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风雨沧桑,岁月悠悠。中国当代文学在顺利与挫折的交替中,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回顾这段文学发展史,除过“文革”十年的特殊“断裂期”,在前十七年与后二十年这两段基本上健康、顺利发展的时期,我们也有过从文艺指导方针到创作实践方面的大大小小的失误。对创作自由与社会效果的片面理解、认识,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文艺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出发,从两个文明建设不可偏废的高度,从文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其他部门所不肥代替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新时期文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应当把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浅议邓小平人才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晋敏照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培养人才,选拔接班人,认为“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一个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26页)。他的一系列关于人才的价值和作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4.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又把这个观点写入总纲,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个思想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密切联系,成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历史唯…  相似文献   

6.
从初中升入高中,语文学习发生了较大变化,高一新生应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尽快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明确三个"变化",理顺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7.
期刊是一种积累、传播社会精神文明财富的物质载体,它具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属性。期刊的多元化社会文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充分实现,服务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既是期刊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形成期刊文化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既相互分离又辩证地统一的基础性前提。期刊的多元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使其必然要将社会效果作为自己活动的基本取向和最高准则。同时,其经济价值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于现实利益(经济效益)的追求也应当受到重视。要实现以社会效果为基准目标,同时注重讲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身心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其必须具备较为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较强的组织能力:一颗把学生视为己出的百般呵护之心加上超强的耐心;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和素质修养;较好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和家校三者的关系;为学生营遣好宽和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构建和谐班级的理念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文艺思想浓厚的历史意识和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优先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广西区党委办公厅王西冀,彭晓春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教育,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在多民族国家中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考量各民族的发展状况.而且要在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关系的和谐,以保障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制度基本特征.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色。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态势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进步关键在人。小平同志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及中国现代化建没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人的塑造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了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目标,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育人战略,为新时代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点──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邸乘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三卷同第二卷一起,汇集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重要、最有独创性的著作,因而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4.
反腐教育要常抓不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严家岳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指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向的同时,对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等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形成了极其丰富的反腐败思想。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是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社会。列宁对马恩的设想有所突破和发展,提出要保留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斯大林对马恩的设想没有采取科学的态度,认为商品经济是过去的残余,强调计划经济,强调指令性计划,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点,从而形成和确立。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勇气,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科学地总结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指导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点滴体会杨方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19篇雄文中有59处谈了教育,其中以谈成人教育居多.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农民和对农民的教育,他说:“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运用的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论点。它从产生、形成到1992年初邓小乎完整正式地提出,经历了观念上的除旧布新和实践开拓的历史进程,内涵十分丰富。它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点,深刻地揭示和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判断改革开放与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8.
一定要教育好青年一代──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孙宏典一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结束篇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发展的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成为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20.
清除思想障碍加快建设步伐──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李洪天从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起,我国已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同志面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对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