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古诗词新唱”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中外名曲,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古诗词新唱的必要性,然后将配曲《桑塔露琪亚》与古诗词《关山月》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新唱,最后提出几点将“古诗词新唱”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策略,旨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与文学素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运用“唱一唱,说一说,表一表”三环节教学,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音乐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唱即其中一种,而唱又 分多种方式,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用都各不相同。模 唱即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它对音乐课堂而言不仅充满了趣味 性,还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模唱是感受音乐情绪的 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还给予学 生对音乐美感的体验,感受音乐魅力。  相似文献   

4.
朱运蓉 《成才之路》2010,(35):73-73
“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你的好朋友在这里!”“谁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好朋友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请你跟我唱唱歌!”“我就跟你唱唱歌!”……这些看似简单.听起来幼稚的语言如果出现在课堂中。一定会有人认为不可思议。但事实说明,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我音乐课堂的学习与练习每一环节中发生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龚咚梅 《广西教育》2010,(28):63-63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常常是按照“导语—范唱—学谱—学唱—情感处理”模式进行的,课堂大半时间里,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唱谱、读词和唱词。有部分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学生“喊唱”现象普遍,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成了没有情感的曲子。部分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学校,音乐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工具,而忽略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陈红红 《生活教育》2014,(24):64-65
音乐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角色表演作为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运用于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角色唱,唱得有趣;分角色演,演得投入;分角色听,听得认真;分角色奏,奏得生动。角色表演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技能和欣赏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音乐课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在刚开始执教时.认为音乐是一门学生非常喜欢,容易教,不用费心思的学科。因为.提起音乐.我们会想起动人的歌声、美妙的旋律。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余.会哼唱出一段歌曲。带给自己愉悦的心理体验。尤其是青少年.对一些流行歌曲是耳熟能详,更成为了歌星的粉丝。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学生对课上的乐理教学、歌曲学唱根本提不起兴趣。积极性不高,往往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学.学习的效率也差强人意。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掌握音乐知识,成为音乐课堂的“粉丝”呢?以下.我谈些音乐教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平日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教育其实应该始终贯穿于课堂的每一环节。我发现,如今在我们的有些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教师似乎光注重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听与唱。而缺少对孩子所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作  相似文献   

9.
将流行音乐带进中学音乐课堂,是中学音乐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音乐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欣赏和学唱流行歌曲,发掘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让学生欣赏并学唱流行歌曲。巧用流行音乐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丰富音乐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最终实现音乐课堂的高效。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专家吴斌先生提出了“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的课堂改革要求。歌唱教学虽不是音乐教学的全部,却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歌唱中的音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的音乐教师。没有音准就没有完整的歌唱,没有完整的歌唱就没有音乐的情感表达.所以音准是音乐教学的首要问题与重点.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一、新课堂应是“活动化”的课堂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Ihear,Iforget.Isee,Iremember.Ido,Iunderstand.”(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浃髓沦肌。)这句格言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如我在教唱《感受民歌》一课时,是按以下程序进行的。第一步:课前搜集资料。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多给孩子一些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给孩子们一个舞台去表现,去放飞心中的梦想。下面我就谈谈我在音乐课堂上的一些做法,是怎样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风采的。一、在歌曲演唱中让学生去表演说起歌唱教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如何教学生识谱,如何打节奏,如何唱歌词等。为了让学生唱好歌,我在教学中始终将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教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我主要以听唱教学法为主,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地方特色,在比较难的节奏和音准的地方,进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乐器的引入则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使学生多方位地感受和参与了音乐实践。在众多的乐器中,我在二年级音乐教学中选择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打破了无音高打击乐伴奏的范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是音乐老师所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重视音乐课 凭我对教学的感觉,要想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学科。首先要使学生爱上这一学科,这是学好音乐的思想基础。从当前初中生的现状来看,女生对音乐较为热情好学,男生似乎不太重视,可学可不学,甚至个别学生对教师范唱不听,教唱不开口。课堂上表露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5.
顾春莲 《考试周刊》2013,(1):183-183
<正>歌曲教学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感悟音乐、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是教师唱,学生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有一定作用,却忽视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导致音乐课堂同样陷入机械重复的怪圈,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为了突破这种局面,我在音乐课堂上注重挖掘歌曲"情"的因子,注重以"美"育人,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体会完整的音乐形象,把握音乐作品本身蕴涵的深厚意蕴。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音乐老师,经常发现学生一离开音乐教室,就不太唱课上教学的歌曲,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家很少主动唱歌,即使唱了,也不尽如人意。学生离开音乐课堂不唱歌的原因有很多,没有记住歌词也许是其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记住歌词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形象辅助法、活动体验法和结构分析法三种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歌词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次在课间,无意间听到几名学生的对话:“我最喜欢上美术课”、“我喜欢上体育课”……我走上前,轻轻问:“音乐课喜欢吗?”“不太喜欢。”“为什么?”“我觉得音乐课很无聊。”“很无聊?”我心中一惊,对音乐课的评价竟然会用上“无聊”二字。“为什么?”“音乐书上的有些歌曲不好听,我不喜欢唱。”“上音乐课时,有些同学经常吵吵闹闹。”“音乐课老是唱唱歌,听听音乐,没意思。”面对学生的回答,我无言以对。回想平时的教学,面对如火如荼的课改,确实有很多的困惑和困难。一、教师自身储备的知识、技能与课改提出的高要求产生了新的矛盾现行的…  相似文献   

18.
杜臻瑶 《教育艺术》2002,(5):63-63,5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学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商定学习内容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而并不只是教会他们唱几首歌曲。在以往的教学中 ,都是教师规定好每课时要学的内容 ,而我却在上课之前问学生 :“这节课你们想学什么?”学生有的说跳舞、有的说做游戏、有的说学歌曲 ,然后我又问 :“你们现在最想干什…  相似文献   

19.
付静 《新课程研究》2009,(7):125-125,128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了音乐教学要“以音乐为本”这一理念,为此,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而不能以为了引导学生的兴趣而把音乐课弄得不象音乐课。在教学时,要注意通过不同的演唱,设计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情感;学习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想像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一节音乐课要用音乐贯穿始终,使学生爱唱所要教的歌,将学生引入“听音乐的课堂”,打下听觉体验的基础,带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20.
尹军蓉 《课外阅读》2011,(11):266-266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评价方式也具有其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的评价方式也一般多采用口头评价较多,比如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就经常表扬学生,“你唱的真棒!”“表现很好!”等较综合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但作为逐渐成长中的中学生们,他们渴望有一种更个性更具体的评价方式来及时记录和肯定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付出,这种记录能逐渐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会让他们发现自己潜在的音乐才能和优势。所以中学音乐课堂需要一种有效的,能及时肯定他们行为与表现的评价方式,以更好的促进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