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新闻的几个受众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举 《新闻记者》2005,(6):28-30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的推进使人们对经济新闻的需求量扩大了,很多综合性报纸都开设了经济专版.各式经济类的专业报纸、专业电视栏目(频道)也相继涌现。经济新闻的受众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及那些对经济感兴趣的人们.但是.这样的定位显然是粗糙的。它只是对经济新闻受众群的总体概括,而在这个群体内部,人们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与经济活动的相关度、经济知识的拥有量、认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厚报时代的今天,尽管经济类新闻仍因其相对的专业性而只能吸引部分读者的关注,但都市类报纸仍要坚持对经济新闻贴近性的思考,从而吸引更多受众。相比《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专业财经报纸,都市报经济新闻应  相似文献   

3.
王双  王鑫 《新闻传播》2010,(6):69-69
我们似乎一直面临这样的困惑: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报纸宣传的重点,打开一张报纸,是大量的经济报道,形成一种很强的宣传声势:另一方面,读者对这类宣传又不怎么爱看,对一些报道只是一扫而过,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邹琰 《新闻界》2005,(6):98-99
经济新闻报道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经济报道已成为芙注的焦点之一,但不可否认,经济报道并非都市报报道的蕈点与强项,与其社会新闻相比,经济新闻所占整个报纸版块数量较少,报道力度和深度较小,受众的反应也并不强烈。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叮少的一部分——这是都市报难以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李华  徐泉 《新闻导刊》2005,(4):42-43
大众传媒经济报道的数量,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尽管耐人寻味的优质经济报道仍然比较稀缺,但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还是有一些耐看、耐听、耐读,深受受众喜爱的优质经济报道。分析这类报道,我们会发现,它们之所以吸引人,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以为,采写经济报道。注意在其新颖性、形象性、思辨性、典型性上多花些功夫,对提高它的审美价值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报道的分类和媒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金融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各种媒体也加大了金融报道的力度。然而,纵观各家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财经网站近年来的金融报道,总体上给人一种“千报一面,千台一腔”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受众对于金融新闻的需求。因此,不同的新闻媒体根据自身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受众,如何采取更富有个性化的金融报道策略,已成为我国经济新闻报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金融报道具有政策性、专业性强和受众面广等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传达式”报道。最常见的是采用消息和答记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经济报道越来越关注,对经济报道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让受众喜欢经济报道已成为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就实践中亲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9.
李佳 《新闻窗》2006,(5):35-3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因素已经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信息的关注日渐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一张面向市场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如何为读者提供报道及时、内容鲜活、信息量丰富的经济新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让经济新闻报道贴近读者的生活、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为广大受众服务,是做好都市类报纸经济新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众多媒体尤其是经济类报纸来说,经济报道都是重头戏,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决定的,而不断发展经济报道的样式也成为各媒体努力的方向。于是一种介于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社会经济新闻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仲有 《新闻知识》2001,(11):35-36
本文仅就地市报经济热点报道的策划与实施,谈一点粗浅的设想和体会。一、确立一个基本观念———为受众服务办好办活经济热点报道,尽心尽职为受众服务,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大报的热点报道立意深、气势大,我们地市报不可比拟,但是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一点,即我们的读者每天得到最早新闻的途径是当地的报纸,而且他们十分关注发生在自己所处地域、从事行业和身边的事。这是任何大报不可比拟、且十分强大的人文资源优势。地市报必须充分挖掘、发挥这一优势,务必抢在大报与当地相同、相关经济热点报道到来之前,抢抓热点、焦点问题,或…  相似文献   

12.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13.
赵莉 《新闻爱好者》2001,(10):14-15
经济报道向来是媒介的重头戏,在新世纪里,受众的信息来源更多,选择余地更大,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大大增强,对经济报道的要求更高。经济报道必须实实在在地进行调整,提高质量,拓展报道视角,提高经济报道的充分度、开阔度、准确度和深刻度,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中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新世纪的经济报道还需要作很多改进,具体地说,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新审视。 一、经济报道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媒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过去的经济报道的思路总是用工业化的程度来比较和…  相似文献   

14.
王治平 《新闻界》2001,(1):51-52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式,一厂一店一村一品式的经济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群的新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的理解等有很大关系。因而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与实践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经济生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经济报道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报纸增加经济报道、扩大版面、着力打造财经分叠,新的专业财经报纸不断出现,构成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报界耀眼的风景。如何创新经济报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经济报道>的品牌策划与推广由市场部负责.21世纪报系市场总监姜岚认为,报纸品牌推广有两极相当重要,一是报纸自身的报道质量;一是报纸举办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传播力去影响更多的人群,传播报纸的价值理念,塑造报纸在受众和广告商中的形象.<21世纪经济报道>每年举办的一百多场活动,其中大型活动三十余场.通过这些活动,形成持续的话题能力和影响力,拉近报纸与目标群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郭庆 《新闻实践》2006,(11):32-32,33
党报的经济新闻,与专业类经济报纸不同,它不可能涉猎很广,也不可能研究问题非常专业,它必须紧扣党委政府经济工作这个中心。当前的经济报道,着重要解决的是群众不爱看、看不懂和看了没用这三个问题,加强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孙梅 《记者摇篮》2004,(8):43-43
在经济报道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的语言,例如,财政报道中的“财政支出制度”等,这样的语言往往难以引起多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把“支出”变为大家都熟悉的“花钱”,兴趣就大不一样了。政府怎样花钱?花钱方式怎样改革?老百姓也非常感兴趣。如此说来。让经济专业语言通俗化,是大众的需要,也是媒体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经济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性、纯数字性的报道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各家媒体都力争在经济信息报道方面有所突破。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推出后,中央二套的经济联播节目经不断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观和创新,他们  相似文献   

20.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财经媒体格局与受众的变化对财经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营报》总编李佩钰把财经媒体受众的变化概括为三点,一是整体数量的变化,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的增多,财经类报纸的受众总量在快速增长。现在读财经类报纸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还有一些关注经济活动的人群,比如读这些报纸有企业界的人士,有做经营的人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