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凡 《今日科苑》2008,(3):16-21
林珲,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遥感中心香港基地主任,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默默地念着这份颇具重量的简历,尽管并不是第一次出来采访。但是心里还是有细小的紧张。这位一直被我仰视的学者马上就要出现在我面前了.他会是什么样子?严肃,还是和蔼?似乎还来不及整理自己胡乱的思绪,我们就已经站到了翠宫饭店的门外。当林珲教授的笑容映入眼帘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方才的忐忑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2.
林珲,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遥感中心香港基地主任,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制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教学。相继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武汉大学测绘与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印度空间部遥感研究所国际培训中心等学术机构聘任为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涉及多云多雨地区遥感方法和应用、虚拟地理环境、空间数据挖掘与自然灾害预报、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与物流信息管理、城市环境模拟与评估等。近年来关注将地理信息的应用扩展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领域,包括地理信息在城市社会集体记忆、中国纺织业发展历史、哲学思想与文化疆界以及宗教历史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空间综合社会学与空间综合人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签署的协议,第三届中韩基础科学联委会于1998年4月7-10日在韩国大田市召开.中、韩双方各有6名联委会委员参加会议.中方是:信息科学部主任陈俊亮院士(中方主席)、化学科学部主任王夔院士、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蔡睿贤院士、生命科学部主任强伯勤院士、数理科学部主任白以龙院士以及地球科学部主任钱祥麟教授.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7,(3):F0004-F0004
张元亭,博士,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部主任,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 of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IEEE Fellow),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Fellow of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曾任Biomedical  相似文献   

5.
本文顺应信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结合河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八所院校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困境,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刘之灵 《科学中国人》2010,(10):122-123
<正>徐国卿1994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起在同济大学工作,2000年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起担任电气工程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兼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中研究机械运动时,总是离不开参照物。什么是参照物?某些物理教科书的定义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参照物。教科书还说,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比如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如果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选择汽车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在一般情况下,都选地球为参照物。我们知道,天文学上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地心说”与“日心说”。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及其它行星都围绕地球转动。而日心说则与之相反,认为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与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转动。现在人…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 ,其发展趋势是 :和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 ,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 ,拓宽实践应用研究领域 ,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 ,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等。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 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与数字地球研究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 ,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为协调人 地关系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傅育熙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孙金祚烟台大学光电学院院长胡文哈尔滨商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马希荣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志良东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郝庭柱天津理工学院光电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原院长苗长云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汪明义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周明全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邹婉玲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院长滕桂法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曾明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谢长生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存储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谭连生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王浩中国水利…  相似文献   

10.
西南交通大学曾华燊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于英国伦敦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在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任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宁  时金芝 《现代情报》2005,25(3):166-167,170
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文章介绍了生态信息科学的概念,对生态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播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发展生态信息科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科学部项目承担者、信息科学期刊论文作者的年龄、职称和学位结构分布及变化趋势,表明信息科学部项目的资助群体与信息科学研究队伍结构的宏观变化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地球上有许多个极,但是若按地理、地貌而言,人们习惯称地球上有三个极.那就是地球的南极、北极和峰极(指位于我国和印度之间的珠穆朗玛峰,最高峰顶海拔8848米)。本文所说的“两极”异同,是特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那么.这两极究竟有些什么明显的异同呢?  相似文献   

14.
户万 《科学中国人》2022,(18):28-31+82
<正>正如《庄子·齐物论》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如果从环境科学家的角度看世界,也会发现,天地万物浑然一体,充满了哲学意味。如今,打破学科壁垒,甚至跳出学术界,直接与政府和社会对话的跨学科研究正在成为潮流。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理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课程的副教授戴沛权正是这种“万物一体”思想和跨学科研究的倡导人。农业与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球大数据,正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在推动地球科学的深度发展以及重大科学发现上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地球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剖析了专项目标、科学内涵,并对地球大数据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了分析。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集成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领域交叉融合前沿科学技术,为地球大数据服务地球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信息科学部组织专家对2006年结题的项目进行了结题评估。共有694项(其中面上资助项目548项,小额资助项目123项,主任基金资助项目23项)参加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留英岁月     
1963年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批派往西方的访问科学家共四名启程前往英国相关的大学与国家实验室。我有幸被选中前往牛津大学。与我同去的有杨士林、许孔时、许振嘉等。学成回国后.杨士林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许孔时曾任中科院软件所所长.许振嘉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届信息科学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生态系统管理、生态信息科学与数据资源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需要生态信息科学的支持,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为生态环境信息科学的发展 提供了技术保障。生态信息科学作为生态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产物,是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技术服务。该文在简要地论述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信息科学与数据资源管理领域的主要工作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沈志真 《知识窗》2006,(2):36-37
一颗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可能在2036年和地球相撞,释放出比广岛原子弹爆炸高10万倍的能量,数千平方公里的地区将受到影响,而释放到大气中的灰尘可能将影响整个地球的生态。为此,科学家共商“末日救地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4):208-208
为充分发挥海外科技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吸引和稳定海外杰出科技人才在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05年启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工作。目前,计划局共收到61项申请,共涉及39个单位,其中,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26个单位申请44项,中国科学院12个所属研究所申请16项,其他部门1个申请1项。在61项申请中,数理科学部10项,化学科学部4项,生命科学部24项,地球科学部2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7项,信息科学部11项,管理科学部3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