"意象"的定义、特征、生成过程、认知方式等方面对武术套路美进行解读,以此深化对套路"距离"美的认识,充分发挥武术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0.
凯笔吉 《时代邮刊》2022,(10):25-27
当互联网大厂和考公考编成了"宇宙的尽头",有一群"名校"毕业生却选择了灵活就业.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口中"近2亿人"的灵活就业大军中,不乏985、211高校毕业生.数据显示,去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灵活就业人数比例均超过10%.2019年,北京大学选择灵活就业的硕士毕业生比例超过了40%.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足球人文环境的内涵与结构,根据“人文环境理论”提出了优化人文环境是“校园足球”和谐发展的根本。通过总结当前足球人文环境发展的掣肘因素,提出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5.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剑舞"考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本选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剑产生于商代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防身和作战的短兵器,同时也是阶级和身份的象征。2、剑舞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伴随着剑术的产生而出现的,鼎盛于唐代。由宋至元,剑舞退出了历史舞台销声匿迹。3、剑舞除了健身和娱人功能外,还具有政治功能和自娱性、自慰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湧涛  周兵  刘苏 《体育学刊》2007,14(9):67-70
在西方体育主导话语权的压制下,中国武术文化陷入了“失语”的窘境。为了给中国武术寻求“话语”权,觅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武术文化“失语”的症侯、本原进行了解读和反思。研究认为:模仿的迷误、时代的变迁导致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文化的自知、自信是话语平台建构的基础,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中国武术建构话语平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人文奥运"的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对“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现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对策。即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已近6个年头,由于长期受到体育教学大纲思维的影响,当前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用"双基"达成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有为"与"无为"之标准,应及时打破这种教学观,树立与之相对的、符合新课标的新型"无为"教学观。本文通过对传统"有为"教学观的解析、新型"无为"教学观的界定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论述,阐明了新型"无为"教学观适应体育课堂的时代要求,有助于学校体育科学发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无为"教学分为有趣、乐趣、志趣三个教学实施阶段的建议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