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健美操可提高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研究健美操锻炼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的作用,为肥胖女生提供具有实践和理论性依据又符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科学锻炼方法,笔对22名肥胖女生进行一学期(18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健美操是一项多功能、价值高、适合肥胖女生运动的项目,坚持健美操锻炼,配合科学的饮食对肥胖女生的减肥塑身和提高身体机能、素质具有显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众健美操对在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影响的分析表明,经常进行大众健美操锻炼可以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的机能,改善心肺功能,并对促进身体健康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市5所大专院校,持续参加大众健美操两年以上的女大学生与未进行该运动的女大学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解到大众健美操锻炼可以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的机能,改善心肺功能,并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本校健美操运动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对健美操专项和普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差异显著;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中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吉林财经大学选择健美操课程1年以上的女大学生与选择其他课程的女大学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证实健美操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形态与生理机能,提高心肺功能,达到健身关体目的,是值得普通高校女生选择的一项效果理想的健身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普通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健美操这一有氧代谢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女大学生身体围度和体成分等身体形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一套)中级规定动作的锻炼,可改善身体形态和体成分结构,且对缩减大腿围度和脂肪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身体锻炼、身体自尊与女大学生进食障碍倾向的关系,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女大学生进食症状检测表-17对460名女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体重正常组较偏瘦组有更强烈的进食障碍倾向;锻炼量、身体自尊与女大学生进食障碍倾向各因子相关显著;锻炼量是预测女大学生进食障碍倾向的重要指标,它可直接对进食障碍倾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健美操锻炼能够提高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促进皮下脂肪含量减少,腰围变小;能够有效增强腹部力量,柔韧性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部分新生的身体自尊状况,中小强度健美操和篮球的锻炼对身体自尊的不同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结论: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中小强度的篮球、健美锻炼形式对于身体自尊水平偏低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健美操对普通高校女生身体形态与机能影响的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潘红玲  唐彬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2):81-82,118
通过120名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和球类运动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统计分析,证实健美操锻炼可以改善身体形态与机能,达到一定的健身美体目的,是值得普通高校女生选择的一项效果理想的健身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体育运动的身体内涵及后现代思潮与体育社会学研究之间的深度联系出发,确立了体育社会学身体维度的理论意义与理论构建价值.在此基础上,详述了米歇尔·福柯与皮埃尔·布迪厄在体育社会学身体维度的构建与推广上所实现的奠基性工作,以及两者分别推出的两条迥然相异的研究模式.最后从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归纳了体育社会学身体维度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反思与增进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我国男女田径选手上述3指标具有明显的项群特征,且与世界选手3指标在不同分组项目中排序均具有一致性。在中长距离、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选手,说明该类分组项目我国田径选手在身高及肌肉的发展程度方面与世界选手尚有一定差距。建议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基础形态模型相适应,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从体育课程的实质看,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目的是身体锻炼,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竞技化"的倾向.身体锻炼"竞技化"指的是采用以"竞争"为主要特点的"竞技"取代了以"发展身体"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本文旨在从"体育"与"竞技"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来探究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Because body mass change (ΔMb) does not represent all water losses and gains, the present field investigation determined if (a) ΔMb equalled the net effective body water change during ultra-endurance exercise and (b) ground speed and exercise duration influenced these variables. Thirty-two male cyclists (age range, 35–52 years) completed a 164-km event in a hot environ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triplet matched and placed into one of three groups based on exercise duration (4.8, 6.3, 9.6 h). Net effective body water loss was computed from measurements (body mass, total fluid intake and urine excreted) and calculations (water evolved and mass loss due to substrate oxidation, solid food mass and sweat loss), including (ΔEBWgly) and excluding (ΔEBW) water bound to glycogen. With all cyclists combined, the mean ΔMb (i.e. los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ΔEBWgly by 1200 ± 200 g (P = 1.4 × 10–18), was similar to ΔEBW (difference, 0 ± 200 g; P = .21) and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both (R2 = .98). Analysis of equivalence indicated that ΔMb was not equivalent to ΔEBWgly, but was equivalent to ΔEBW. Due to measurement complexity, we concluded that (a) athletes will not calculate the effective body water calculations routinely and (b) body mass change remains a useful field-expedient estimate of net effective body water change.  相似文献   

15.
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以220名普通大学生(男女各11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结果发现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之间相关性极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WHR)与身体成分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身体成分;(2)建议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身体成分的指标宜选体脂百分比、BMI和WHR,首选为体脂百分比。  相似文献   

16.
Whole body vibration (WBV) is used as a training method but its physical risk is not yet clear. Henc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xposure to WBV by a measure of acceleration at the lower limb under dynamic and static postural conditions. The hypo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is assessment is influenced by the frequency, position, and movement of the body. Fifteen healthy males are exposed to vertical sinusoidal vibration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20–60 Hz), while adopting three different static postures (knee extension angle: 180°, 120° and 90°) or performing a dynamic half-squat exercise. Accelerations at input source and at three joints of the lower limb (ankle, knee, and hip) are measured using skin-mounted accelerometers. Acceleration values (g) in static conditions show a decrease in the vibrational dose when it is measured at a more proximal location in the lower extremity. The results of the performed statistical tes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in the transmissibility values caused by the frequency, the position, and to the presence of the movement and its direction at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initial hypothesis and justify the importance of a vibration assessment in dynam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网球锻炼对超重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自尊及心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名体重超重大学生通过一年的网球锻炼前后的身体形态、自尊及心境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坚持网球锻炼可以降低体脂含量,有效改变体脂分布状况及身体形态;对提高超重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改善心境状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优秀拳击运动员大赛前减控体重及身体成分的变化情况,连续监测7名拳击运动员赛前4周安静空腹状态下的身体成分,结果显示:运动员体重呈平稳逐渐下降的态势,但身体成分中以减掉身体细胞内液为主,以降低脂肪为辅,体脂率在赛前依然偏高。提示运动员在赛前基本达到或接近参赛体重,但体脂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体操动作的性质特征为依据,对建立在肢体活动基础之上的形体类文化进行了剖析,并对此类文化形式中肢体活动的精神负载及体操动作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另外还从体操与该类文化的历史交流上对体操与该类文化之间关系进行了补充性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供体操借鉴、感悟的思考,目的是通过进一步加深体操与其他形体文化的交流,从而促进体操运动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节奏体语是一项新兴体育项目。项目的创意源自非洲黑人舞蹈及民间打击乐,源于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以节奏为切入点体现了体育与艺术的融合。该项运动通过击掌、拍打身体和踏地3种动作方式发出声音,并将这些动作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速度夸张地表现出来。动作风格或张扬或优雅,运动强度可以因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不同而随之改变,不受场地、器材、人数的限制,融健身性与娱乐性为一体,拍打的部位经过精心考虑,如果长期坚持还能达到一定养生功效。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其生命力的源泉,节奏体语要在大力宣传的前提下,提高师资力量,通过教学和比赛等形式给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让项目植根于民、发展于民,真正成为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